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38602990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3)哲学家(a) 根据中国哲学简史、中西哲学小史的介绍,结合查阅的资料,遴选了31位对中国哲学发展有着不同程度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梳理、编录了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仅供参考。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开创了儒家学派。他编纂了春秋,修订了“五经”,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在道德哲学方面以“仁”为核心自成系统孔子之道即是“仁”。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各个时代很不相同。他死后,逐渐被认为是“至圣先师”,高于其他一切教师;到了公元前2世纪,地位更加提高,认为他是接受天命,继周而王,被称为文宣皇帝、文宣王;公元前

2、1世纪,孔子被认为是活着的“神”,这也是孔子光荣的顶点,在汉朝中叶,儒家的确可以称做。之后,孔子的地位回归到理性上来,不再被认为是“神”,但他依旧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总的来说孔子如同格拉底在西方历史中的地位。根据他与弟子言行编辑的论语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一)正名说: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孔子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必也正名乎”!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首先要正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种社会关系的名。比如“君”的本质即所谓的“君道”,这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君”若按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也就是“

3、实”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否则纵然使别人称他为君,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都有其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也都指向事物的本质“实”。(二)仁、义之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比如,父行父道爱其子。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仁”就是人的一切德性的总和,“仁人”就是“全德之人”的意思。所以统治者要“爱人”,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义”,宜也,即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且所做的这些事从道德上来说都是正确的。如果出于非道德的原由,虽然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而属于利的行为。义与利是相对立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义利之辩”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三)忠、恕之道:“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那么实行仁的方法,即“仁之方”是什么呢?在于“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中庸所举的例证,“己所欲,亦施于人”,孔子称之为“忠”,强调的是忠恕之道肯定方面;另一是大学所举例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称之为“恕”,强调的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这正反两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也就是“仁之方”。因为忠恕之道的道,是以本人的好恶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所以忠恕之道也称为絜矩之道,也是“仁”之道。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须履行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含了义的性质,所以,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

5、生活的开端和终结。(四)知命论:即“无所为而为”的观念。在孔子看来,“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围以外的东西,对此,人不可能都无为,人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围以。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些他应该做的事。孔子认为,做这些事的价值或目的在于“做”的本身,只要尽力去做,努力去做,而不必在意结果是否会成功,即应该“无所为”。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可地接受它。这才是“知命”,即知天的命令。要成为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做了,就表明此项义务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所以孔子说“知者

6、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五)“仁”包含孝、忠、智、勇,是人性之“真的”,只须合“礼”,即是至好。(六)提出行中庸之道,这也是儒家学派的核心思维方法。(七)诗教论:主“美”和“善”的统一,即形式与容的统一。通过“诗教”,把艺术作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他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方面修身成性。二、墨子(约前479前381),名翟,战国初期宋国国都(今)或鲁国(今滕州)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当时,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墨学的影响也不亚于孔学,与儒家并称“显学”。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期,拥有“非

7、儒即墨”之称。孔子对西周的传统制度、礼乐文献,怀有同情的了解,力求以伦理的言辞论证它们是合理的、正当的;而墨子则是孔子第一个反对者。他认为孔子所赞同的都是不正当、不合用的,力求用简单一些,且在他看来是有用的一些东西来替代。即把传统的制度和常规,连同孔子以及儒家的学说,一齐反对掉。如果说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是文雅的君子;那么墨子就是批判者,是战斗的传教士。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一)兼爱、非攻说:儒家的中心观念仁、义,墨子并没有批判,相反他在墨子一书中经常提到仁、义,也常讲仁人、义人。只是墨氏的仁、义与孔氏的仁、义有些不同。墨子的仁、义是指

8、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的人。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在墨子的团队里提倡“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理念,墨子也极力地扩大兼爱的含义,与儒家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即天下的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即“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仁人的任务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他就应当以兼爱作为他自己以及天下所有的人的行动标准,即所谓的“以兼为正”,这样“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他认为“兼爱”是唯一的救世之法。“非攻”是墨子

9、从兼爱思想出发所提出的,他认为争斗、战争,是天下人不相爱所致。所以,他极力反对攻伐之战,只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儒家与墨家在爱问题上主要有两个根本分歧点:一是爱有无差等的问题。墨家认为爱无差等,爱别人和爱父母是应当同等的;儒家认为爱是有差等的,爱父母总要胜过爱其他一般的人,并认为墨氏之爱“是无父也”。二是爱是在发生的还是外在强加的。墨家认为爱是外部人为地附加的,所以要依靠的、政治的制裁作为实施爱的保障;而儒家认为,爱是从人性部自然地发展出来的。(二)重利、重功论:这是墨子哲学判断一切价值的标准。为证明兼爱理论的正确性,也为判断一切言论的是与非,墨子提出了他的方法论“三表”法,即“有本之者,有

10、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所谓“本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依据古代典籍;所谓“原之”,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根据。“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围。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从而来判断言论的真与假,最后决定取舍。孔子行事以“应该”为主旨,墨子行事则以“结果”是否“有利”为主旨。观察一件事能不能做,关键看事情的结果是否对国家百姓人民有利,是不是可以达到“富庶”的目的。所以三表中,尤以最后一表最为重要,它是墨子估定

11、一切的价值标准。他认为,正是因为大家“兼爱”了,才能产生对国家百姓人民有利的事,所以,兼爱是绝对正确的。“义,利也”。(三)天志、明鬼说:为了诱导人们兼爱,墨子又引进了许多的制裁,如“天志”、“明鬼”。墨子认为,天帝是存在的,天帝爱人,他要求人们彼此相爱,于是他监视人的行为,特别监视统治者的行动,以祸、福惩罚、奖励那些违反或是顺从天意的人。除了天帝,还有许多小一些的鬼神,他们也同天帝一样,明察秋毫。在对待鬼神和祭祀的问题上,儒家和墨家似乎都存在着矛盾。儒家重祭祀丧礼,却不相信鬼神;墨家反对丧葬和祭祀的缛礼,却相信鬼神的存在。其实儒、墨二家的观点都不矛盾。儒家重祭祀和丧葬之礼,只是出于孝敬祖先的

12、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非的;墨家重鬼神,只是为了兼爱理论服务,诱导人们相信,兼爱受赏,不兼爱受罚。推行“节用”、“节葬”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目的在人们的心里树起敬畏的信仰。从墨子功利主义观点看,只要有用就是正确的。(四)尚同说:墨子认为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威也必须是绝对的。因为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结束混乱,混乱产生的原因就是思想认识不同,政令不一,即“异义”。所以,一国之只能有“一义”,且此义也必须是由国家自身确定的,除此之外别的义是不能容忍的。所以他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一级服从一级,绝对地统一于上级,也不能例外,把天下人的思想统一起来,上下一心服从政治;同时只要为政者任用

13、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对人民疾爱而使之,致信而持之,富贵以导其前,明罚以率其后,如此则一定能统一全国思想,实现民富国治。三、朱(生卒年代未详,但是一定生活在墨子与孟子之间。)子、子居,国人,思想家、哲学家,道家朱学说派创始人,与墨学齐驱,并属先显学。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孟子、非子、吕氏春秋等著作之中,基本观点“为我”、“轻物重生”。四、孟子(约前371前289),名轲,东周邹国(今省邹城市,为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是孔子理论的继承者、发扬者,他的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施仁政”。著录孟子一书,与论语一起,成为“四书”之一。孟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相当于柏拉图在西方,其气象之高明

14、亢爽亦似之。孟子的学识在当时就显达于世。(一)性善论:认为人性有种种善的成分,同时也有一些与动物共有的成分。严格地说这些“动物”成分不应该认为是“人”性部分。这些部分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所以孟子主扩充“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此“四端”为人之本性,也使人异于禽兽,若能充分扩充,就能变成四种“”,即“仁、义、礼、智”,最终成为圣人。(二)国家起源论:孟子认为人伦是国家和社会的起源。“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所以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人伦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5、。(三)民本思想:孟子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主应以爱民为先决条件,保障人民的利益。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若君主无道,那么在道德上他就不是君了,按孔子的正名说,他只是“一夫”,人民也就有了在道德上革命的权力,即使杀了他,也不算弑君; 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应谨守岗位。孟子认为,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的领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因而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四)王道与霸道:作为君主应当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治理国家,以“德”服人,施行仁政,那么他的治道就能称做“王”道;如果君主靠暴力强迫手段治理国家,以“力”服人,施行暴政,那么他的治道就是“霸”

16、道。他认为王道始于经济基础建设,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有饭吃,有丝绸穿,有肉吃,每个人“养生送死无憾”;终于“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人人都要接受教育,懂得人伦道理,这样王道才算完成了。(五)圣外王说:孟子认为的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如果能把此“不忍人之心”推及至政事之上,行忠恕之道,则“仁政”可施。孔子的忠恕之道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于治国的政治方面;孔子的忠恕之道只是“圣”之道,而孟子则将此道扩展为“外王”之道了。在认识忠恕之道对于个人修养即“圣”的意义方面,孟子的认识也比孔子进了一步。孟子认为充分发展了“不忍人之心”,也就知道了我们的“性”(性之初),而性是“天之所与我者”,所以“知其性,则知天矣”。(六)井田制:这是孟子理想的经济制度。孟子认为圣王的王道就是为人民谋福利,这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