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模式的异同性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581077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美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模式的异同性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美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模式的异同性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美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模式的异同性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美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模式的异同性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一、引言美国在20世纪初、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及80年代,都曾在学术界出现过“批发无用”的理论呼声以及对批发环节低效率的指责和对独立批发商的排斥。同样在“批发无用论”之下,美国的工业品流通体系形成了排除批发商的零售商主导模式,而在日本的工业品流通体系中则依然由大型专业批发商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功能。换言之,美国流通革命的实践结果支持了排除批发商的理论,表现为大型零售商取代大型批发商的过程;而日本流通革命的实践结果则反驳了批发商无用论,体现为大型批发商重新调整和崛起的过程。为何批发商在日、美两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发展命运?应如何判断中国工业品流通

2、的渠道主导权归属?日、美工业品批发商的命运反差及迥异的工业品流通模式提示我们,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品流通体系,还须搞清与其相适应的系统环境和形成机理。本文将首先对工业品流通之“日本模式”和“美国模式”进行基本定位,并将批发商的命运变化置于日、美两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模式演变中,用以阐明工业品流通主导权反差的形成机理;同时也将通过日、美工业品流通的系统环境比较来定位中国工业品流通的系统环境特征,以便为中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决策问题提供启示。二、工业品流通体系之日本模式:大批发小零售已有研究总体上支持了日本作为“大批发小零售”工业品流通模式的典型代表,即由大量中小商业者(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

3、)通过高效率的批发商实现有效的流通,批发商在整个工业品流通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1。理论上讲,该模式的形成与工业品批发体制的适时调整和大型专业批发商的及时革新密切相关,政府主导型的体制背景也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1。但是,日本政府在流通革命中推进的流通政策并不只是针对批发业,零售业也同样经历了与“流通合理化”、“流通系统化”及“流通信息化”政策相适应的调整和变革,而且1990年以后的经济背景使零售业面临着比批发业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问题就在于,在相似的流通政策环境下、甚至在零售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为有利的情况下,批发商何以成为流通渠道的主导者?在制度推动之外仍存在特殊的形成机理。(一)生产

4、与零售的细小性和分散性细小性和分散性是日本企业规模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在生产还是零售领域,尽管不乏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但绝大多数的企业仍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生产与零售的集中度不高是日本流通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零售业中的细小企业比例为95.6%,而同期英国和美国细小企业比例分别为65.6%和85.0%;到1991年,日本零售业细小企业的比例为92.8%,10多年间仅下降了不到3%,其规模化程度仍然明显落后于英美两国70年代末的水平35。根据2000年以后的同期数值对比,日本食品零售业前十位的公司销售额占比为12.6%,而英国前十位零售企业市场占有率为50%,美国仅前五位食

5、品零售业的市场占有率就高达60%70%,说明日本零售企业的集中度明显偏低;而对于生产商而言,日本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中有近10家生产商,而欧美却只有3个5个企业4。理论上讲,在生产者和零售者数量众多且规模表现为细小而分散的情况下,批发商通过将1010次交易转换成10+10次交易而节省交易费用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尤其是在批发商有能力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运作的情况下,其对整个流通过程的成本节约作用更加明显。由于日本的批发企业在两次流通革命中普遍经历了规模化和集中化的过程,并适时推进了自身物流和信息系统的建设,批发商的渠道效率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在生产和消费呈现两头分散的情况下,也对衔接工业品的产

6、销和促进高效流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特殊的消费需求细化和零售业最小库存需求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消费需求极为细化,这对零售店的产品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日本的土地资源紧缺、不动产价格较高,零售店的面积普遍不大。出于卖场节约和成本节约的需求,零售业店铺库存不能太多。在产品的需求十分细化而零售业库存需求又倾向于最小化的情况下,日本的零售业订货单位往往较小,如果由生产商直接向零售商发货,双方的流通成本都会增加。另外,细分的消费需求理论上也需要具有细分功能的物流系统相匹配,但日本零售业普遍不具备强大而独立的物流功能,这既与零售业的细小性有极大关系,也受原有建值制定价机制的影响。在传

7、统建值制之下,零售业定价受厂商基准价格的控制而履行到店价格5,物流费用的多少并不影响零售价格而只是他人的成本,零售业也就普遍不具备独立的物流功能;在日本,经营工业品种类较多且拥有独立物流功能的流通大概不到10%。可见,批发商统一库存比零售商分别库存更能节约成本,通过批发商来实现生产方与零售方之间多频度、少批量的交货服务,既能满足零售业的最小库存量需求,也便于更好地满足极为细化的消费需求,这都决定了工业品批发商存在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也决定着,对于本可以由物流商来承担的物流细分功能,如果由批发商来实现也更加具有规模效应。(三)批发系统化的历史作用和有效惯性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流通系统化政策,曾

8、在当时形成了生产商控制、系统批发商主导的工业品流通模式(即特约经销商制),其历史作用是出于衔接大生产与大消费的必要性6。尽管后来随着生产和消费向细分化转型,系统化批发失去了大范围普遍存在的意义,但不可否认批发系统化促成了部分批发企业的壮大,也使当时大量缺乏竞争力的批发企业通过依附于大型厂商而找到生存空间得以存活下来,这个过程也是对工业品批发商的一种有利调整,为独立批发商日后的崛起和大型化、综合化发展积蓄了力量。时至今日,出于流通系统化机制的惯性,系统批发形式依然在某些工业品流通中保留下来,并且发展成为日本工业品批发的一种特有形式。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系统批发形式在组织某些类别的工业品流通中所表现

9、出来的有效性,比如家电、汽车、化妆品等,由于这些类别的工业品大多品牌化程度较高、而且具备批量生产及耐用消费的特点,具备一定实力的品牌商利用垄断优势控制流通渠道是有效率的,也是产业竞争力的一种体现;二是受日本特殊的交易惯例影响,长期相互交易习惯历来是影响日本流通的典型特征,在这种长期合作观念之下,系统批发及其形成的价格稳定性具有特殊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系统批发商不同于美国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所有权独立(美国的系统批发商多为生产商自己组建的批发机构),大量的独立批发商只在形式和运作方式上受生产商的一系列控制,这既保证了系统批发商不会完全受厂商命运的影响,也使厂商的渠道控制得以限定在一定区间内。

10、一旦生产商走向衰落,这些系统批发商还可寻求独立的发展空间;而由于这些独立的系统批发商在市场开发、信息搜寻等方面往往独具优势,也限制了厂商滥用渠道控制。因此,日本的系统批发商尽管受厂商控制,但实则凭借一定实力与厂商形成了一种极为有序的合作,也为自身的独立发展预留了空间,这也是其成功的经验所在。(四)批发商的高效率运行尽管经历两次流通革命的调整以后,日本的工业品流通渠道明显短缩,比如批零比1970年为4.06、1988年为3.89、1994年为3.59而2002年为3.06,但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批零比就已降至0.99328,相比之下,日本批发业仍然表现为明显的多阶段特征。但是日本的批发商主

11、导型渠道模式在流通效率方面却并不低于美国的短渠道流通模式,表明日本历经两次流通革命之后存活和壮大起来的工业品批发商具备极高的运行效率。尽管目前在日本工业品流通体系之内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型综合批发商,但这些批发商能够主导工业品流通的根本原因却并非只是因为“大而综合”,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显著的效率优势;换言之,只要保证效率优势,也不排除中小批发企业能够发挥大批发功能,日本两次流通革命中都曾出现中小批发企业通过协同化和集团化等方式而谋求发展的情况,事实证明日本的中小批发企业包括系统批发商都是具有极高效率的。日本综合商社的兴衰历程也很好地说明了批发主导权的决定因素在于效率而非规模。从战后60年代开始,

12、日本的综合商社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依藤忠商事、住友商事、丸红、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等九大商社在集中从海外进口原材料并负责出口大宗生产资料、收集情报和提供事业计划、提供资金信用担保、组织国际物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规模优势,很好地迎合了日本战后贸易立国的需求。但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随着日本企业大量从海外撤资,综合商社在综合内外贸交易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传统的九大商社最后只剩5家,部分综合商社开始走向合并与专业化,并纷纷开始实现效率化革新。目前,尽管综合商社依然在日本的工业品批发中占据一定份额,但已不是具有代表性的批发组织形态。因此,尽管在日本“大批发小零售”的工业品流通模式中确实存在不少有实力的

13、大型综合批发商,但批发商能够主导工业品流通的真实依据并非规模而是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模式的“大批发”特征绝不是针对大规模而言,而是基于高度的效率化而体现出来的大批发功能。三、工业品流通体系之美国模式:大零售小批发根据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普遍观点,无论从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业态种类,还是从竞争力或创新性角度来判定,美国的零售业都处于世界最高的发展水平上。就不同流通主体在工业品流通体系内的渠道力量对比而言,美国的零售商在规模和组织程度上呈现大而集中,并在工业品流通过程中集采购、分销、配送及零售环节于一体,主导和控制着大部分的工业品流通渠道,批发商则主要在特定类别的工业品流通或中小制造商和零售

14、商集中的流通领域发挥作用;根据流通功能的主导权判定,美国是典型的“大零售小批发”。在美国的三次零售革命中,对于组织工业品流通的主体零售商而言,规模由小到大、功能由专到全是一个基本的演进趋势,但在不同的经济时期主体零售商的业态形式却有所不同:不仅在三次零售革命中分别表现为百货商店、连锁商店及超级市场的依次更替7,在零售革命以后也持续表现为新型业态的轮转。应该说,根据生产条件及消费需求的变化而进行业态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和更新,是美国零售业能够持续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但是,在美国工业品流通体系的演变中,为何大零售能够最终取代大批发并持续主导工业品流通?如果仅用零售业态更新来解释“大零售小批发”模式的形

15、成,显然还不足以触及问题的实质。因为美国的零售革命实则引领了全球范围的业态革新,但高效率的大零售功能及其主导的工业品流通模式却很难被完整地复制,工业品流通的美国模式也同样存在特殊的形成机理。(一)大生产与大商业资本对独立批发商的双向排除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较早地在工业化进程中建立起了大生产体制。理论上,大生产体制本身就有排除商业资本的趋势,而这种排除商业 第一论文网资本的倾向在批发阶段尤为明显。在大生产体制之下,一是表现为典型的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二是容易形成生产垄断,从而工业品产量以及厂商对垄断利润的追求都会急速上升,两者都有可能导致已有的批发商和零售商无法有效分销工业品,进而加剧制造商排除商业资本、自行组织工业品流通的企图。但是,要彻底排除商业资本,就必须在流通过程中投入大量非生产性资本,并且自己承担过去由商业资本承担的市场风险,这些都是制约制造商直销的因素。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现实中的大生产者往往并不是完全控制整个流通过程,而只是控制与生产相连接的批发环节,独立批发商在此过程中难免遭遇排斥。除了受到大生产资本的排除以外,独立批发商也容易在商业资本的集中过程中丧失自主性,主要原因是零售阶段比批发阶段更容易出现垄断资本。为了应对生产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商业资本一般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