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番茄慎防斑萎病毒病.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58781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棚室番茄慎防斑萎病毒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棚室番茄慎防斑萎病毒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棚室番茄慎防斑萎病毒病.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棚室番茄慎防斑萎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在寄主植物植株间的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蓟马媒介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自行复制增殖,提高了的传播效率。目前已报道的至少有9种蓟马,其中西花蓟马是最重要的传毒介体。同时,高温、干旱有利于斑萎病的发生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易引起发病,其中田间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较重。 /2/view-13088303.htm 1.斑萎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病毒可随汁液、种子传播。此外烟蓟马、豆蓟马、蓟马、烟草褐蓟马及苜蓿蓟马等均可进行持久性传毒。蓟马只能在幼虫期获得病毒。病毒需要在体内繁殖,葱蓟马经510天变为成虫后才能传毒,烟

2、蓟马最短获毒期为1530分钟,豆蓟马需30分钟,时间长则传毒效率升高,蓟马一旦带毒,传毒达20天,且具终生传毒能力。病毒接种多在番茄叶片表细胞浅表皮吸食时获取,一般经4天潜育即发病。 2.染病时期及症状 2.1苗期染病 幼叶变为铜色,上卷,后形成许多小黑斑,叶背面沿叶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坏死,茎端形成褐色坏死条斑,病株仅半边生长或完全矮化或落叶呈萎蔫状,发病早可导致番茄不结果。 2.2青果染病 果实上出现褪绿环斑,绿果略凸起,轮纹不明显,青果上产生褐色坏死斑,呈瘤状突起,果实易脱落。 2.3成熟果实染病 病斑轮纹明显,红黄或红白相间,褪绿斑在全色期明显,严重的全果僵缩,后期病斑变褐色坏死,脐部

3、症状与脐腐病相似,但发病果实表皮变褐坏死区别于脐腐病。 3.防治方法 3.1使用抗性品种 可选用抗TMV的品种,如佳粉15号、中杂7号、9号、毛粉802、西粉3号、烟粉l号、浙杂7号、陇番5号等新品种。 3.2培育无病壮苗 使用前应当进行熏蒸杀虫,可用15%异丙威,每亩200300g/次;铲除杂草,四周不种植感病植物,以减少蓟马数量和控制感染源。同时定期监测蓟马,及时进行防治。棚室中悬挂黄、蓝色粘虫板防控。培育无病壮苗、及时拔除病株、远离烟田等都是重要的防病措施。 3.3番茄苗期和定植后管理 由于蓟马获毒后需经一定时间才传毒,因此发现蓟马后及时使用杀虫剂治虫防病最有效,药剂可选用10%虫螨腈乳

4、油2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菜喜悬浮剂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5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等喷雾。药液喷到茎基部把寄生在根际部的蛹杀灭效果更好。 3.4加强栽培管理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和棚室内外杂草,搞好棚室附近露地蔬菜病毒病和蚜虫的防治。适期播种,培育无病壮苗。在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120 40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农事操作中手和工具应及时消毒。 3.5防治蚜虫 棚室张挂防虫网,防止传毒蚜虫进入,或挂

5、银灰色塑料膜条、镀铝聚酯反光幕避蚜。发现蚜虫及时喷药防治。 3.6生物方法和综合防治 利用钝绥螨等可有效控制西花蓟马的数量,在温室中每7天释放钝绥螨200350头/m2,可完全控制蓟马为害。释放小花蝽也有良好的效果。这些天敌在缺乏食物时能取食花粉,所以效果比较持久。番茄用铝膜覆盖可减少33%68%的蓟马,斑萎病毒病的发病率可下降60%78%。 3.7药剂防治 喷洒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植物病毒钝化剂912,每667m2用药粉75g,加水15kg喷洒,此外也可选用弱毒疫苗N14和卫星核糖核酸S52,对预防TMV、CMV及复合侵染有一定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