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584123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知识链接1、土地改革。(1)时间:1950年冬1952年底。(2)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三亿多人口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改革。(3)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皆为私有)(5)历程: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

2、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农业合作化运动。(1)时间:1953年1956年。(2)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工人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4)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5)历程:从1953年春,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穿凿列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回忆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

3、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6)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3、人民公社化运动。(1)时间:19581978年。(2)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3)目的:建立人民公社是试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4)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和规模,扩大合作社的规模,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5)历程: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农村基本上实

4、现了人民公社化。(6)评价:这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左也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2)原因:“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奠定了政治前提;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安徽、四川两省改革试点取得成功,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进行推广。(3)发源地:安徽凤阳小岗村。(4)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土地和经营方式和产品的分配方式。(5)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

5、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6)改革的方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重难点解析1、分清两次分田的不同。1950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没有改变土地的私有性质,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所有权,可买卖、处置等。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保持土地公有示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颁给农民耕种,农民只获得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不得买卖、处置。2、分清两次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土地改革中,变地主土地所有缺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把土地等 主要生产资料由农民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分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变与不变。责任制改变的

6、是经营管理方式和分配方式,改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统一经营、共同生产的方式,实行“分田到户”,农民获得了经营管理权;改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吃大锅饭、按需分配的方式,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获得了收益权。作为农村改革实行的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也就是土地的公有性质不变 ,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中考真题解析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

7、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使农业生产严重破坏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陕西农民侯永神妙在日记中写首: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试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建立时,广大农民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 B反腐败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1)农民翻

8、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3)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4)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A(1)(2)(3) B(2)(3)(4) C(1)(3)(4) D(1)(2)(4)3、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4、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改革前我国农村各地都维持着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基本文件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5、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9、。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进行土地改革C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D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6、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7、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是因为()(1)当时农民非常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2)当时农民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 (3)当时农民很难使用机械化农具 (4)让本来比较富裕的农民更富裕A(1)(2)(3) B(2)(3)(4) C(1)(3)(4) D(1)(2)(4)8、人民公社这一基层组织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

10、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9、流行语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流行语与“大跃进”运动属同一时期的是()A抗美援朝 B人民公社化 C红卫兵 D打破“大锅饭”10、在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曾出现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包括()(1)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2)对国情认识不足 (3)遵循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4)急于求成A(1)(2)(3) B(2)(3)(4) C(1)(2)(4) D(1)(3)(4)11、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1)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11、 (2)经济建设 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A(1)(2)(3)(4) B(1)(2)(3) C(2)(3)(4) D(1)(3)(4)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始于()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D政府机关13、运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安徽鞭县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从1978年到1982年呈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开展 B农业合作化的推行 C人民公社化的推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14、中共中央1982年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

12、“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该“一号文件”着眼于()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B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对个体农业的发行,建立农村集体经济 D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16、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D农村乡镇企业的声带发展是党和政府推

13、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1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了多次重要变革,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1)土地改革 (2)人民公社化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农业合作化A(1)(2)(3)(4) B(1)(4)(2)(3) C(2)(1)(3)(4)D(1)(2)(4)(3)19、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1)实行土地公有制 (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提高了农

14、民的生产积极性 (4)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A(1)(2)(3) B(1)(2)(4) C(2)(3)(4) D(1)(2)(3)(4)20、“农业丰则基础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说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下列历史事件对解决“三农”问题不利的是()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19661976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近年来普遍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0年冬,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了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材料二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材料三 中国农民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