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哲学的相依相应讲课教案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589623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法哲学的相依相应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德法哲学的相依相应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德法哲学的相依相应讲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德法哲学的相依相应讲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德法哲学的相依相应讲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法哲学的相依相应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法哲学的相依相应讲课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哲学专题研究-德法哲学,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德法哲学的相依相应,导言:思想文化对大国的作用,源自:铁血社区 直到今天,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2,导言:思想文化对大国的作用,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

2、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3,德法哲学,4,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德国哲学历来被看作是概念思维和理性思辨的典范。这个特征不仅被看作是德国哲学所特有的,而且被看作是德意志民族所特有的。但我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对一个民族文化以及哲学思维的重要影响。 17-18世纪的德国文学和哲学的发展也向我们表明,正是德国文学家和哲学家自觉意识到拉丁语对德国文化的限制性影响,因而竭力提倡用德语表达自己的文化和哲学。“让哲学说德语”,这几乎成为18世纪德国哲学的一句最响亮的口号。 应当说,正是德语特有的表达方式才使得哲学的概念得以清晰梳理,使得哲学的思想在论辩中显现

3、得更为有力。同时,德国的诗歌和艺术深刻地影响了德国哲学的概念表达,我们从德国哲学家的著作中虽然读到的是概念的推演,但却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文学的表达。,6,哲学争取独立,德国哲学的特殊性不仅表现为语言塑造的特殊性,更表现为德国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中的特殊地位。 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前,我们看到的哲学形象大多属于非概念演绎的经验领域:无需任何先验的理解就可以直觉地把握这些形象。然而,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哲学完全改变了哲学的这种形象:哲学不再是关注人类经验知识的构成,也不把哲学的讨论看作可有可无的“闲言碎语”。 哲学变成了专门对人类理性能力进行概念研究的抽象的逻辑推演活动。,7,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德国哲学

4、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哲学与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与英法哲学等其他西方哲学相比,这种联系更多地表现为对时代的经验活动的理性思考,即每个时代的经验活动最终都是以理性思考的概念形式展现出来的。 无论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实证主义,或者是19世纪后期涌现的生命哲学,或者是20世纪以来逐渐兴起的精神分析学、历史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等等,它们都深深地打上了理性思辨的烙印,它们都应对了黑格尔发出的响亮口号:“哲学是时代的精华”。 “不断怀疑自身的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不惜通过解剖和掏空自身的结构及其生存的基础,朝着哲学的生命的最深根源,尝试寻求创新的各种可能性”。高宣扬,8,德国哲学对当代

5、法国哲学的影响,法德哲学是欧陆土地上长成的两株思想奇葩。在西方思想史上,两国哲学思想始终以其各自独立的创造力量和独特的风格,在相互争争艳和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为推动整个西方哲学和人类思想的发展,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和文化,具有共同繁荣发展的强烈愿望,在长期曲折的演变中,特别是从启蒙运动开始,就积极地相互交流和相互竞争;双方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借鉴,为当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不仅输送了丰富的思想养料和精神力量,而且也为全人类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自主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典范模式。 正因为这样,当代法德两国哲学的交流及其相互影响,不仅对于理解两国当代哲

6、学的特征及其发展逻辑,而且,也对两国的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甚至对整个欧洲文化及思想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9,德国哲学对当代法国哲学的影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关于德国哲学对当代法国哲学的影响这个论题,一直是法国哲学家们所关注的思考对象。 许多当代法国哲学家都确认:德国哲学为法国哲学家重新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启示。福柯曾经深刻地指出: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从十八世纪末开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特点就在于:哲学探讨的重点不再是传统哲学的老问题,诸如什么是世界?什么是人?真理是什么?知识是什么?怎样才能认识知识等等;但现在哲学思考的重点是: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我们自己究竟是谁

7、?正是康德,首先在他的文本中概述了这个问题。福柯认为,只有从康德开始,才深刻地总结了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并把它归结为:今天的我们,究竟是谁? (Foucault, 1994: IV, 814)。 在近半个多世纪影响着法国哲学的外国哲学中,德国哲学是占据首位和最显著的思想力量。,10,作为典范的3H和3M事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和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这三位以H字母为首而命名的德国思想家,是当代法国思想家进行思想和理论

8、革命的直接启蒙者,常被法国人统称为3H,而强烈受到他们影响的法国哲学家则被称为3H分子。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从三十年代起,引导法国思想家们更深入地思考人、理性和意识本身,从原有的传统观念和思想体系中挣脱出来。受他们影响的当代法国思想家,主要吸收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辩证法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及其对于人的生存和日常生活的关怀精神,更彻底地开展对于历史、社会、文化的批判,尤其深入开展对于西方传统形上学、理性主义及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批判。,11,作为典范的3H和3M事件,正是由此出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六十年代的时期内,受3H思想影响的新一代思想家们,才能够进一步从另外三位被称为怀疑大师(法

9、语原文3 Matres de soupon 简称为3M)的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弗罗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的著作中,吸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方面同当时红极一时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进行剧烈的争论,另一方面也酝酿新的创造和思想突破,从而造成了这一时期极其活跃的特殊历史局面,为六十年代后的法国哲学和西方文化的又一次重要转折,奠定了基础。,12,作为典范的3H和3M事件,在三十年代期间,法国社会和文化状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面临着一系列危机,急需寻找恰当的思想力量,以便恰当分

10、析和解决当时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先是黑格尔和胡塞尔,接着是海德格尔,出现在法国哲学家的视野之内。所以,最先应归功于靠科杰夫(Alexxandre Kojve, 1901-1968)、依波利特(Jean Hyppolite, 1907-1968)、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 1905-1995)雷蒙阿隆(Raymond Aron, 1905-1983)、萨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和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等人。他们从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开始,不但敏锐地发现了隐含在黑格尔和胡塞尔思

11、想和方法中的积极因素,而且还创造性地找到了适用于法国具体状况的思想模式。,13,作为典范的3H和3M事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激发的社会和文化矛盾的暴露,法国思想家们将3H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同三位怀疑大师的批判精神结合起来,导致从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六十年代时期对马克思、弗洛伊德和尼采的探索浪潮。应该说,当代法国思想家们对于马克思的研究兴趣,是由对于黑格尔哲学思想讨论所激发出来的。黑格尔著作的丰富意涵及其巧妙的辩证方法,使当代法国思想家的心胸和思路开阔起来,同时又激起他们对于西方文化内在矛盾的思索。,14,作为典范的3H和3M事件,对于黑格尔思想的探索,激荡起法国思想界对于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浪

12、潮。这是历史对于理性主义的一种公正的评判: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主义,扩大人们对于理性主义的观察视野(horizon),同时也启发人们更深入分析理性主义体系内部的各个支节和组成部分,人们在仔细地回味和反思它的同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各种难点、疑问和矛盾以及局限性,不但没有重蹈上个世纪的老黑格尔主义的覆辙,陷入对于绝对理性主义的崇拜,反而使人们大开眼界,延伸和扩大了理性主义本身的视野,进一步发现了理性主义所可能包含的各种因素及其潜在的思索方向,并引导人们反思存在于黑格尔理性主义与尼采、马克思和弗罗伊德批判精神之间的可能联系。,15,作为典范的3H和3M事件,胡塞尔现象学是从二十年代末起在法国传播的。胡塞

13、尔在1929年所发表的巴黎演说先验现象学引论以及他在1931年以法文发表的笛卡尔的沉思,特别掀起了法国思想界学习现象学的旋风。当法国思想家们将现象学同黑格尔哲学结合在一起加以考察时,他们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研究的立足点兴观察角度,也开始发生转向。这正是当代法国黑格尔研究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特点所在。 胡塞尔的现象学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探讨和批判。胡塞尔曾经一再强调他的现象学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就是理论理性。但胡塞尔探索理性的方式和方法,彻底颠覆了传统理性主义的论述方式。胡塞尔将一切可想象的东西都回引到作为绝对存在领域和绝对构造领域的先验现象学的领域中,他向人们显示了不同于传统理性主义的现

14、象学理性观,指明了进行理性反思的另类(alternative)方向,这就把由黑格尔思想研究所激起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推向更深的方面。,16,“三位怀疑大师的思想启发,三位怀疑大师的批判精神是交互渗透而发生作用的。整个现代法国思想和文化的变革,实际上是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思想所偏离出来的产物(Lyotard, J.-F. 1973a)。被改造了的三位怀疑大师的叛逆精神,构成强大的批判力量,一方面破解和解构旧的一切文化和思想模式,另一方面又提供和指明创造和革命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当代法国思想界对于尼采和弗洛伊德思想的狂热,最早起于三十年代;但当时主要表现在萨特及一部分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中。在四、五十

15、年代,当3H思想横扫法国思想文化界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早已经被拉康等人所彻底改造,而尼采思想则借助于海德格尔开始占据上风。六十年代之后,不论是尼采还是弗洛伊德的思想,都同马克思思想一样,已经被当代法国思想家们彻底改造成他们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7,“弗洛伊德”的思想启发,1. 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是第一阶段。 萨特及一批文学艺术家,包括超现实主义者布鲁东(Andr Breton, 1896-1966)、阿拉贡(Louis Aragon, 1897-1982)、苏坡(Philippe Soupault, 1897-1990)等人,都热衷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并将它应用于文

16、学和艺术的创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社会上和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是第二阶段。 (1)拉康时期,是后弗洛伊德主义的开始 拉康同他的同时代人,包括波利兹(Georges Politzer, 1903-1942)、拉加斯(Daniel Lagache, 1903-1972)等人,冲破弗洛伊德原有理论的范围,一方面批判、甚至推翻弗洛伊德最重要的恋母情结及自我概念,另一方面又结合当代社会文化的特征以及对于精神分析的最新成果,对于潜意识同语言的关系及其结构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创立了独特的精神分析和精神治疗理论和方法的新体系。,18,“弗洛伊德”的思想启发,(2)从六十年代末开始到八十年代,是后弗洛伊德主义时期的第二阶段,即福柯时期。 在这一时期,福柯取代了拉康,成为法国精神分析学和精神治疗学的明星。福柯在杰出贡献在于打破弗洛伊德理论的体系,从尼采的权力意志出发,创立知识考古学、道德系谱学和权力系谱学,以致将弗洛伊德原来反理性主义的理论扩大成为彻底反西方传统和批判现代性的锐利思想武器。 (3)德勒兹:法国后弗罗伊德主义时期第三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所提出的反俄狄帕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