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对策.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560096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对策一、河北人力资源素质的现状 据来自河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信息,河北省总人口2009年年底达到7037万。总量确实很丰富,但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接受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员比重不仅低于北京、天津等发达城市,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从业人员只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文盲率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远高于北京、天津甚至山西。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和行业分布上,河北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所占比重明显偏少,工程技术人员不足北京、天津的一半,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比山西还低7个多百分点,科学研究人员仅是北京的1/5、天津的1/3、山西的5

2、7%。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所占比重偏低,将在未来严重制约和影响河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二、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和制约(一) 低素质的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大三次产业结构偏差2008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6%、54.2%、33.2%,而同一数据的全国平均水平是11.3%、48.6%、40.1%,北京是1.1%、25.7%、73.2%。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持续增长、良好发展需要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只有不断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强第二产业的质量,才能使产业结

3、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以上数据表明,我省三次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省市相比相差甚远。河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远远多于北京、天津,比重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则远远低于北京、天津,也低于山西和全国平均水平。与当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比,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数量最多,但是,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占GDP的比重却最低;第二产业的发展最快,产值最大,从业人数多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最少,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低于第二产业。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二是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使得绝大部分劳动者只能局限

4、在第一产业,而对劳动者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或要求较高的第三产业,特别是计算机、信息、软件等产业,符合要求的从业者少之又少,所以一多三少的人员分布只会加大产业结构的偏差。(二) 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制约了三大产业的优化升级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各产业的效益,也有助于催生新的高技术产业,引导其他资源流向高技术产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换。而在河北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0%以上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不到40%,第三产业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员所占比例更低,这种状况与我省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工业支柱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5、,从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极不适应。特别是与第二产业突出发展的河北省现实情况的要求不相符,从业人员在GDP中所占比例不协调,现有的人才分布不合理,一方面能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经济效益的专业人才匮乏,部分专业高层次人才紧缺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人才比重过大,创造价值和为主导产业服务能力低。2007年,教育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1%,而农业、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仅分别占2.43%、0.32%、12.2%。三、为优化产业结构而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对策(一)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各产业特别是第一产业劳动者的素质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

6、的发展靠投入。搞好教育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而发展教育要舍得投入,这虽然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和直线上升的GDP数字,但它能带来不竭的创新、持续的发展和繁荣的未来。可是遗憾的是从全国到地方,我们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始终达不到4%的目标。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欠发达国家为4.1%,我们仅是欠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加大投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因素。农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了解市场、懂得经营的新型农民,直接推进第一产业的结

7、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是进入乡镇企业,还是进入城市打工,都能促使第二三产业结构调整更快到位。所以,必须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二)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产业结构调整客观上对教育发展及教育结构提出新的要求,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层次、类型、数量、质量等方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社会所需之才。因此教育结构要依据产业所需而调整。河北省第二产业是经济支柱,第二产业中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和医药、建筑建材、食品、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优势产业都有待于进一步改造提升,轨道交通、太阳能

8、光伏电池、港口物流则是重点发展的新型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还是新型产业迅速发展,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2007年河北省有普通高校88所,是教育大省。但目前的问题是由于专业设置和招生比例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有的专业人才过剩,有的专业人才需求不足。这就需要通过调整教育结构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的需要。(三)利用区位优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加快河北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北省由于其内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今天,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开发战略的实施,京津两市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不但承接了两市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转移出来的传统产业和项目,而且也接纳了因竞争激烈而向外寻求发展的大量人才。北京是人才高地,对河北的人才资源既有吸纳的不利影响又有释放的有利一面。河北省一定要制定好相应的政策,提供便利的条件,吸引这些来自京津的人才,留住他们,让他们在河北创业,在河北发展,在河北成功,为河北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本文系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系列论文,课题名称:新形势下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对策,课题编号:HB09BYJ065.(刘艳琴,1970年生,河北康保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区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