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38598986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摘要:酶在现代生物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因其催化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催化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以及酶工程不断的技术性突破,使得酶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能源开发及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键词:酶工程 生物催化剂 酶的固定正文:随着酶生产的不断发展,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酶工程已在医药、食品工业、农业、饲料、环保、能源、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成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不可取代的工具。一、酶工程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一)国外酶制剂的发展现状 BCC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4年全球工业酶制剂市场价值

2、将以9.1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由2011年的39亿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约61亿美元。该报告将工业酶市场细分成3个部分:生物酶、食品和饮料酶以及其他酶制剂。2011年生物酶的市场价值达12亿美元,预计还将以8.2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2016年达17亿美元。2011年食品和饮料活性酶的市场价值接近13亿美元,未来4年还将以10.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16年达21亿美元。2011年其他酶制剂的市场价值为15亿美元,预计还将以8.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16年市场价值将达到22亿美元。我国酶制剂工业面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国外酶制剂公司

3、仍然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公司,例如,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丹尼斯克公司(Danisco)等。(二)酶工程的应用现状一、酶工程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1、酶的固定化技术酶的固定化(enzyme immobilization)是指采用有机或无机固体材料作为载体(carrierorsupport),将酶包埋起来或束缚、限制于载体的表面和微孔中,使其仍具有催化活性,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酶化学方法与技术。不使用固体材料作为载体,通过酶分子之间的相互交联形成聚集体,也可将酶固定化,称为无载体酶固定化。由于酶的蛋白质属性,进人人体后产生免疫反应,因稀释效

4、应,而无法集中于靶器官组织,常不能保持最适合的治疗浓度,而固定化酶则很好的克服了游离酶的这些缺点,应用于治疗镁缺乏症、代异常症及制造人工脏方面,如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用于治疗白血病。葡萄糖氧化酶被固定化在纳米微带金电极上可用于活体检测的微生物传感器。固定化酶技术可用于治疗一些代障碍疾病。已知人类关于新代的疾病已过120余种,很多病因归结为人体缺乏某种酶的活性,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某种方式给病人提供他所缺乏的酶。其提供的方式主要有:将固定化酶用于体作为治疗药物;将固定化酶组装成体外生物反应器,通过体外循环作为临床治疗剂。将固定化酶用于临床诊断的例子很多,如各种酶测试盒层出不穷,采用固定化酶

5、柱反应器的FIA(流动注射法)可用于临床诊断检测尿酸、葡萄糖、氨、尿素、胆甾醇、谷氨酸、乳酸、无机磷等。2、酶催化技术主要介绍非水相介质中的酶催化,传统的酶催化反应主要在水相中进行,但自1987年Kilibanov等。用脂肪酶粉或固定化酶在几乎无水的有机溶剂中成功地催化合成了肽以及手性的醇、脂和酰胺以来,对酶在非水相介质的催化反应技术的开发及研究报道迅速增加,特别在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及手性药物拆分的生物技术开发中得到了很多应用。目前非水相中的酶催化技术已衍生出以下几类体系:水与有机溶剂的互溶均相体系;水与有机溶剂形成的两相或多相体系;单相有机溶剂体系;反胶束体系;超临界液体;低温体系等。不同

6、的介质体系都有各自的适用围,研究在不同介质中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平衡以及酶催化机制将对某一特定催化反应所需介质的筛选和使用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樊可可和欧阳平凯在两相体系酶催化反应介质的选取方面做了很多的实验及理化研究,已初步归纳出经实验验证行之有效的两相体系中酶促肽键合成反应介质的筛选原则。前酶催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制药领域,应用酶催化技术可以生产许多成品药及医药中间体。它是通过以制造初级代产物、中间代产物、次级代产物及催化转化和拆分等形式来进行的。这已成为当今新药开发和改造传统制药工艺的重要手段,特别在手性药物及中间体的生产中更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重点介绍几个制药领域中酶催化技术的应

7、用:生产医药用的氨基酸(如L-丙氨酸)、有机酸(柠檬酸、L一苹果酸、L-酒石酸)、抗生素(如6一氨基青霉烷酸、氨苄青霉素和羟氨青霉素)、肽类药物(如胰岛素、环孢菌素A)以及广泛应用于多种维生素(VB2、VB12)、甾体药物(氢化可的松、脱氢泼尼松、睾丸激素等)及核苷酸类药物(5-核苷酸,3-核苷酸)等的生产。3、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化学修饰是指利用化学手段将某些化学物质或基团结合到酶分子上,或将酶分子的某部分删除或置换,改变酶的理化性质,最终达到改变酶的催化性质的目的。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化学修饰可以提高医用酶的稳定性,延长它在体的半衰期,抑制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降低或消除酶分子的免疫原性,确保其生物活

8、性的发挥。修饰剂作为一种屏障,将蛋白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掩盖起来,使得蛋白质分子不能与各种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不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避免了相应抗体的产生,这是化学修饰降低药用蛋白免疫原性的基本原理。同时由于修饰剂的屏障效应,使蛋白质不易受到各种蛋白酶的攻击,降解速率明显降低。有利于药用蛋白活性的发挥。目前研究表明。PEC、人血清蛋白、聚丙氨酸在消除或降低酶抗原性上效果明显。另外,PEC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保持51,在血液中停滞时间延长,抗炎活性提高。二、酶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由于酶制剂主要作为催化剂与添加剂使用,从而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应用酶工程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人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乳

9、制品加工则需要用凝乳酶和乳糖酶。此外,酶工程在饲料加工领域也有重大应用。1、酶工程应用于农产品的深加工利用-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功能,以玉米淀粉等为原料生产高果糖浆等。乳制品加工则需要用凝乳酶和乳糖酶。农副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质素酶。此外,从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提高活性和固定化以后,可以被用来酿制啤酒和制造果汁。2、酶工程在用农产品开发生物活性肽方面的应用以前,人们认为氨基酸是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途径,随着研究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水解后,主要以小肽的形式吸收,比完全游离的氨基酸更易吸收利用。这一发现,启发了科研工作者采用酶工程技术用蛋白质

10、生产生物活性肽的新思路。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 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排列组合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且食用安全性高。生物活性肽主要是通过酶法降解蛋白质而制得。目前已从大豆蛋白、玉米蛋白、牛奶蛋白、水产蛋白的酶解物中制得一系列功能各异的生物活性肽。3、酶工程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动物体由于不能分泌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植物细胞壁物质的酶系,因此动物自身不能消化利用这些物质,只能通过瘤胃和大肠微生物利用上述部分物质。植物细胞

11、壁非淀粉多糖降解酶可降解畜禽消化道的非淀粉多糖,降低肠道容物的粘性,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少畜禽下痢,从而促进畜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据报道,利用纤维素复合酶作为半干贮添加剂可提高半干贮饲料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提高,粗纤维含量下降,半干贮品质得到改善,获得了色、味、嗅、质地及完好率均为上乘的优质半干贮饲料,并可抑制霉菌生长、防止腐败和延缓二次发酵,提高了半干贮饲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三、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不断开发新酶源,研制新产品,固定化酶反应器使生产连续,设备小型化,生产成本降低,产品易纯化,收率提高。酶工程技术在这个生产领域显示了很大的使

12、用价值和应用潜力。1、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代酶工程属于高新技术,其技术先进,厂房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能耗低、产品收率高、效率高、经济效益大。利用微生物发酵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能在极酸性和极碱性的环境中工作的酶,用于食品生产可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其在食品加工中可应用于乳品加工、蛋白质加工和酿酒工业等。2、乳品加工中的应用固定化技术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限制或定位在某一特定空间围,保留酶固有的催化活性和存活力。由于其可被重复连续使用,此项技术已在乳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乳糖水解。因为乳糖中含有葡萄糖和半乳糖,在世界许多人群中,特别是亚洲人群存在对乳糖有不适应现象,用固定化的半乳糖苷酶对乳糖进行

13、水解,则可消除乳糖不耐症的现象。5此外还可应用于牛乳过敏症防治、综合利用乳清制造乳酸、乙酸工艺等。君等应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乳酸菌进行发酵乳清饮料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乳酸菌产酸和耐酸能力强,菌种活力持久并可多次重复利用。SPR生物传感器技术与传统的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相比较,具有高灵敏度、免标记、实时检测、耗样量极少、非破坏性及高选择性等优点,现已发展成为一门非常有用的传感检测技术。其可用来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和有豁成分的含量、食品新鲜与成熟度等,食品中毒素的检测,食品添加剂分析等。乳品工业中的质量控制、浓度分析、污染物检测等方面成为乳品集团和广大人民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成为生物传感器飞速扩大的应

14、用领域之一。抗生素在养牛业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乳中抗生素残留。其中具有-酰胺环的抗生素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在乳牛养殖业中常用于治疗乳牛乳房炎,尤其是青霉素G由于其廉价和广谱抗菌性而被频繁地超剂量使用,因此导致了牛乳中高浓度的青霉素G残留。抗生素残留不仅影响乳品加工业,更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科学家们运用SPR技术对牛乳中的抗生素进行了检测,Ferguson等利用SPR传感器准确的检测牛奶中链霉素和二双氢链霉素的残留7;Giuseppe等采用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牛奶中残留抗生素-乳胺,检出限为2g/L,每次检样也仅需10min。3、蛋白质加工中的应用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为

15、肽和氨基酸,提高和改善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粘度、风味等。利用蛋白酶制剂可以避免酸水解,碱水解对氨基酸的破坏作用,保证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受影响。在豆乳的生产中,传统工艺中存在着原材料利用率低、稳定性差、复溶性不好等缺点。利用蛋白酶的作用,豆乳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被降解,这样就可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增加产品稳定性,改进产品的营养价值。伴肌动蛋白(Nebulin)是存在于肌原纤维肌小节中的一种大分子量蛋白。作为高分子量肌原纤维结构蛋白,伴肌动蛋白在鱼体肌肉弹性的形成及品质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杜雪莉等采用SephacrylS-400凝胶过滤柱层析和电洗脱等纯化方法,首

16、次从黄鳍鲷骨骼肌中分离纯化到伴肌动蛋白,并制备了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经Protein A-Sepha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高纯度免疫球蛋白G(IgG)。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斑点印迹(Dot-Blot)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对纯化的伴肌动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进行分析鉴定,并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下伴肌动蛋白的变化情况。SDS-PAGE结果显示从黄鳍鲷骨骼肌中分离纯化了高纯度伴肌动蛋白;Dot-Blot检测结果显示兔抗黄鳍鲷伴肌动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为5104;Western-blot检测表明兔抗黄鳍鲷伴肌动蛋白多克隆抗体能与肌原纤维蛋白中的伴肌动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