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的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608396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表达技巧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诗歌表达技巧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诗歌表达技巧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诗歌表达技巧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诗歌表达技巧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表达技巧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表达技巧的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赏析,朗读,返回,惠州一中 陈佳新,惠州一中 陈佳新,考 点 要 求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鉴赏评价(能力层级 E 级)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惠州一中 陈佳新,高考试题回顾 1993六省市高考题 9.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

2、斜。”“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惠州一中 陈佳新,1994全国高考题 11.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3、。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惠州一中 陈佳新,(1995全国高考题) 1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的一项是(3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借代)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

4、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惠州一中 陈佳新,(1996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0-11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1、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述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

5、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惠州一中 陈佳新,(1997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题 望洞庭 刘禹锡 题君山注 雍陶( 略) 11、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

6、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惠州一中 陈佳新,(1998全国高考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惠州一中 陈佳新,1999全国高考题 漫成

7、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惠州一中 陈佳新,(2000年春季高考题 ) 9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绥,指蝉。蝉的

8、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 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 “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 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惠州一中 陈佳新,(2000年高考题) 8.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惠州一中 陈佳新,(2001年春季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鸟 鸣 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

10、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惠州一中 陈佳新,(2001全国高考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了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

11、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惠州一中 陈佳新,(2002年春季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8-9题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

12、色的修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惠州一中 陈佳新,9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惠州一中 陈佳新,(2002年高考北京题)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

13、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以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8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分) 综合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评价思想内容的能力。 参考角度: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 。,惠州一中 陈佳新,表达技巧类题的解题原则 1. 条分缕析,适当记忆 2. 辨清手法,灵活运用 3. 大处入手,整体着眼 4. 技巧效果,有机联系 5. 看菜吃饭,注意答题,惠州一中 陈佳新,表达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表达方式:,记叙、描

14、写、议论、抒情、说明,结构技巧:,照应、过渡、铺垫、伏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承上启下等。,表现手法: (其它技巧),衬托(烘托)、对比(对照)、象征(托物言志)、渲染、抑扬、想象、联想、赋比兴等等。,惠州一中 陈佳新,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修辞方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问人间谁

15、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惠州一中 陈佳新,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情于事,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白描细描,惠州一中 陈佳新,动中有静 寂处有音 动景与静景 古典诗歌中常用“以动写静”的手法创造“静”境的氛围。 1998年、1999年全国卷,2001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内蒙古卷古典诗歌鉴赏题都考查了这种手法。 “以动写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动态写静,一类是以声音写静,就是“动中有静,寂处有音” 。 对事物、景

16、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惠州一中 陈佳新,动中有静 “动中有静”就是用动态的事物写“静”境,表“静”意。 秋日家居(宋)梅尧臣 移榻爱晴晖,翛然世虑微。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 相趁入寒竹,自收当晚闱。无人知静景,苔色照人衣。 这首诗意在写“秋日家居”的“静”景、“静”意。但诗人却抓住静中之动进行描写,中间二联细致地描写了“悬虫”和“斗雀”的动态,吐丝悬挂的小虫时而下垂,时而上升,相斗的麻雀时而坠下,时而又飞起,最后相随飞入了竹林。这里,小虫的“低复上”、麻雀的“堕还飞”把“静”景的氛围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游东田(晋)谢眺 鱼戏新荷动,鸟散馀花落。 “鱼戏”、“荷动”、“鸟散”、“花落”,是动态,反衬出野外所见到的“静”景及其产生的“静”意。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唐)钱起 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鹿过”、“云来”,衬托出“幽溪”“深树”“苔还静”“鸟不知”的“静”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