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611513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摘要】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 第44页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也需要国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1978-2002年以党中央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一、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8年)爱国主义教育在转折中遇到的矛盾(一) 改革开放前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侵蚀”一直是爱国

2、主义教育的核心,这一思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影响达到顶峰,过分强调阶级斗争使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出现偏差。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曲解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破坏。(二) 改革开放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正反乱。从此,中国历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打开了封闭的国门,既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挑战,纵观这一时期,爱国主义的行为表现出激情与盲目交织的特点。学习西方、赶上西方成为人们

3、的渴望,在一种强烈的民族 危机、 忧患意识、时代使命的驱使下,爱国主义往往以激进的情绪来表达,或进一步发展转换成具有批判性质的、理论性的激进主义思潮。 王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生爱国主义行为的历史演变,华中人文论丛2010年6月一些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工作中发生过的失误,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感到茫然、信心不足;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念、对祖国感情淡薄,无视祖国尊严和民族感情而走上邪路。(三) 党中央应对改革开放中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指出,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经验,变成崇拜资本主义,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

4、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尊心,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1981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5关于外宾接触中要维护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在国家工作人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人民群众中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教育,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又要反对奴颜裨膝、卑躬屈节。 李海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6日1983年7月,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宣部、中央书记处

5、研究室颁发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意见对宣传教育的内容作了具体部署,并强调,当前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邓小平代表党中央提出的三项基本任务,即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每个政党!团体和个人都应积极投身于80年代三项任务的完成中。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宣传部门的工作,各条战线、各行各业都要采取同自己的业务相结合的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共同做好这项工作。1986 年9月,

6、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强调“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要使“五爱”的基本要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二、 深化改革开放(1989-1999年)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反思和稳定发展(一) 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深化对爱国主义教育性的认识1989 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精神文明建设一度被忽视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进入90年代后,我们党深化了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强调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

7、统一,积极主动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吴潜涛 杨丽坤,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与成就,红旗文稿2009年第13期(二) 江泽民同志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针江泽民同志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针。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运动71周年报告会上发表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使命的重要讲话,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旗帜。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统一的。现阶段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1991年,江泽民明确指出要运用历史和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防止崇洋媚外

8、思想的抬头。可见,在这一时期,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过热的头脑已经逐渐冷却,开始理性地对爱国主义进行思考,但是激进主义和崇洋媚外的威胁依然存在,江泽民同志清楚地意识到必须通过开展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保证爱国主义以正确的方向平稳向前发展。(三) 党中央在这一时期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93年9月,中宣部等4 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项活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形式一直延续下来,在群众中特别是青少年中产生了良好反响。1994 年8 月,中宣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论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

9、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1995年5 月,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的通知,把阅读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和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作为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1996 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作重要讲话时指出,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会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

10、。1997年7月,中宣部向社会公布了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以此影响和带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1999年9月,中宣部等6 单位举办“光辉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成就展”,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掀起高潮,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逐步进入经常性教育轨道。 邹东山,我党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建设2009年第8期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2000-2002年)党的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们党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的能力不断增强,从整体上加强了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和推进,不仅在宣

11、传教育方面形成社会合力,而且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增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包容性和说服力。2001年9月,党和国家从最基本的公民道德建设入手,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四、 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加强爱国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一) 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日益增强。中国广大民众表现出了高昂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国家的繁荣发展,才能维护民族尊严和主权完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与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为一体。(二) 广大人民群众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日益增强。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日益成熟。他们面对一些有违民族感情、国家尊严的事件,在表达爱国情绪的时刻,呈现出了理性、科学的态度。(三) 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行为更加自觉、报国业绩更加辉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促进安定团结,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吴潜涛 杨丽坤,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与成就,红旗文稿2009年第1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