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短视与远见.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851771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则徐的短视与远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则徐的短视与远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则徐的短视与远见.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则徐的短视与远见“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撤盐其中,次投箱中烟土,再抛石灰煮之,烟灰汤沸,颗粒悉尽。其味之恶,鼻不可嗅。潮退,启放涵洞,随浪入海,然后刷涤池底,不留涓滴。” 这幅画面就是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它的主持者当然是家喻户晓的林则徐。可以说,林则徐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快人心。大功告成之后,也就能休手了。可林则徐不这样想,他说,已到的鸦片,既已销毁,但是以后还会来,要彻底禁绝才是。而且,他已做好准备,虎门的炮台都重修过,虎门口又拿大铁链封锁了。就算中英之间来一场大战,林则徐也极有把握。恰恰是这“把握”,证明了他的短视。比如,林则徐对洋人的坚船利炮,有着奇怪的幻想:“英国要攻

2、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白来送死。”其实,英军的作战能力,无论海上还是陆地,都超乎大清官员的想象。倒是满洲人琦善更为清醒,他派人暗地里调查了英军军备,知道他们的汽船,“无风无潮,顺水逆水,皆能飞渡”。他们的炮位之下,“设有石磨盘,中具机轴,只须移转磨盘,炮即随其所向”。回想中国的设备,哪能相提并论呢?再如,林则徐不单笑人家的枪炮,还笑人家的腿足。他满不在乎地说:“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实际上,这也是当时通行的一种谬见洋人腿不能弯

3、曲,“一仆不能复起”,杀洋鬼子跟杀鸡鸭鹅一样不费气力。更奇特的是,林则徐还根据不知道从哪里获来的信息,居然认为英国人素来以肉食为主,如果没有中国的茶叶、大黄为辅食,就会因消化不良而死。于是,他将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堂而皇之地昭告道光皇帝,还义正严辞地威吓维多利亚女王:“大黄、茶叶、湖丝等类,皆中国宝贵之产。外国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试想,外交史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文书吗?可见,将傲慢、偏执、肤浅一类词语加在林则徐身上,并不算过分。只是,一个人的认识是无法过多的脱离他所处的时代的。国人的守旧性太重,中国文化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夜郎自大,要在短时间改变,谈何容易?我们不能责备林则徐,因为他是

4、不足责的。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作为士大夫中的优秀代表,林则徐终归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广州期间,林则徐组织人手翻译外文新闻纸,节译政治、军事等书籍,甚至首次选译了当时通行的国际法。林则徐还相信西医,他因小肠疝气而拜访了一位叫彼德?帕克的传教士的诊所。这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医师给他安了疝带,缓解了他的痛苦,最后还送给他5条疝带。林则徐也知道鸦片瘾不好戒除,为此他还曾向广州教会医疗协会讨教,看看有没有可以根治的药物。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林则徐还促成了魏源的海国图志。他赏识魏源的才华,把历年所集的海外诸国资料,及翻译的报刊剪辑,四洲记,都交托给魏源,嘱魏源编书介绍西方文明,振发国人,不

5、能再闭塞无知,自以为高。魏源不负所托,只以半年时间完成了海国图志,里面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至今广为人知。鸦片战争后期,英军在中国沿海如入无人之境,南征北讨,所向披靡。林则徐的觉悟也日益深刻。在谪戍伊犁的途中,他致书友人:“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从番真知灼见知,晚清的士大夫阶级对于外洋的世界不再是懵懵懂懂。林则徐的短视不足责,林则徐的远见更可贵。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物,才让我们于漫漫长夜之间,看到了星火,从而坚信,尽管中国这艘古老的航船笨重,但它总有一天会驶向那片辽阔的大海。摘自廉政?t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