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底下的生态课.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8519480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底下的生态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树底下的生态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底下的生态课.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底下的生态课生态课堂是幼儿学习成长的地方。如果一堂课能以认知过程为基础,幼儿在伴随着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与满足,产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疑难问题的执着和坚持,对成功解答的高兴和自豪,那么,这就是自然、生态、有效的学习过程,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在树底下组织了一堂课,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投入、思维活跃、快乐无比的样子,让我难以忘怀:当孩子看到树叶在秋风中飞舞飘落而兴奋大叫时,我毅然决定改变原本在教室里组织的学习4的组成教学活动,而说:“我们去玩捡树叶的游戏,好吗?”“好!”孩子们欢呼着,一涌而出,来到了教室前的树底下:“哇!这么多树叶!”孩子们欢呼着,情不自禁地弯

2、腰捡了起来。这时,我找来了篮子,和孩子一起玩“捡树叶”的游戏,“你捡起了多少片树叶,它是单数还是双数啊?”、“比一比,你和好朋友谁捡的树叶多?谁捡的少?”捡完树叶休息时,孩子都玩起了自己篮内的树叶。“谁观察仔细,能发现树叶上的秘密?”我适时提出了这个问题,随即有了下面一段对话:“老师,黄树叶才会掉下来的,对吗?”“这片树叶是黄色的,上面有好多的细线”。“这不是细线,是叶脉”。“是不是所有的叶子上都有叶脉呢”?孩子们不时地向我提问,而我巧妙引导,让他们自己来找答案:“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树叶都有叶脉,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这时,孩子们更仔细观察篮子里的树叶。“这片叶子上有叶脉,这片叶子上也有

3、叶脉。”“这些树叶上都有叶脉。”“我发现,树叶不同,上面的叶脉也是不同的。”“这里可有许多的秘密了,老师先不告诉你们,给你们两天的时间找答案,看你们谁先找到。”我留下问题让孩子们去思考。“我回去问爸爸妈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资料。”“我去图书馆看书,也能找到答案的。”看着孩子们一心想得到答案的样子,我心里乐开了花。这份好奇心太有价值了!“老师和你们、小树叶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听说做游戏,孩子们的兴趣更高了,“老师手里有几片树叶?”“三片”。我把它分别藏到两只手里,“请猜一猜左手里有几片?右手里有几片?”“你的左手里有一片,右手里是两片。”“不对,你左手里是两片,右手里是一片”,刚接

4、触分成的孩子们,很快便猜出了答案,虽然他们猜得都对,可一次只有一个答案呀,当我张开手的一刹那,猜对的孩子高兴地跳了起来。没猜对的也不服气,他们说:“我们这样分也对的。”争论中,孩子们知道了数的分成原来是有多种分法的。当熟悉玩法后,我让他们两人一组来做这个游戏,树叶则增到了4片,在自主游戏后,我引导孩子说说游戏的结果,他们很快说出了4片树叶的三种藏法。没有教具、没有说教、没有压力,孩子们都学会了4的分成。一堂树底下的课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不只是师生手捧书本猫在教室里才叫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的内容是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的形式也应当是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有“遇物而诲,择机而教”的慧眼,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生长点,关注每个生命个体在生态场中的情绪、注意力诸方面的变化,不要总想着教案中过多的预设,让孩子跟着老师转。教师应该从“前台”转到“后台”,从“课堂”回到“课后”,以一个特殊学生的身份,做孩子的“导师”、“导引者”。教育感言:树底下的课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它最大限度地顺应了孩子的需求,满足了孩子的愿望,符合他们的最近生长点,将教师的角色正确定位,充分运用生活中的自然教育资源,从“主讲”转变为“善喻”,适时扮演恰如其分的角色,这样才很好地促进了活动的开展,让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