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话健康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517871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食同源话健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药食同源话健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药食同源话健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药食同源话健康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药食同源话健康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食同源话健康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食同源话健康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 辽宁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 (抚顺站),药食同源话健康,抚顺市中医院 张德放,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泰民安的基石。对中国这样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国民的健康,更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十八大之后,国家把将健康产业定位“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是国民的福音,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最强音。 何谓健康,即祛病、强身、健体。中国千年的生活体验,已经将食物与医药溶成一体,演化出“药食同源”文化。,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医、没有药的社会中。他们从生活的实践中,逐步认识了大自然,认识了五谷,认识了果蔬,认识了花草,认识了肉蛋奶等等。他们在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

2、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可以食用。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便是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唐朝时期皇帝内经太素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由此认为:许多东西既是食物也是药物,药物与食物的本源是一致的。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并以此来治疗、保健,达到强身健体,消疾治病的目的。并著书立说本草纲目、食疗本草等。至今仍被现代人视为珍宝借鉴、学习,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

3、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 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药物与食物的共同点是都可以用来防治疾病。不同点是,药物的治疗药效强,用药正确时,效果突现,而用药不当时,便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药物那样突出、迅速,食用

4、不当,也不会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 但不可忽视的是,食物虽然作用弱,但久食,从量变到质变,因食物的性能作用对身体体质平衡和生理功能的影响,就会变得非常明显。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的作用不亚于中药。,药物和食物作用于人体,需分清人类的体质,辩证施治。人类的体质按中医的八纲辩证理论,分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寒热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病性最基本的两个纲领。,寒证是感受寒邪或体内阳气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以冷、淡、稀、润、静为特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气亢盛阴液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发热

5、、恶热喜凉、口渴欲冷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以热、赤、稠、燥、动为特征。,了解体质后接着须知道药(食)物的性质,中医中的四气是指药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寒凉食物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阳胜或阴虚),其作用主要是疏散风热,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潜阳等。温热食物主要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阴胜和阳虚),其主要作用是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解郁,芳香开窍等。平性食物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适合于一般体质,或寒热病症均可。,补性的药(食)物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增加元气,适合虚弱体质者食用,而实证体质者服用则反易造成便秘,汗排不出,病毒积存於体内,引

6、起高血压,发炎,中毒等不良症状; 泻性药(食)物则可协助将病毒由体内排出之作用,可改善实证体质者之便秘,充血,发炎等症状,而体质虚弱者则可能会因食用过多而造成下痢,身体更虚弱,降低对病毒之抵抗力。,温性药(食)物可以使身体产生热能,增加活力,改善其已衰退,萎缩,贫血之身体机能,若热性体质者食用则会产生兴奋过度或机能亢进,而造成失眠,红肿,充血,便秘之情形; 凉性药(食)物则可使精神有镇静效果,身体有清凉及消炎之作用,可以改善已呈亢进之机能,炎症,兴奋性,充血性,消除不眠,肿胀,炎症等症状,若寒性体质者过度食用则会使冷症及贫血之症状更严重。,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例子:,山药,薯蓣科植物山

7、药干燥根茎。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山药 功效 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 功能主治 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山药最适宜与灵芝搭配服用,具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山药所含的能够分解淀粉的淀粉糖化酶,是萝卜中含量的3倍,胃胀时食用,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去除不适症状,有利于改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佳品。,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又叫:薏米、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薏苡仁 功效 健脾渗湿,除痹止泻。 功能主治 生薏苡仁性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常用于小

8、便不利,水肿,脚气,肺痈,肠痈,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及湿温病在气分。 薏苡仁含薏苡仁酯,并含脂肪油,油中含肉豆蔻酸、芸苔甾醇、棕榈酸、8-十八烯酸、豆甾醇等,尚含氨基酸、蛋白质、糖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等症,效果显著。,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性味甘,平,归肝、肾经。,枸杞子 功效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功能主治 用于肝肾阴虚证 本品甘平质润,平补肝肾,有滋补强壮作用,凡肝肾阴虚诸证均可应用。 枸杞果实含枸杞多糖,又含甜菜碱、阿托品、天仙子胺、蜀黍黄素、酸浆红素、东莨菪素 、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B1、 B2及C种子含氨基酸:

9、天冬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山楂,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山楂 功效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陈皮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 功能主治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 1、与苍术、厚朴等同用,用于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者,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 2、与山楂、神曲等同用,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者。 3、与枳实、生姜等同用,用

10、于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性味辛、温。归肺、脾经,生姜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功能主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用药禁忌阴虚内热及实热症禁服。 生姜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为一种芳香性挥发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为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淀粉、粘液等。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生姜治百病”,“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 的说法,是我国中医主要的药用食材。,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性味温、辛。归脾、肺、胃经,大蒜 功效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 功能主治治疗腹泻,吐血,水肿等疾病。 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杀菌

11、作用,而且还有抗癌作用,蒜辣素则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大蒜油能降低血脂,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是有益的。大蒜含有蛋白质,脂防,糖,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矿物质之营养成分。,栗子,为壳斗科植物栗子的种仁。性味,甘温。归脾、肾、胃经,栗子 功效补肾,强筋骨,活血。 功能主治治疗脾虚泄泻,腰膝酸软,腹泻,便血等疾病。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成分。但须注意多食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虚湿盛者不宜食用。,花生,为蝶形花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性味甘、平。归脾、肺经。,花生 功效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 功能主治可用于燥咳,反胃,脚气等疾病, 所含脂肪大

12、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使肌肤润洁细腻之功用,并含有卵磷质和脑磷脂,这是神经系统所需的重要物质,可使人聪明不健忘,花生衣中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1,B2等物质,对眼病,口唇炎等症均有疗效。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核黄素,卵磷脂,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胃肠虚弱及大便溏稀泄泻的人更不宜多吃。,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丁香 功效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芳香健胃,驱风散寒,镇痛镇痉,止吐。 功能主治可治胃腹冷痛,呃逆,呕吐,慢性消化不良,子宫痛,疝痛等疾病。 丁香含有挥发油,香夹兰醛等成分,其中丁香油为临床牙科用为治疗牙痛时常用之药品。,芡实,

13、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芡实 功效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使用时分为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中医处方的芡实米均指生芡实,为碾去外壳再研磨的生粉;而炒芡实为麸炒至微黄入药的熟粉。 芡实含淀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索,维生素B1、B2、C等。用芡实食补,可使用芡实烧粥,常吃可强身健体,耳聪目明。,桑椹,桑树的成熟果实,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桑椹, 功效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 功能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 桑

14、椹含糖、蛋白质、脂肪、糅酸、苹果酸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铁、钠、钙、镁、磷、钾、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和少量的硬脂酸、油酸等组成。桑果古来就是百姓常采用的一种利尿,保健,消暑的鲜果,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其特殊功效。,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为药食两用植物。 性寒、味酸。归肝、大肠经。,马齿苋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 功能主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 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铜、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

15、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核黄素等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 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马齿苋生食、烹食均可,凉拌马齿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天然抗生素”之称;马齿苋粥对人体有很好的滋养作用,可以很好地改善皮肤的颜色,使肌肤散发健康的光泽。,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小茴香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功能主治用于寒疝腹痛,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胖大海,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性凉,入肺、大肠经,

16、胖大海 功效清肺热、利咽喉、解毒、润肠通便。 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牙龈肿痛、目赤、咽喉疼痛以及急性扁桃体炎、慢性便秘、痔疮、干咳无痰、声音嘶哑、大便出血、骨蒸内热、三焦火症、吐血下血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而以下情况不适合使用胖大海,一是脾胃虚寒体质,表现为食欲减低、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大便稀溏,这时服用胖大海容易引起腹泻,损伤元气。二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表现为恶寒怕冷,体质虚弱,咳嗽白黏痰。三是肺阴虚导致的咳嗽,也表现为干咳无痰,声音嘶哑。,通过以上大家常见的药食两用的佳品的列举阐述,可见上述所列即可入药、又可作为普通食品食用,若按其性、味、归经,正确、科学、合理的使用,对平衡体质,治疗疾患有显著的疗效。因此,普及“药食同源”的思想,传承中华民族“科学养生”的理念,实现“健康人类,和谐中国”的使命,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都肩负着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伟大责任。,感,听,谢,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