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8595774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doc(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沾化县富源电化有限公司第一章 密闭电石炉生产工艺(25500KVA)一、原料加工及输送流程1、原料焦炭25500KVA密闭电石炉对焦炭的需求:颗粒度为10-25mm固定碳84%灰分13.5% 挥发分1.5%水分1.0%25500KVA密闭电石炉对兰炭的需求:颗粒度为13-25mm固定碳83%灰分12% 挥发分10%水分1.0%因外购的碳材水分较高、颗粒大小不一致,兰炭水分 10%、焦炭水分 10%。所以进炉之前对碳材进行筛分和烘干,水分降至为小于等于1%、颗粒控制在1025mm。碳材加工和输送流程:47#皮带5#转运站49#皮带43#皮带4#转运站45#皮带焦炭缓冲仓振动筛烘干车间顶部料仓热风

2、炉10#皮带41#皮带料场焦炭地仓1#皮带2#皮带4、5、6、7#皮带8#皮带1#转运站9#皮带3#皮带焦炭库筛分间51#皮带电石炉楼顶焦炭仓FQR-4流化床热风炉运行参数炉膛工作温度: 800-1000尾气温度: 20-180热效率:95%燃尽率:99%所需燃料电煤热值为:4000-5500kcal/KG经电化厂生产统计,每天满负荷烘干焦炭为260吨左右,用煤约16吨左右,如1台热风炉满负荷运行则每年用热值为4000-5500kcal/KG电煤5840吨。格栅式转筒干燥机主要技术参数型号规格:GSZTJ260020000筒体内径:2.6m筒体长度:20m筒体体积:106m3筒体转速:3r/m

3、in筒体倾斜度:35%最高进气温度:800进料粒度:30mm进料含湿量:12-25%出料含湿量:1%产量:23-30T/h2、原料石灰25500KVA密闭电石炉对生石灰的需求:GaO 90% MaO 1.8%SiO21.1% 生过烧%颗粒度10-50mm电石原料氧化钙是煅烧石灰石生产的,外购的石灰石经过筛分后输送到混烧石灰窑中进行煅烧,炉温控制在左右,煅烧温度过高或出炉时间过长会产生过烧现象,影响石灰在电石炉中的反应速度,煅烧温度过低或出炉时间较短会出现生烧现象,生烧部分进入电石炉中分解成氧化钙后参加反应导致电耗增加。烧好的氧化钙经过输送和筛分至缓冲仓中。石灰加工和输送流程 :料场石灰地仓12

4、#皮带2#转运站13#皮带3#转运站17、18#皮带石灰储存仓19#皮带37#皮带筛分间振动筛44#皮带4#转运站46#皮带石灰缓冲仓48#皮带5#转运站50、51#皮带电石炉3、原料指标的影响石灰中的有害杂质:SiO2:二氧化硅在电石炉中被焦炭还原成硅。一部分在炉内生成碳化硅,沉于炉底造成炉底升高。一部分继续与铁作用成硅铁,硅铁是个耐高温物质对炉壁铁壳烧损严重并且出炉时烧损炉嘴。反应式: SiO2+2C=Si+2CO137千卡 MgO:氧化镁对电石生产的危害较大,在熔融区内迅速还原成金属镁。镁蒸汽上升过程中与CO和O2再次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炉面发红、炉料结成壳阻碍炉气上升,严重时造成电石

5、炉大塌料或熔池外壳被破坏,高温熔融液直接与耐火砖接触烧损耐火砖、电石流道被堵塞。反应式: MgO+C=Mg+CO 116千卡。 Mg+CO=MgO+C+ 117千卡 2 Mg+O2=2MgO+293.2千卡Fe2O3:氧化铁被还原成金属铁后与硅作用,前面已讲反应式: Fe2O3+3C=2Fe+3CO108千卡AI2O3:氧化铝在电石炉内不能完全还原成金属铝,一部分混在电石里降低电石质量。大部分成为粘度很大的炉渣,沉淀在炉底造成炉底升高。消化石灰的影响:石灰生产过程中与空气接触一部分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钙,还有一部分与碳材中的水分结合形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输送当中容易裂碎,粉末氢氧化钙进入电石炉后分

6、解成氧化钙粉末和水。反应式:Ca(OH)2 = CaO+H2O26千卡 H2O+C = CO+H2 39.6千卡从以上反应可以看出石灰吸潮不单是电能和碳材的消耗增加,重要的是阻碍炉气的上升导致炉压升高。石灰颗粒度的影响石灰的颗粒度对电石生产是十分重要的。如颗粒度较小时阻碍炉气的升上导致炉压升高、喷料等现象发生。如颗粒较大时石灰的接触面积减小导致反应速度减慢。所以电石生产中对石灰的颗粒度严格要求。碳素原料灰分的影响:碳素原料中的杂质主要是灰分,全部由氧化物组成。在电石炉中被还原,既要消耗电能也要消耗碳材而且还原后的杂质沉于炉底或混在电石中影响电石的纯度。碳素原料挥发分的影响:碳材中的挥发分会增加

7、电石炉的热损失、并且靠近反应区形成半融粘结状,影响炉料的正常下降和炉气的正常上升。碳材水分的影响碳材中的水分与氧化钙接触后导致石灰的消化。钙混在电石中,在乙炔发生工序中产生磷化氢和硫化氢导致乙炔的自然点下降、对乙炔设备和管道造成腐蚀。电极糊灰分和挥发分的影响电极糊的挥发分必须控制在指定范围内,挥发分过大,电极不易烧结、容易分层、强度差、容易软断;挥发分过小,电极过早烧结发生硬断。灰分含量越低越好,过高影响电石质量并且导致电极强度下降、电耗增加,易发生电极硬断。二、电石生产(1)、电石生成理论 电石生产方法主要有氧热法和电热法。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

8、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生成电石,电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CaO+3CCaC2+CO。电石化学名称为:碳化钙,分子式为CaC2,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利用电石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系列的有机化合物,为工业,农业,医药提供原料。工业电石的主要成份是碳化钙,工业用电石纯度约为70%-80%,杂质CaO约占24,碳、硅、 铁、磷化钙和硫化钙等约占6。电石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外观随碳化钙的含量不同而呈灰色、棕色、紫色或黑色的固态物。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工业品密度2.22g/cm3

9、(18),熔点2300,能导电,纯度越高,导电越易。其实电石的生产工艺很简单,就是用焦炭和石灰在1800-2300度的高温下反应生成。其工艺指标主要有电石单位发气量kg/L,一般分三个等级;优级品300kg/L以上,一级品280300kg/L,合格品260280kg/L,产品电石单位电耗从3000-3500kw.h不等。(2)、电石的生产工艺流程从电石炉楼顶石灰料仓与焦炭料仓放出的生石灰与焦炭,经过石灰输送皮带与焦炭输送皮带运送至石灰称量斗与焦炭称量斗,然后按照一定比例称量完毕后,通过卸料皮带、混料皮带落入环形料机中,混料再通过环形料机内部刮板将混料刮入电石炉小料仓,再流入到电石炉中进行反应。

10、产出物电石从出炉嘴流入到电石锅中进行冷却,产物co进入炉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电石出炉时产生的烟气进入出炉除尘装置进行净化。电石炉运行当中通过底部空气冷去装置来降低炉壳温度并且利用冷去水降低炉盖及电极把持器装置的温度。电石锅冷却空气小料仓小料仓电石炉混料仓环形料仓除尘炉气净化出炉除尘(3)、电极管理技术标准概念:规范电极管理,即规范电极糊管理、电极焙烧管理、电极压放管理、电极检修管理四大管理标准1、适用范围炜烨电化生技部2、电极糊管理2.1规范四个环节(验收、储存、测量、添加),实现一个目标:不发生硬断、软断等电极事故。2.2购进的电极糊由电极糊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堆放至电极糊库房进行储存,电极糊

11、添加人员负责将储存的电极糊用小车转运至各电石炉五楼电极糊添加处备用,巡检人员对电极糊柱高度测量后根据糊柱高度通知电极糊添加人员给各电极添加适量的电极糊。2.3验收2.3.1严把好电极糊进厂质量关,电极糊各指标必须符合质量要求。2.3.2进厂的电极糊必须等分析结果出来报负责电石生产的副总审核之后方可按正常程序进行使用,同时将分析结果报送至使用单位。2.4储存2.4.1袋装电极糊必须人工堆放整齐,严禁用铲车传堆,以防铲破外袋将编织袋纤维混入。2.4.5电极糊库房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无灰尘、无杂物,每班由电极糊添加人员进行打扫。2.4.6电极糊仓库门窗必须完好,窗户严禁开启。2.4.7电石炉五楼电极糊

12、堆放处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无灰尘。2.4.8转运至电石炉五楼的电极糊堆放必须整齐,各炉储存量每天应不少于10包。电极糊添加完毕后必须用油布盖好,各加电极糊的进口须用盖板盖好。2.5测量2.5.1巡检人员每班必须分四次对电极糊柱高度进行测量,糊柱高度测量时应用手电仔细检查电极筒内是否有棚住、架空现象,电极筒内是否有烟冒出,防止棚糊。2.5.2一台炉制作一套砸糊工具放于测糊处,有棚糊现象迅速处理,并汇报至班长、炉长,为防止棚糊每班必须对电极进行砸糊,如果有加糊,则在加糊后进行砸糊,如果班中没有加糊,则在班中任一时间进行砸糊,并填写电极管理统计表2.6.1巡检人员测量完毕,当发现电极糊柱高度偏低时须及

13、时通知电极糊添加人员对对应的电极进行加糊,并告之其添加量。2.6.2电极糊添加人员接到通知后必须迅速对需添加的电极按添加量进行添加电极糊,并将实际添加量的数据报中控工做好记录。电极糊添加完毕后巡检人员必须再次测量电极糊高度,防止棚住或架空。2.6.3糊柱高度控制在4m-5m,低于4m必须立即加糊。3、电极焙烧管理3.1电极焙烧分为(原始开炉电极焙烧、检修星接送电焙烧、正常生产焙烧、补压电极焙烧)实现一个目标:电极焙烧合格,电石炉稳定生产。3.2原始开炉电极焙烧。3.3检修星接送电焙烧3.3.1停炉3小时以上,要按一定时间间隔将电极上下活动一下,以防粘连。如停电时间超过4小时,则送“Y”电。3.

14、3.2“Y”接使用时间:停炉48小时;按照0.25停电时间,均匀增升电流到60KA倒“”。停炉824小时;按照0.3停电时间,均匀增升电流到60KA倒“”,超过24小时停炉制定临时开炉方案。3.3.3倒角后根据停电时间逐步提高负载,可按下述操作:停电时间 尽快提高到 提高到满负载的时间0-3小时 原电流的75% 0.5停电时间,均匀提高3-8小时 (25-30)KA 0.5停电时间,均匀提高8小时以上 (25-30)KA 每小时提高5KA3.4正常生产电极焙烧按照压放周期压放电极进行电极焙烧,根据电极长度确定压放频次。3.5补压电极焙烧3.5.1若生产中发现电极过短,电流偏低,入炉深度不够,按最小压放周期仍不能补足电极长度时,需对电极进行补压操作焙烧电极。4、电极压放管理4.1规范四个环节(测量、压放、监控、计算),实现一个目标:电极事故率为零。4.2测量4.2.1电极压放量的测量:每班接班后由巡检工在各电极压放平台上方的电极壳上用笔标注500mm的刻度线,然后根据减少的数值测量出压放量。4.2.2电极长度测量:中控工负责升降电极,巡检工负责用直钢钎测电极长度,测量完毕后,巡检工将工具放回原处,所有人员撤离现场。4.2.3把持器位置校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