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探讨.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59288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探讨.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探讨钢铁产业是河北省重要的战略支柱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最多的工业行业。能源消耗是钢铁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走低碳化发展之路是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突破口。 一、河北省钢铁行业概述河北省自2000年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中国产钢第一大省,之后持续稳居中国首位。2014年河北省粗钢产量达到1.85亿吨,是2000年的15倍,年均增长21%。河北省钢铁产业在产能和产量规模巨大的同时,存在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全省140多家企业中,有130多家均为100万吨级以下

2、中小民营钢铁企业,且布局分散,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工艺装备及技术水平落后,污染和能耗大等问题普遍存在,成为河北省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薄弱环节。二、河北省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根据河北省温室气体清单(2010年),钢铁行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包括能源活动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生产过程中消耗石灰石、生铁等原材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其中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重为90.91%。钢铁工业碳排放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0%。河北省钢铁行业所消耗能源中,主要以煤炭为主。根据河北省温室气体清单(2010年)中钢铁行业所消耗的化石能源燃料燃烧热值量,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耗比重分别为98.

3、61%、0.95%、0.44%。根据综合能源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2.64x+2.08y+1.63z)/(x+y+z),其中2.64、2.08、1.63分别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因子;x、y、z选用河北省温室气体清单(2010年)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耗热值比重,即x=98.61,y=0.95,z=0.44。经计算,钢铁行业单位能源消耗综合碳排放系数为2.63。根据20052013年能源消耗量和单位能源综合碳排放系数,计算得出各年碳排放量。2013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为28312.24万吨,是2005年的1.8倍,年均增长7.9%。综上,钢铁工业温室

4、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为化石能源消耗,而能源消耗中,又以煤炭类能源为主;同时煤炭在三种常见化石能源中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最高。由此可见,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消费结构是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素,低碳化发展是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三、政策建议(一)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和河北省淘汰政策,探索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以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为指导,力争到2020年底前,全省粗钢产能控制到2亿吨左右。禁止新增钢铁产能,严格查处非法钢铁项目。建立产能退出和异地转移奖励机制,加快产能压减。设立既有钢铁产能退出省级奖励资金,探索建立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机制。(二)完善引导机制充分

5、发挥差别电价、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落实和完善资源及环境保护税费制度,强化税收对节能减排的调控功能。实施能源消耗阶梯价格,通过能源和环境成本的自动调解机制,倒逼企业主动追求技术变革。加强对能耗限额标准及安全生产规定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提高列入淘汰计划的既有产能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三)鼓励优化产品结构产品结构对于行业能耗水平影响较大。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通过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淘汰高耗能、低品质、低附加值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鼓励短流程炼钢,逐步实施产品高级化战略,优化提升产品结构。鼓励加大高强度、高

6、韧性、高耐久性等新一代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高强度汽车板、高速铁路用钢、电工钢、高钢级管线钢、造船板等高端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鼓励发展钢材加工配送、物流、设计研发等非钢产业,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四)鼓励兼并重组和布局调整推动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联合重组,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集团企业间扩散,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对产能转出和压减任务较重的地区及退出钢铁行业的企业新上国家鼓励类项目,在财税政策、建设用地等方面可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其加快产业转型。尽快研究解决制约产能转移的统计指标归属、能耗及排放总量平衡和财政税收分配等问题,出台相关鼓励办法,推进钢铁产能

7、向沿海和资源富集地转移。(五)鼓励引进或自主研发低碳技术鼓励企业组建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挥大企业经济实力和研发团队人才优势,加大研发创新,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对重大技术创新、关键品种研发和新工艺研究、试验、推广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显著成绩的,给予专门奖励。建立钢铁产业低碳技术研发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低碳技术孵化器和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鼓励同发达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探索通过情景发展机制(CDM)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包括钢铁清洁生产技术、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六)加强能源管理加强全省钢铁行

8、业能源利用统计、监测和核实,积极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统计、监测和考核工作。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炭在钢铁产业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例,研发使用低碳燃料,不断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能源效率,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增强全社会能源安全意识,重视降低钢铁产业的能源消耗,实施可操作性强的能源政策,针对企业节能降耗改造在资金、技术和税费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七)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按照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制定钢铁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如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回收利用率、水资源回收利用率、废渣(含烟尘、粉尘)回收利用率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等。鼓励钢铁企业开展资源高效回收与利用,实现各生产工序中产生的各种余热、余压、废气、废钢、含铁尘泥、氧化铁皮、煤气等全部回收再利用,争取实现以最少的能源消耗生产更多的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