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芩桑饮配合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100例.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851805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枇杷芩桑饮配合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100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枇杷芩桑饮配合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100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枇杷芩桑饮配合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100例.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枇杷芩桑饮配合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100例【摘 要】 目的:探讨枇杷芩桑饮配合针刺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采用枇杷芩桑饮内服,配合滚针法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分析疗效。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52例,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枇杷芩桑饮内服配合滚针法治疗肺经风热型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痤疮;枇杷芩桑饮;肺经风热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一般被人们称为“青春痘”“粉刺”,通常会出现在胸背与颜面等皮脂腺分泌比较旺盛的部位,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结节、脓疱与囊肿等。由于该类疾病

2、的好发部位在面部,所以影响面部美观,甚至还会对患者的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损害。目前临床上,中医治疗痤疮比西医更具优势。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大量文献调研,中医界提出了4个常见的证型,即脾胃湿热、肺经风热1-2、痰瘀凝结和冲任不调,其中,脾胃湿热和肺经风热是最常见的。我们选取100例肺经风热型痤疮患者,以枇杷芩桑饮配合针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0例病例均为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医疗美容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35岁,平均年龄(252)岁;病程最短者0.5年,最长者6年,平均病程(24

3、6)个月。1.2 纳入标准 痤疮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伴有皮脂溢出,慢性;年龄1640岁;近1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近半个月内未外用其他治疗痤疮的药物;知情同意,能配合治疗,定期复诊。1.3 排除标准 面部合并过敏性皮炎者;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内脏系统疾病或肿瘤病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1.4 治疗方法 自拟枇杷芩桑饮:药用枇杷叶10g,黄芩10g,桑枝10g,生地黄30g,栀子10g,连翘10g,枳壳10g,蝉蜕10g,白芷10g,当归12g,川芎10g,红花10g,桃仁10g,赤芍10g,牡丹皮10g,甘

4、草6g。1剂/d,水煎,早晚分服,疗程为3个月。同时配合滚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并可适度选择皮肤表面麻醉剂利多卡因软膏。选择0.51.0mm滚针,按由内向外,由下向上的原则操作。将面部分成两半,“分区操作”,从下巴开始,到耳根,再到面颊,由鼻翼周围往外操作,一边先完成操作后,另一边对称进行。操作时滚针最下缘与操作区域垂直,轻轻推动把柄,让滚针刺入皮肤,对面部痤疮进行水平、垂直、左右45度角多方位针刺,在皮肤上形成高密度的细小针眼。治疗后尽量避免暴晒创面,当天创面不接触水。每10d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1.5 疗效判定标准 疗程结束后,参照中药新

5、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判定临床疗效。痊愈:皮疹消退90%以上,且无新发皮疹。显效:皮疹消退60%以上,偶发新皮疹。有效:皮疹消退30%以上,偶发新皮疹。无效:皮疹消退30%以下,新疹不断。2 结 果100例病例经过3个月的治疗,痊愈52例,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3 讨 论我国传统医学古籍中关于痤疮多有记载,如医宗金鉴认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鼻面,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古代医家多数认为痤疮属“肺风粉刺”范畴,主要由血热引发。笔者选用自拟的枇杷芩桑饮,其中枇杷叶、桑枝清肺胃热;黄芩、连翘皆归肺经清热解毒。肺为血脏,痤疮形成非一日之功

6、,久病多瘀,故加用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行气活血化瘀之品;生地黄、赤芍、牡丹皮、栀子清热消痈;枳壳、蝉蜕、白芷皆归肺经。甘草则调和诸药3。而滚针法源于皮肤针,由古代“半刺”“毛刺”等针法发展而来,具有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滚针改进了皮肤针刺激面积小、刺激量不易控制的不足,具有用力均匀,简便易操作,刺激面积相对较大而疼痛较少等特点,乃根据针灸“皮部理论”研发而成。该针具刺激体表一定部位,通过经络系统的皮部-孙络-络脉-经脉通路,起到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平衡阴阳之作用4-5。滚针应用于皮肤美容刚刚开始,主要通过滚针上细小针头

7、形成密集细小创面,促进皮肤生长层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胶原蛋白重组,促进弹性蛋白增加,使胶原纤维排列趋于有序,有易操作、安全、刺激面积较大、省时省力的特点6。总体来说,滚针联合中药内服综合疗法治疗痤疮,标本兼顾,无毒副作用,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张斌,孔月晴.自拟平痤汤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痤疮58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6):143-144.2 吴小莉.痤疮中医优化诊疗方案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8:131-132.3 周星.痤疮从肺论治J.吉林中医药,2013,7,33(7):677-678.4 黄莉莎,王丹琳,王成伟,等.滚针治疗非器质性慢性失眠症患者9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8,48(4):332.5 王成伟,康杰,周建伟,等.滚针对非器质性慢性失眠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6,26(7):46.6 罗玲,等.独特的皮部治疗-滚针疗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9):37-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