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期末)语文试题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8591638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8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期末)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期末)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小题。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南 朝梁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船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古代送 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密切相关。秦汉时期,自两京始,在车马所行的官道两旁,已经开始设置邮亭与驿站。邮、亭、驿的设置在功 能上是有区别的。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说“邮,行书舍也”,可见邮是负责递送文书的机构。而汉官旧仪中记载“亭长持三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盗”

2、之语,可见亭的职能是抓捕奸盗。驿站的设 置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古代制度,驿的功能主要是递送朝廷文书或为朝廷任命的使者和官僚提供上任与 出使的旅行服务。邮、亭、驿三者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功能上有太多的重合,故有邮亭、邮驿、驿亭等 复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大多是文学家夸张之词,而非实录。汉官 旧仪所载“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并言邮亭相去“仅二里半”,汉代也未曾付之实施,这么密集的 邮亭,得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朝廷与民间的负担又是多少,可想而知。但长亭短驿,在中国古代 交通体制中确实长期存在。说郛中记载了宋人一首打油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 只说

3、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长亭短驿”这样一个事实。古代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词和在北方写的诗词,其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词,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象,相 对较少。如楚辞中,“长亭”“短亭”等意象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或“南浦” 的意象却极为常见。这种现象,与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特征紧密相连。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其赋中多见“浦”字,九歌中有“望涔阳之极浦”之语,离骚中也 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对于“浦”,说文解字解释说“浦,水滨也”。风土记说“大水小口别通 为浦”。这里

4、有大小河道分流处,理所当然成为舟船停泊之所。“南浦”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 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据初步考察,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但使“南浦”这一 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说“春草碧色,春水渌 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朓送远曲诗中也有“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的诗句。唐诗宋词中, “南浦”意象俯拾皆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李白赠汉阳辅录 事二首诗曰:“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柳永倾杯词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1看送行南浦。”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离愁

5、别绪的文化因子,添加到“南浦”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李贺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 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曰:“南浦,送别之地。”叶葱奇也注曰:“古人送别之地多称 南浦。”(节选自古典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章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就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 B邮、亭、驿功能有别,邮负责传递文书,亭主司奸盗,驿则兼有传递朝廷文书和保障官员出行之责。 C汉制规定,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亭相距要近,实际上汉朝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密集的交通设置,但文 人在作品中对此多有夸大。 D说郛中记

6、载了一首宋代人写的打油诗,提及宋代在中原地区也设置了长亭短驿的事实,说明这种交 通体制确实长期存在。2下列关于“南浦”这一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中经常出现与河流有关的“浦”或“南浦”等意象,这与南方交通多走水路、多 用舟船有关。 B屈原的九歌和离骚中有关“浦”的诗句赋于“浦”以文学的内涵,而说文解字和风土记 则赋予它以地理的意义。 C“南浦”与送别产生固定联系,源于屈原,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在唐诗宋词巳经成为极其普遍的文学现 象。 D“南浦”从一个地理名称升华为文学意象,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赋予它以离情 别绪的文化因子。3根据原文内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朝江淹别赋中的文句,引发了人们对“长亭”和“南浦”等意象的文化联想,生发了与“别”相 关的情愫。 B诗人们在南方写的送别诗多选取“南浦”一类的意象,在北方写的送别诗则多选取“长亭”“短亭”等 意象。 C文中多处选取屈原的诗句,来论证“南浦”的文学内涵,缘于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具有极强的说服 力。 D唐代李贺的黄头郎中的诗句“南浦芙蓉影”中的“南浦”意象已经定位为送别之地,后人对这种理5解也多认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5 题材料一: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

8、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工作 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方便不过的学习方式。由于近期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地相继延迟了大专院校、中小学等的开学时间。不过, 停课不停学。既要防控疫情,也不能耽误学业,启用在线教育成为各地教学的替补方案。实际上,我国早 已推进在线教育发展。2019 年 9 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 求到 2022 年推出 30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如此大规模地让学生在家接受在线学习,还是第一次,那么,在线教学真的能够替代课堂教学吗?在 延迟开学期

9、间,在线教育能否担负起学校教育的空缺?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一直以来,在校学生授受的主要是线下教育,线上教育只是补 充。即使是看在线直播课的学生,也是有线下教师辅导的,即所谓的“双师”教育。如今,在线教育“反 客为主”挑大梁。存疑者认为,在线教育的互动性比面授课堂要差,学生也缺乏接受在线教育的自主学习 能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线教学的效果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学习的内 容,另一个是学习者的情况。作为一般的知识学习,在线教育是可以替代的。”从学习效率上来看,在线学 习因为有更多的资源可进行多样性、大范围的知识对比与鉴别,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

10、有优 势。但是在线学习也有它的劣势,储朝晖认为:“它的劣势是在学习的深度上很难跟课堂教学相比,如果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就很难学得那么深。另外,在人际交往以及一些技能性的学习上,在线学习很难替代课堂教学。”材料二:材料三:(摘编自俞杨大中小学开学延期,学生在家功课不停)2016-2020 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超大流量突然涌入,相关平台、不甚相关的技术工具不堪重荷;处于起步阶段的平台各自为政,功能残缺,体验欠佳;电子产品的副作用又令人如此惶恐各种担忧与批判甚嚣尘上。但若回看硅谷几十年 的技术发展史,不难发现类似的技术缺陷并非无解,大多只是时间问题。何况,一些主打线下教学的学校, 通过巧妙搭

11、配不同通讯和直播工具,制定任务调节作息,线上互动、线下自学并举,与学生、家长完美配 合,成功实现了以智慧构筑秩序,抵御无序的侵蚀。可以预见,舆论将冷静看待技术问题,面对 2020 年初的这起“黑天鹅”事件背后的趋势洪流,会有越 来越多教育人加入勇敢者行列,共同掀起一场对线上、线下教学去伪存真的革命。在那之后,将是课堂教 学大规模实现两者的交替或同步的新世界。从拥有智能化学习经验的学校来看,网络平台不仅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还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完 成顺序,时间消耗等。这些针对学习行为特征的评价分析,有助于学生评价的个性化升级;同时,评价也 不再局限于教师,家长、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丰富评价的维度

12、。实际上,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 等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评价的形态,促进它的转型。正如 北师大校长董奇所说:智能化教育评价的新趋势已经出现。这个趋势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最重要就是回到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摘编自新校长传媒,蒲公英教育智库)4下列对“在线教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线教育以网络为介质,学习方式有网络课件学习与观看在线直播课等。 B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却在递减,呈后劲不足的态势。 C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学校开学时间延迟,客观上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D在线教育目前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但假以时日,技术缺陷有望弥补。

13、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让学生在家接受在线学习,虽然暴露了许多问题,但是也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促使其加以改进。 B在储朝晖看来,课堂教学在学习的深度上胜过在线教育,且在人际交往以及一些技能性的学习上,也比在线学习更有优势。 C如果舆论冷静地看待技术问题,一线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线下与线上教学并驾齐驱的新局面就一定会全面实现。D教育评价无论如何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 等新技术进行转型,都不能背离教育本质,阻碍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7 题。夏至 凌仕江夏至是一个不容修辞的词汇

14、,多了任何字眼都意味着破坏气氛。夏至只能是夏至,干脆利落,不多也不少,就像钢琴,它的属性与气场庞大得让人难以用唯一的情感去填补。父亲的夏至系在故乡薄薄的黄历书上。那本黄历书封面红纸,内文白纸,其纸张生性脆弱,唯恐风吹 就破,好在一年四季散发岁月的墨香。劳作后的父亲,摇着扇子,将蜘蛛与蛀虫侵害过的黄历书从墙头取 下,当他翻到“夏至”二字时,花白的板寸头里有汗珠在冒,眼角充满欢喜。有时,他会情真意切地掰着 指头,清算去年此时的家长里短,父亲总想找出夏至来临与往年的一些不同寻常。可夏至年年如此,时节 不约自来。最终,父亲什么也没找到,只找出了即将收割秋粮的一些农具,把它们擦拭得比任何时候都亮。夏至是

15、时节中的光荣日,是一年中阳光照射大地最长久的一天,早晨五点到晚上七点多,阳光威力有 增无减,给足了万物面子,给抢收的农家人足够信心。因此,夏至到来,也是我故乡的蜀南丘陵人家最忙 最累最欢喜的日子。我知道很多作家喜欢用夏至当标题,原本我极力地反抗过,也努力地试图另辟蹊径,可是最终不例外 地选择了它,这是夏至的魅力,也是夏至的强大力量所在。只是长大离家后,很少再听到这个节气中优美 的词汇。在城市里,我们一般听到的是夏天来了。虽然这句话听似轻描淡写,却潜藏着洪水凶猛的秘密。 “夏至”与“夏天来了”原本表述的不是同一回事,但在乡亲们的意识里却有着同一个意境。他们的意思 是夏至到了,就是真正的夏天来了!夏至,字面上的意思是夏天之极。它有一种古典的光芒质感,具备磁 场效应,像麦场上男人扬起的林盖(打麦子的工具),而“夏天来了”之于大多数城里人,则是一种开放的 抒情文本,蝉或跳蚤都将登场,如同大街上飘飞的长裙与短带。苏轼有词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蓑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 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这样的景致不仅属于苏轼一个人,就像在人类呼唤乡愁文化的今天,一个人的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