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选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520748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菜根谭选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菜根谭选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菜根谭选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菜根谭选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菜根谭选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菜根谭选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菜根谭选读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菜根谭,选读,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原文】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译文】如今的人一心想要做到心中没有杂念,知始终做不到。其实只要使以前的旧念头不存心中,对于未来的事情也不必去忧虑,而正确把握现实做好目前的事,自然

2、就会使杂念慢慢消除。 【点评】现代的人们由于经济生活的提高,使人们心中没有杂念是不可能做到的。“心无杂念”固然是修身养性的要诀,然而人只要还活着,思维没有停止,就不可能做到一点念头都没有。纵使身处静室,不受一点干扰,平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难免会不经意间冒上心头。如果一味提醒自己什么都别想那就是纠缠在“什么都别想”这个念头上,绝,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不是没有杂念的境界。所以要做到心无杂念,关键是在于没有念头,而在于不被念头牵着走。所谓“前念不滞,后念不迎”就是要像对待行云流水一样,绵绵不断,却又不留下一点痕迹。长此以往心可静,虑可平。,前念不滞,后念不迎,【原文】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

3、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人在事业受到阻碍的时候,应当想一下当初的雄心,这样可以增强信念;到了有所成就,什么时候都圆满如意时,要先准备,以防过晚景不佳。 【点评】在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经常灰心丧气,毕竟自己付出了很多心血,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无论是谁多会感到痛苦。但是有些人很快就能鼓起勇气从头再来,而有的人从此就一蹶不振,区别就在于他们痛苦之后不同的态度。“痛定思痛”,有些人在伤痛之后能冷静下来,理智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新审视当初的构想,总结经验,以此为戒,预期未来的计划。有些人则一味地沉溺失落的心境中不能,穷蹙时原初心,功成处观末路,自拔,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反省的能力和自觉。所以说人做

4、事要有长远目光,不仅能反思从前,更要能预期以后。古话说“急流勇退”,就是警惕人们在成功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如果得意忘形,一定必免不了败落的命运。,穷蹙时原初心,功成处观末路,【原文】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译文】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逆境中身边所接以的全是有犹如医疗自身不蹭的良药在不知不党中会使你敦品硕行磨练自己的意志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顺境 中,这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销磨你精神意志的刀枪,在不知不觉中使你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点评】史记中记载: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

5、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逆境皆针药,顺境满兵戈,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故古语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生如果太过顺利就会松懈人的斗志,懒惰人的心性,长此以往这个人将不会有作为。,逆境皆针药,顺境满兵戈,【原文】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译文】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权谋术数,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 【点评】权力地位、荣华富贵毕竟是身外之物,也只是一时的利益而已,因为当一个人的人生走到了尽头的

6、时候,那些所谓的荣华富贵、权力地位也同样远离你而去了,也就是说你不可能带走所有的一切,过去的一切对你来说也只是过眼云烟,随风而逝,那么一切也都不复存在了。做一个正人君子,我们就应该“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用”,这才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而不是由于他们自己知道了某种权术和计谋,就利用这种手段去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作为,不仅不是高尚的行为,而是最卑鄙的也是最可耻的行为。作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远离势利纷华,尤其是那种所谓的机巧,就更要远离那种所谓的权术和计谋,运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原文】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

7、,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译文】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点评】走山边小路不能两人同时通过时,如果争先恐后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之下自己要先停住脚步,让他人过去才算有礼貌,也是“最安乐”(安全)的作人态度。在吃美酒佳肴时,不可以一个人在那儿自己独享,一定要让出三分给周围的人享用,否则人们可能由于妒忌而推翻你的酒宴。例如北方人扫墓,祭完祖先之后,一定要拿出一些酒茶送给周围的游魂野鬼吃, 他们相信不这样做,那供给祖先的酒就会给游魂野鬼抢光,这虽说是迷信,却也,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

8、分,说明了此中道理。这种谨慎的作人态度,就是通常所说的谦让美德,不但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能得到安乐的无上法门。又如台湾风俗中,每当扫墓时都要多带一些糕饼或零钱,以便分赠给在墓地周围的小孩,台湾话把这种事称“计墓糕”,据说如果不这样,顽童们会在祭祖人走后往墓碑上“抹上屎”,这也说明了此中道理。,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原文】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于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文】求取学问一定要排除杂念集中精神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如果在修养品德时,只想着如何去获取功名利禄,那就一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如果读书不重视学术上的探讨,只是在吟咏诗词上下功夫,那

9、定会显得很浮浅而没有什么心得。 【点评】从事学术研究本来就没捷径可寻,所谓“读书之乐无巧门,不在聪明只在勤”,也就是有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课堂上所得到的只不过是求学的概要,要想有高深造诣全靠自己下苦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说明此中道理。然而很多读书人,只知道吟,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风弄月讲求风雅而不务实学,这种人永远不可能求到真才实学,只能学到一点极肤浅的皮毛。正因为,我们求学必须下真功夫求真学问,绝对不可像一般好高鹜远的青年,为了赶时髦就浪费金钱时间去实习一些“时髦而不实用”的东西,这对自己的学业事业都是不会有帮助的。,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原文】苦心中常得悦心之

10、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译文】在困苦时能坚持原则把握方向,当问题解决时自然能得到出自内心的喜悦,只有这样喜悦才是人生的真正乐趣,反之如果得意时有过分狂妄的言行,往往会因此而跟他人结下冤仇,种下日后发生祸患的悲剧根苗。 【点评】人间的悲苦是无情的,用这种心境来正视人生,那耳目所触尽是悲苦,结果就使人产生悲观思想,甚至造成厌世自杀的悲剧。这种葬送自己宝贵生命的人生观,不论对人对己都毫无意义,最好是能使脆弱的人性回归自然,也就是使自己的本然之性反璞归真。人生本来是多灾多能的,但是我们必须征服这种苦难,绝对不可以抱着失败主义思想。例如我们以悲观情怀来看月亮,就觉,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得月亮也会带着

11、几分忧愁,这岂不是变成了“泪眼观月”。不过悲往往是从乐中而来,而衰往往是由盛中而生,这就是所谓“乐极生悲”,“盛极则衰”,因此才有“苦是乐的种子,乐是苦的根苗”等等说法。可见一个人如果不及时彻底铲除苦恼的根苗,那得意之时一过,失意的悲哀就会立刻接踵而来。,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原文】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译文】一个勤奋的人应该尽心尽力的品德的义理上下功夫,可是一般人却都仰伏勤奋来解决自己的穷困,一个俭朴的人应该把财货和利益看得很淡泊,可是一般人却假借俭朴来掩饰自己的吝啬,勤奋和俭仆本来是有德君子立身处世的信条,不料反倒成功为市井小人营利谋私的工具,说来也真是令人感到惋惜。 【点评 】世界上的事大的如此,君子守身的法则,往往都成为小人图,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利的工具,例如春秋时代欧冶子所炼成的“干将”、“莫邪”雌雄二剑,是举世闻名非常锐利的宝剑,在名将手中会成为保国为民的利器,反之如果落在坏人手中就会变成杀人的凶器。又如现代科学宠儿之一的核能,落在人道主义者手中就作为和平用途,用来发电发热为人类谋福利,反之,如果落在浸略主义者手中,就会变成杀人的利器,给人类造成莫大的悲剧。,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