高二下语文 选修二 文言文知识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8630815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0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语文 选修二 文言文知识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下语文 选修二 文言文知识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下语文 选修二 文言文知识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下语文 选修二 文言文知识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下语文 选修二 文言文知识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语文 选修二 文言文知识整理.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察传 一、文常 1、 察传选自吕氏春秋 ,共 160 篇,是 战国 时期 吕不韦 主编的 杂 家代表作。 二、实词 解释加点词(斜体)的意思,如有活用,请写出。 数 传而白为 黑,黑为白。数:多次,屡次。为:成为 此愚者之所以大过 也 过:名词作动词,犯过错。 闻而审 ,则为 福矣 审:审察。为:成为 凡 闻言必熟 论 凡:大凡。熟:深透。 夔于是正 六律,和 五声,以通 八风 使正/和/通 夔能和之,以平 天下。 使安定 得失之节 节:关键 出溉汲 出:出门。溉汲:打水 得一人之使 使:动词,使用 子夏之 晋,过 卫 之:动词,到,往。过:经过 是非之经 经:界线 缘 物之情及人之情,

2、以为 所闻,则得之 矣 缘:循着,顺着。为:动词,审察。之:代词,这 里指真实情况。 三、虚词 解释加点词(斜体)的意思, 人之与狗则远矣。 连词,表转折,可就、却 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连词,表假设,如果 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介词,从 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介词,用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 介词,引出动作对象 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翻译)以:介词,用。 于:介词,在 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乃:连词,于是。于:介词,从。而:连词,表顺承。 舜以为乐正 以为:以为。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难) 连词,表顺承,以致 若夔者一而足矣 若:介词,像。者:的人。而:连词,表顺承,就。 及其家穿井 其:

3、代词,他的,指丁氏。 有闻而传之者曰 连词:表顺承。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介词,在。 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至于:到了。而:连词,表顺承。则:连词,表示顺承。 四、句式 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介词结构后置 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介词结构后置 2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介词结构后置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介词结构后置 然则何以慎 宾语前置 侍坐 一、解释加点(红色斜体)字的意思 侍坐: 陪长者闲坐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以:连词,因为。乎:相当于“于” ,介词,比。尔:代词,你。 以:动词,认为。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红色/斜体字难译) 居:闲居。不吾

4、知:不知吾, 不了解自己。如:连词,如果。或:代词,有的人。则:连词,那么。以:动词,做,用。 子路率尔而对曰 尔:的样子。而:连词,表修饰。 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句式、翻译)摄:夹,迫近。乎:介词,相当于“于” 。 加:加到上。两个“以” :介词,用。因:动词,接着、继续,类似因循守旧的因。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也:表句间停顿。为:动词,治理。比:等到。方: 正道,是非准则。 夫子哂之。 笑。 求,尔何如?(句式) 尔:代词,你。何如:如何,拿怎么办呢?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方圆。如: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如:连词,至于。其,代词,那。

5、以:连词,表顺承。俟:等待。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翻译,注意词类活用) 如:连词,或者。会:诸侯会 盟。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翻译 见书。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希:通“稀” ,渐弱。尔:的样子。而: 连词,表顺承。撰:才能。 何伤乎?(句式) 宾语前置句,伤何乎?担忧什么呢?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字形) ,咏而归。 莫:通“暮” 。冠者:成年人。乎:相当于“于” ,介词,在。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而: 连词,表修饰。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6、 赞成。 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以礼治国 唯求则非邦也与?(难译,小心) 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不是那是,表 ?)连词,表并列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同样不好翻译: ( )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 能够做大事呢? 齐桓晋文之事 (重点难点多,注意看课下注释) 一、解释加点(红色斜体)字的意思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动词,述说 无以,则王乎? 以:同“已” ,止。王,用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词语、句式) 而:连词,表顺承。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句,没有人 3 能阻挡他。 将以衅钟。 (句式) 省

7、略句,将以(之)衅钟。 若无罪而就死地。 若:代词,这样。而,连词,表转折。就,奔向。 不识有诸? 兼词, “之乎”?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以为:认为怎么样。爱:吝啬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词语 翻译)异:对感到奇怪。之:取独 彼恶知之?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隐:痛惜,哀怜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句式) 主谓倒装,应为:百姓之谓我爱也 适乎。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词语) 是:代词,这。乃:副词,就是。 君子远庖厨也 使远离。 夫子之谓也。(翻译) 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说的就是先生您啊。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代词,这样。 于我心有戚戚焉 内

8、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有复于王者曰 禀报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名词,视力。秋毫:秋天动物生的羽毛,比喻极纤细。 一羽之不举(句式) 宾语前置,不举一羽 舆薪之不见(句式) 宾语前置,不见舆薪 百姓之不见保(句式) 被动句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形:情形。何以:以何,宾语前置。 挟太山以超北海 相当于“而” ,连词,表修饰。 为长者折枝 一说为:向长辈行礼,一说为:为长者折树枝 老1 吾老,以及人之老2;幼1 吾幼,以及人之幼2(重点)老 1、幼 2:形容词作动词,像对待 老人/小孩那样尊敬/爱护。以:连词,表顺承。及:推广。老 2、幼 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孩 子。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9、,以御于家邦。刑:通“型” ,动词,做榜样。至于:推广到。以:连词,表 顺承。御:治理。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言:说。诸:兼词,之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活用) 动词,分别译为:用秤称,用尺量。 物皆然,心为甚(翻译) 事物都是这样,心特别是这样。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词语、句式) 抑:副词,难道,表反诘。 兴、危:使动用法,使兴起/危险。构怨于诸侯:介词结构后置,同诸侯结怨。与:通“欤” 。 王笑而不言。 连词,表修饰。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连词,表选择,还是。 犹缘木而求鱼也。 连词,表修饰。 若是其甚与?(翻译) 像这样会更严重吗?其:副词,加

10、强反问语气 殆有甚焉(重要词语) 恐怕,可能。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则:这样 那么。 固:本来 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 ,何不。本,根本,这里指王道。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会集。 4 今王发政施仁 发布政令,实施仁义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通“途” ,道路。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句式) 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耕者皆欲于王之野耕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憎恨 皆欲赴愬于王 跑来申诉。愬:同“诉” ,控诉。 其若是,孰能御之? 其:如果。若:像。是:代词,这样。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惛:不明白,不清楚。进:前进。于是:在这一点上。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 。

11、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同义连用,试一试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翻译) 而:连词,表转折。没有恒产却有本心的人,只有士人 才能做到。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苟:假如。放辟邪侈:放荡邪僻之事。已:通“矣” ,表示确 定语气。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及:等到。于:介词,引出对象。从:接着,跟着。而: 连词,表顺承。刑:动词,处罚。罔:通“网” ,名词做动词,张开网捕捉,这里是陷害的意思。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乐岁:丰年。于:介词,引出动作对象。 然后驱而之1 善,故民之2从之3 也轻。 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做好事。之 1:动词,往、到。 之 2:取独。之 3:代词,之

12、国君。从之也轻:跟着国君走挺容易。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难句,仔细看书 p33)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 怕还来不及呢。惟:只。赡:足。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重视。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后置,用孝悌之义反复教 导。申:反复教导。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 文常诸子百家 分别写出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和基本主张 儒家:孔子、孟子 四书五经 崇尚“礼乐” 、 “仁义” ,提倡“忠恕” “中庸”之道,主张“德治” “仁政” 。 道家:老子、庄子 老子 庄子 ,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 墨家:墨翟墨子 ,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 想上主张尊天事鬼。 法家:管仲、子产、李悝、商鞅、韩非。 商君书 韩非子 重“法” “术” “势” 名家:惠施、公孙龙。 公孙龙子论辩“名” “实” 阴阳家:邹衍 阴阳五行学说 纵横家:苏秦、张仪。 战国策重合纵连横,纵横捭阖。 杂家:吕不韦, 吕氏春秋主张“兼儒墨,合名法” “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农家: 吕氏春秋中的上农 任地 辩土 审时 重农思想。 小说家: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