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效果分析.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8604927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效果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效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效果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全部取石成功,且均无残余结石。而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

2、量、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 方法1.2.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常规进行开腹,将胆囊切除,同时切开胆总管进行取石,并置入T引流管。术后20d30d时进行T管造影检查,若胆总管下端没有见到残余的结石,则代表胆总管通畅,即可将T引流管拔除。1.2.2 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仪器采用德国生产的KARLSTORZ-26003BA 30腹腔镜和奥林巴斯CF-301胆道镜。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体位取头高脚低并偏向左侧倾斜,以四孔法进行操作。构建人工气腹,保持气腹的压力为14mmHg。为了确保胆总管和穿刺孔之间

3、的距离最近,并且能够和胆总管垂直,我们选择在剑突下方约3cm往右约1cm2cm处进行穿刺。其余的穿刺孔位置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同,解剖胆囊三角区,分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并采用超声刀将胆囊动脉直接切断。而为了避免胆囊中的小结石坠入到胆总管中,可暂时先不切断胆囊管,然后在近胆总管位置采用可吸收夹将胆囊管夹闭,使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引胆总管。在胆总管和胆囊管交汇位置的无血管区中,纵向切开胆总管前壁1cm1.5cm,将胆汁吸尽,经剑突下穿刺孔置入胆道镜,使用取石网篮将胆总管中的结石取出。冲洗胆总管,再次放入胆道镜进行检查,确保没有结石残留,然后放置引流T管并固定,经T管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加压以检

4、查T管是否有渗出现象,然后常规对胆囊进行切除。手术后4周进行T管造影检查,若胆总管下端没有见到残余的结石,则代表胆总管通畅,即可将T引流管拔除。1.3 观察指标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取石情况、是否有结石残留、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4,并进行对比分析。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采用x2比较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以率(%)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比较,并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取石情况和并发症情况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全部取石成功,且均无残余结石。研究组患者的并

5、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2.2 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情况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胆囊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而胆囊结石易继发胆总管结石,调查显示约有18%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5。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高热、黄疸等症状,少数患者会产生精神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休克,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

6、和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6。以往临床上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时术前或术后进行传统开腹手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药物排石等方式进行治疗7。传统开腹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的恢复较慢,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再加上老年患者或合并有其它疾病患者进行手术的风险较高,故不易被患者接受。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已获临床肯定。与传统开腹术比较,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并且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结石清除率能够达到91100%

7、8。采用胆道镜进行取石可以有效减少对患者十二指肠乳头的刺激,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水肿情况。同时,该手术方式不会对腹腔脏器造成过大的刺激,明显加快了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从而显著降低了肠梗阻和肠粘连的发生率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全部取石成功,且均无残余结石。而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虽然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但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

8、:1王广义,王英超,吕国悦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现代外科治疗模式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35):3579-3582.2邹浩,朱红,张小文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式的选择J.广东医学,2011,32(10):1319-1321.3崔鸿斌,李培武,王秉钧等.内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721-722.4潘步建,周蒙滔,徐迈宇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10):816-819.5于江涛,黄强,王军等.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

9、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5):615-616,封3.6何光平.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8):1998-1999.7朱杰高,韩威,张忠涛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5):1702-1704.8侯宝华,崔鹏,陈盛等.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887-3889.9谢浩,龙昊,宋正伟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0):2359-2360,23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