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51778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8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售后服务}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售后服务}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售后服务}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售后服务}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普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升产业能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是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按照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和普陀区“国际商贸功能重要承载区”的总体功能定位,制定本规划。结合普陀区实际,本规划中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物流业、专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服务业和旅游业五大行业。一、“十一五”回顾“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普陀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聚焦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商贸商务功能区、桃浦都市产业园和长寿综合服务带等重点地区,加快推进

2、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物流业、专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服务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了服务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一)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普陀区服务经济总量显著扩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现代服务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2010年,服务业区属增加值达到154.9亿元,占区属增加值的70.7%,高于全市57.0%的水平;现代服务业创造区级税收8.7亿元,占全区区级税收的21.7%。随着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不断增加及其对区域经济引导作用的不断强化,现代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全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图1 2008-2010年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区级税收1、产业业态趋向多元,企业集聚态势凸显“十

3、一五”以来,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基本形成以物流业、专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软件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同时,总部型企业加快落户,总部经济特征逐步显现,集聚了施耐德、联创投资等一批境内外总部型、龙头性企业。图2 2010年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区级税收结构(1)物流业能级明显提升。2010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7.7%;完成区级税收1.4亿元,占全区区级税收比重达到3.5%。物流业功能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两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平台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建成并投付

4、使用。西北物流园区引进的家乐福、普洛斯、施耐德、上海医药等37个物流项目已建成运营,承载了70%的市内商场、超市配送业务,已经形成了城市配送物流和医药物流的产业特色。物流业高端化发展稳步推进,合作成立了“同济大学中国物流研究和培训中心”,苏宁电器物流基地、神舟数码物流供应链总部等一批优质项目正在推进当中,促使全区现代物流业向着规范化、有序化、标志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专业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2010年,专业服务业实现区级税收4.4亿元,占全区区级税收比重达10.9%。“十一五”以来,立足普陀区“大市场、大流通、大配送”的经济特色,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发展日趋专业化,投资与资产管理、专业技术咨询

5、、市场管理、企业管理服务等专业服务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涌现出中一投资、缆信网络、红星美凯龙、腾迈广告等一批年产税500万以上的大型企业。金融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拥有银行机构(支行级别)15家,证券类金融机构39家和20余家股权投资和管理企业。启动“长风金融港”项目,上海联创等一批境内外知名股权投资和管理企业形成集聚,募集资金达40亿元。广告会展、会计及律师等专业服务业处于初步发展和培育阶段,2010年,会计及律师实现区级税收1000.7万元,共有律师事务所55家;广告会展实现区级税收1729.5万元,共有广告会展企业271家。专栏3 “长风金融港”项目进展“长风金融港”项目以长风国际大厦

6、为平台,主要建设长风生态商务区重点发展的三大特色板块之一以股权投资企业为重点的金融服务板块。2010年3月26日挂牌当日,美投国际、中国资本、上海联创、苏宁投资、维思资本、协丰创投、欣致投资等7家境内外知名基金和企业与长风生态商务区管委会办公室签订了入驻战略合作协议。自挂牌以来,“长风金融港”内已有20余家股权投资和管理企业入驻,募集资金达40亿元。普陀区打造“长风金融港”,将坚持以“错位发展、补充配套”为原则,集中引进股权投资企业、境外私募基金、从事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的基金或企业,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入驻落户,努力成为上海“一城、一带、一片、一面

7、”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补充,服务于普陀商贸物流功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3)科技服务业发展迅猛。2010年,科技服务业实现区级税收1.7亿元,占全区区级税收的比重达到4.2%。“十一五”期间,普陀区加快建设天地软件园、华大科技园、武宁科技园等一批科技园区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增强科技园区发展活力,加快科技企业向园区集聚。设立了区级科技创新项目,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作为政府全力支持的科技项目,民营科技企业总部大厦落成,为普陀区全力打造总部经济提供支撑。目前,全区已集聚44家区域内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获准已建和在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7家,共获得4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8、。(4)文化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普陀区文化特色日益鲜明,初步形成苏州河滨水文化产业带和长寿、长风特色文化产业圈布局,并涌现出数字内容、休闲娱乐、文化演艺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晨路等一批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拥有自主创新产品的的高科技文化企业;文化娱乐业进一步规范发展,成功引进“新新潘晓婷台球俱乐部”旗舰店、米高梅娱乐世界等一批大型娱乐场所;文化演艺业进一步壮大,上海城市舞蹈公司被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文化体育业加快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成4个公共运动场,健

9、身苑(点)更新、整新工作基本完成,全区共有健身点223个,健身苑8个。(5)旅游业发展呈现新亮点。2010年,全区旅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2.9%;实现区级税收1.1亿元,占全区区级税收比重为2.7%。“十一五”期间,普陀区加强旅游资源统筹,加快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建设,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有序推进,苏州河旅游公司正式成立,苏州河十八湾正式命名,“一园十馆”等旅游资源加快形成,沿河游艇游船码头陆续建成,新发展万豪酒店、国丰酒店等五家达到五星级标准的酒店建成开业,提升了旅游业发展环境。同时,普陀区通过资源整合、延伸旅游产业链,以休闲度假、水上旅游等为抓手,提升拓展消费型

10、旅游服务业,推动旅游与科教、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2、载体建设初具规模,功能平台日渐形成“十一五”期间,普陀区紧密依托“楼宇”和“园区”两大现代服务业载体,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产业功能平台日渐形成。(1)楼宇经济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普陀区积极落实“1+30+N”楼宇经济发展格局,使得楼宇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一是强化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大楼宇开发力度。围绕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商贸商务区、真如城市副中心、桃浦都市产业园和长寿综合服务带五大重点地区的重大项目。2010年,全区30幢重点楼宇共完成税收约9.1亿元;全区税收亿元楼累计达到6幢。二是完善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1、,形成楼宇产业集聚。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加大对总部型企业、著名品牌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楼宇入驻企业的档次、规模和税收落地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涌现出物贸大厦、“谈家28文化信息商务港”、港中旅大厦等一批主题楼、特色楼和专业楼。三是改善楼宇品质和周边商务配套环境。新建了一批规模大、品质高商务楼宇,达到5A写字楼标准,使全区商办楼宇平均水平得到提高。加强对物贸大厦、谈家28等地段较好的老旧楼宇的整体改造,提升楼宇经济整体能级。同时,积极改善楼宇周边市容环境,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专栏1 普陀区“1+30+N”的楼宇经济发展布局在楼宇经济发展中,普陀区提出了“1+30+N”的楼宇经济发展布局,即聚焦一

12、个重点地区、锁定一批重点楼宇、全面提高其他楼宇的经济实力。“1”是指长风生态商务区。主要包括跨国采购中心基地、“金融港”项目、“米高梅娱乐中心”、“一园十馆”等功能性项目建设。至2010年底,长风生态商务区累计开工170万平方米(含地下建筑),累计建成34幢共57万平方米商务楼宇。总体规划中的酒店、会展中心、大型商场等配套服务项全部落地并开工建设,新发展万豪和国丰酒店两座五星级酒店已对外营业,国浩长风城(国盛中心)大型购物中心一期3万平方米商场已建成开业。“30”是指除长风生态商务区外分布在9个街道、镇的约30幢1万平方米以上的重点楼宇。其中,重点推进招商的楼宇10幢,重点推进建设的楼宇8幢,

13、重点进行改造的楼宇12幢。这30幢重点商办楼宇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包括已经投入使用的和正在招商的、在建的楼宇),约占全区已正式投入使用以及在建、在招商的近100幢商务楼宇的三分之一。“N”是指其他楼宇。这里的“楼宇”特指: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楼宇层数在5层以上、供出售或出租的商务楼宇,不包括商住两用楼宇和企业自用楼宇,也不包括科技馆、科技大厦、谈家28文化信息商务港、电科大厦、民营科技企业总部大厦等科技楼宇。(2)园区建设全力推进。“十一五”期间,普陀区积极落实“1+2+N”的园区经济发展格局,大力推动产业园区实现腾笼换鸟和功能提升,使园区成为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一是物

14、流园区功能布局逐步形成。西北物流园区作为上海“十一五”重点推进的四大物流园区之一,逐步形成槎浦物流功能中心、未来岛物流科技基地和江桥物流集散基地、真南路物流商务区等为核心的功能布局,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二是生产服务业功能区加快打造。桃浦工业区和长征工业区被认定为全市首批19家生产服务业功能区,目前正加快完善功能区的功能规划和产业定位,大力推进总部办公楼宇项目开发,积极引进生产服务业龙头企业入驻。三是科技园区蓬勃发展。从产业集聚、公共服务平台、政策环境、创新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积极支持推进科技园区的建设,先后建成天地软件园、华大科技园、武宁科技园和未来岛科技园等一批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加快向园区集聚

15、,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2010年,科技园区实现总税收9.6亿元,同比增长49.7%,完成区级税收2.7亿元,同比增长50%。四是文化创意园区初具规模。在M50创意园、天地软件园、E仓、创意金沙谷、谈家28等6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础上,2010年又建成“中华印务”创意园、“SHANGHAI TOP桃浦创意园”、“苏河汇创意产业园”三家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天地软件园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市11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专栏2 普陀区“1+2+N”产业园区发展格局“1”指上海西北物流园区,是上海唯一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也是普陀区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2010年9月,

16、园区核心功能项目西北物流园区保税中心封关运行,并与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签署合作协议,积极推动海港和陆港保税物流联合、联动、联运。另一重要功能项目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为主,拥有全国领先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全国首创的物流服务交易平台,对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物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和整合作用。“2”指桃浦和长征两大生产服务业功能区。桃浦生产服务业功能区占地面积4.16平方公里,将打造成上海陆港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该功能区现已完成国际方案征集,控详规划修编抓紧开展。上海长征生产服务业功能区上海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规划面积1.79平方公里,定位为总部办公、商务服务、平台增值、综合配套、水岸经济5大功能。目前,上海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控详规划落地正积极推进。“N”指天地软件园、武宁科技园、华大科技园、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园、真如都市创业园、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