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如何接地气培训发言稿

上传人:c**** 文档编号:138598217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干部如何接地气培训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扶贫干部如何接地气培训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扶贫干部如何接地气培训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干部如何接地气培训发言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贫干部如何接地气培训发言稿古人有云,“不患无策,只怕无心”,在脱贫路上,扶贫干部就如同人体的毛细血管,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则必然导致脱贫攻坚战的“血液”无法流通,因此,扶贫干部要把一只脚伸到“田间地头”,只有多走、多听、多问、多说,才能使脱贫攻坚决胜之战的“经络”活起来。一、抬一抬腿,要多走乡间“泥土路”“党员干部的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扶贫干部的泥土路要走得“广”,覆盖面积大,既要走到田间地头,也要去往偏僻山林,要全方位了解人民群众生活的具体情况,最大程度地了解他们实际所遇到的困难;基层干部的泥土路要走得“实”,要融入到群众中,以群众熟悉的“

2、拉家常”“唠闲嗑”等方式,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惑,切实把群众的“繁琐小事”当成民生大事来解决;基层干部的泥土路要走得“真”,现在有些干部为下乡而“下乡”,甚至把下乡当成游玩,把走基层工作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工作,各级党组织要严加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二、清一清耳,要善听民间“疾苦声”听音之难,难在听到真实的声音。医学上讲究对症下药,要求患者必须把自己的实际病况毫无保留地说与医者,扶贫亦是如此,也要讲究“对症下药”,必须得让群众说出真实想法,如实地找出真正的“病因”。而如何得知群众的真实“病因”,这就需要扶贫干部要做一个善听者。要善于换位思考地听,把自己融入到群众中,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倾听群众的真实

3、想法,设身处地为群众发声。与群众交流,不能摆“官架子”、搞形式主义,要放低姿态,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让群众说出平时不愿说、不敢说的话。三、拱一拱手,要虚心求教“解民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和前进的根本力量。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建党之初,我们党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基层第一线,对基层生活了解得最清楚,感触最深。扶贫干部要拜群众为师,主动走进人民群众,经常下基层、进农户、访百姓,把学习群众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不仅要把群众当成老师,还要把群众当“裁判”,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以群众高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脱贫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四、动一动嘴,要讲出惠民“好政策”扶贫干部宣传政策要做到上接“天线”。从中央到乡镇,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最贴近群众的是扶贫干部,扶贫干部是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宣传政策的“传话筒”,因此在扶贫路上,扶贫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把政策烂熟于心,保证在宣传政策的时候不走样、不变形,原原本本地传达给人民群众。同时,扶贫干部宣传政策要下接“底气”。要多动嘴,通过多种方式,多角度、创新性地讲解政策,在落实政策的时候,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把难懂的书面语言转化为群众易懂的本地方言,把政策讲明白,让群众听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