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上课讲义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58802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上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上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上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上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上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上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平面交叉口设计上课讲义(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 路 勘 测 设 计,主 讲:何 佼 龙,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设计任务:正确选择交叉口形式、确定各部分的几何尺寸,交通组织设计,验算视距,保证安全,立面设计,布置排水,本章主要内容(4次课): 一、交叉口设计的概述 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三、交叉口的视距与转弯设计 四、平面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五、环形交叉口的设计 六、交叉口立面设计 七、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步骤,第一节 交叉口设计概述,交叉口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交叉口的设计依据,一、交叉口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平面交叉

2、,又称为交叉口。在道路网中,各种道路纵横交错,必然会形成很多交叉口。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汇集、通过和转换方向。由于交叉口车多、人多以及车辆和车辆之间、车辆和过街行人间、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抢道、相互干扰,不但会降低车速,阻碍交通,而且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据国内外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约有3559的交通事故是发生在交叉口上。因此,如何正确设计交叉口,合理组织交通,对于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避免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 1.选择交叉口的形式,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 2.合理布置各种

3、交通设施; 3.验算交叉口行车视距,保证安全通视条件; 4.交叉口立面设计,布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 5.结构设计,二、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交错点的种类 进出交叉口的车辆,由于行驶方向的不同,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交错方式也不相同,可能产生的交错点也不一样。 分流点:同一行驶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分流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合流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称为冲突点。 上述三类交错点都存在相互尾撞、挤撞、或碰撞的可能性,是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冲突点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的

4、安全影响最大,其次是合流点,再次是分流点。因此,在交叉口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尽可能消灭冲突点,减少合流点。,交叉口的交通特征有下列几种情况: 1.车辆、行人在交叉口转换方向 2.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有交叉(汇合、冲突、交织) 3.车速变化很大 4.通行能力受限制 其中冲突点的存在是交叉口最大的问题 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交叉口设计的最终目的:取消或减少冲突点和增加通行的能力,图 8-1,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实行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或由交通警察指挥,使发生冲突的车流从通行时间上错开。如四路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后,冲突点由16个减至2个,分流点与合流点分别由8个减至4个。

5、若禁止车流左转弯,便可完全消灭冲突点。 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内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标志和标线,或增设车道等,引导各方向车流沿固定路径行驶,以减少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如环形平面交叉可消灭冲突点。 修建立体交叉:将相互冲突的车流从空间上分开,使其互不干扰。这是解决交叉口交通问题最彻底的办法。,也就是说:消除或减少冲突点和增加通行能力的方法 1.立交空间上分开 2.信号灯时间上分开 3.渠化(环交)分隔,三、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交叉口用地及其周围的地形、地物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常见的交叉口形式有:“十”字型、“T”字型、“Y”字型?“X

6、”字型、错位交叉和道路交叉等六种,这些交叉口在平面上的几何图形,由规划道路网和街坊建筑的形状所决定,一般不易改变。但在具体设计中,常因交通量、交通性质以及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把交叉口设计成各具特点的形式,可归纳为如下四类:,1.加铺转角式 如图82所示,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圆曲线平顺连接相交道路。此类交叉口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行车速度低,通行能力小。只适用于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路或地方道路;设计时主要解决合适的转角曲线半径和足够的视距问题。,图 8-2,2.分道转弯式 如图83所示,通过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半径分道行

7、驶的平面交叉。此类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都较高,适用于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设计时主要解决分道转弯半径、保证足够的视距和满足导流岛端部半径的要求。,图 8-3,3.扩宽路口式 如图84所示,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此类交叉口可减少转弯车辆对直行车辆的干扰,车速较高,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但占地多,投资较大。适用于交通量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设计时主要解决拓宽的车道数,同时也应满足视距和转角曲线半径的要求。,图 8-4,4.环形交叉(俗称转盘) 如图85所示,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

8、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的平面交叉。 环形交叉口的优点是: 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地单向行驶,没有停滞,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 环道上消灭了冲突点,只有分流点与合流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 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形交叉更为有利; 中心岛绿化可美化环境。,图 8-5,环形交叉口的缺点是: 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 一般造价高于其它平面交叉口; 增加了车辆的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 当多条道路相交,通过交叉口的交通量总数为5003000辆/小时,且地形平坦时可考虑采用。但下列

9、情况一般不宜采用:快速道路,交通量大的干线道路,有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道路,桥头引道等。另外,按规划需要修建立体交叉处,近期可考虑采用环形平面交叉作为过渡形式。 对于环形交叉口,设计时主要解决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环道的布置和宽度、进出口曲线半径和视距要求等问题。,四、交叉口的设计依据,1.交叉口的设计速度 2.设计车俩 3.规划交通量 4.通行能力,1.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与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密切相关,二者速差大时会因减速过大而影响行车安全;对于车辆、行人较多的交叉口,当速差小而路段车速又高时,仍有行车危险。因此,确定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要格外慎重,主要根据以下原则:

10、 交叉口范围内直行交通的计算行车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计算行车速度相同,若受限制必须降低车速时,与路段速度之差不应大于20km/h。 转弯交通的计算行车速度,应适当降低;或按变速行驶需要而定,交叉范围车辆变速的加速度与减速度如表82所示。 对于城市道路,我国城规规定:交叉口内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0.50.7倍计算,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第二节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二.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组织,一、车辆交通组织方法,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小、车速低、行车安全性差,因此车辆交通组织的目的就是保证交叉口上车辆行驶安全、畅通,尽可能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归纳起

11、来就是:正确组织不同去向的车流,设置必须的车道数,合理布置交通岛、交通信号灯及地面各种交通标志等,使车辆在交叉口能按渠化交通的原则组织起来,顺序通过交叉口。 交叉口车辆交通组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设置专用车道 组织不同车种和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 行驶,互不干扰。如图86所示,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转、直行、 右转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 a) 左转、直行、右转车辆组成均匀,各设一专用车道; b) 直行车辆很多且左转、右转车辆也有一定数量时,设二条直行车道和左、右转各一条车道; c) 左转车多而右转车少时,设一条左转车道,直行和右转车共用一条车道; d) 左转车

12、少而右转车多时,设一条右转车道,直行和左转车共用一条车道; e) 左转和右转车辆都减少时,分别与直行车合用车道; f) 行车道宽度较窄,不设专用车道,只划快、慢车分道线; g) 行车道宽度很窄时,快、慢车也不划分。,图 8-6,a) 左转、直行、右转车辆组成均匀,各设一专用车道; b) 直行车辆很多且左转、右转车辆也有一定数量时,设二条直行车道和左、右转各一条车道; c) 左转车多而右转车少时,设一条左转车道,直行和右转车共用一条车道; d) 左转车少而右转车多时,设一条右转车道,直行和左转车共用一条车道; e) 左转和右转车辆都减少时,分别与直行车合用车道; f) 行车道宽度较窄,不设专用车

13、道,只划快、慢车分道线; g) 行车道宽度很窄时,快、慢车也不划分。,(二).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 左转弯车辆是引起交叉口车流冲突点增多的主要原因,合理地组织左转弯车辆的交通,是保证交通安全,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有效方法。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如图86 a b c 所示,设置专用左转车道后可避免阻碍直行车辆的通行,左转车辆必须在左转车道上等待开放或寻机通过。 实行交通管制: 通过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察手势指挥,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左转。 变左转为右转: (1)环形交通 :如图87 a 所示,利用环道,车辆逆时针单向交通,变左转为右转。 (2)街坊绕行:如图87

14、 b 所示,使左转车辆环绕邻近街坊道路右行以实现左转。,(三).组织渠化交通 在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 渠化交通的具体做法 渠化交通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行车安全,具体表现在: (1) 利用分车线或分隔带、交通岛等。如图88 a 所示,把不同方向和速度的车辆划分车道行驶,使司机或行人很容易看清互相行驶的方向,避免车辆相互侵占车道,因而可减少车辆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行车安全。 (2) 如图88 b c 所示,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辆行驶方向,使斜交对冲车流为直角交叉或锐角交叉。 (

15、3) 如图88 d e 所示,利用交通岛的布置,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 (4) 可利用设置的交通岛或分隔带,设置各种交通标志,并可作为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的安全岛。 (5) 如图88 f 所示,在交通量大、车速较高的交叉口,还需要考虑设置变速车道和候驶车道,以利左转弯车辆转向行驶和变速行驶的需要。,图 8-8,交通岛 在渠化交通中,最常用的是高出路面的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和安全岛等。 (1)方向岛(导向岛):用以指引行车方向,它在渠化交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复杂的交叉口,往往只需用几个简单的方向岛,就能组织好交通,减少或消灭冲突点。方向岛还可用于约束车道

16、,使车辆减速转弯,保证行车安全。 (2)分隔岛:是用来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通岛,有时也可在路面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 (3)中心岛:是设在交叉口中央,用来组织左转弯车辆和分隔对向车流的交通岛。 (4)安全岛:供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在宽阔、交通繁忙的街道上,宜在人行横道线中央设置安全岛,以保证行人过街的安全。,交通岛的形状与尺寸 交通岛的形状为直线与圆曲线的组合图形。导流用的交通岛(指方向岛、分隔岛)的要素如图89所示,其最小尺寸规定如表83、表84和表85。各种交通岛的面积在城区不小于5m2,其它地区不小于7m2。用缘石标界的交通岛一般高出路面1525cm,有行人通过时1215cm。,图 8-9,(四). 调整交通组织 当旧城区道路改建困难时,可采取改变交通路线、限制车辆行驶、控制行驶方向、组织单向交通,以及适当封闭一些主要干道上的支路等措施,减少或简化交叉口的交通,以提高整个道路网的通行能力。 (五).实行信号管制 采用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