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517679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摘 要:近年来,由于高等院校扩招等原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变得严峻起来。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形式多样,且有并发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探究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在有关会议上谈到,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强调指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定稳定,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讲话中,特别指出,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公平就业。随着国家

2、就业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主要形式。而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对其现实行为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大学生求职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引导毕业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这一切,对于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常见大学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1.1 人云亦云,盲目攀比在求职的过程中,大学毕业生从众心理非常明显。求职的从众心理,就是毕业生在求职中,缺乏独立性与明确的自我认识,不顾个人实际情况,过分的重视他人的职业价值观,根据多数人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就业取向。此心理主要表现在不能客观的分析

3、就业形势,认为只要大家都觉得好的,就肯定好。调查表明,84%的学生把就业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国企、大中专院校,因为这些部门是大多数人理想的工作去向。许多大学生在自己未明确定位的前提下,就将政府部门、国企、大中专院校作为自己求职的首选目标,而这些单位人员容量有限,结果许多毕业生很可能就会四处碰壁,并给自己下一步的求职留下了不良的因素。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总喜欢和别人对比,特别是看到成绩、能力等都比自己差的同学找到好工作时,就认为自己一定要找到更好的,否则心理上无法平衡。进而将自己的择业目标设计过高,这就很容易使自己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境。1.2 一遇挫折,灰心丧气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并非是

4、一帆风顺的,一般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得以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但是,有些毕业生看不到这一点,往往因为一次或几次的失败,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很难再在求职上激发起斗志。造成这种情况的大多是对自己就业的期望值较高。1.3 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这部分大学生多存在侥幸的心理,他们做事往往投机取巧,在就业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他们在准备简历时,单方面认为招聘单位不可能去核实每位应聘者的简历,于是胡编乱造,在其中加入一些自己未经历的实践活动或没参加过的学生组织,甚至把同学的荣誉证书复制到自己的材料里。假若用人单位一时疏忽,未能及时发现问题,使这类学生暂时把工作骗到手上,但这样做本身也是在为他们以后的

5、工作埋下隐患。1.4 消极应对,坐等外援一些大学生等靠思想与依赖心理严重,人为的使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主要表现为缺乏独立的意识,不敢直面激烈的求职竞争。他们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向招聘单位展示与推销自己,而是寄希望于学校的安排与亲朋好友的帮助,还有一些毕业生期待就业大形势的好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无法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求职现状,最终很难有比较理想的结果。1.5 能签就签,遇好则换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些毕业生自感压力较大,在求职中常常出现急躁不安的情绪。一旦有单位愿意与他们签约,在对用人单位了解较少的情况下,不管自己喜不喜欢,满不满意,就急于与之签约。但是,若遇到更好的招聘单位青睐自己,

6、又想尽办法与原签约单位毁约,不管别人遭受的损失,只顾自己能够更好的发展。1.6 自我高估,不切实际存在这种情况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好高骛远,认为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优点,综合素质要高于其他毕业生,理应有更多招聘单位向自己递来橄榄枝,不可能没有好的归宿,因而盲目自信。表现为在应聘时过度自负,这种求职心理一般也是导致他们失去就业机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毕业生的就业可能不和自己特定的或理想的目标相适应,这种情况不应被视为不体面的事情。而自我高估的毕业生通常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有更好的单位在等着自己,从而错过了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好机会。1.7 妄自菲薄,缺乏信心面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激烈竞争,有些大学

7、生对自己的优势缺乏必要的了解,怀疑自身的价值与能力,总是低估自己。在求职中,他们退缩、缺乏最起码的自信,不敢竞争。或是在招聘单位面前表现过分的谦虚,导致自身拥有的优势因紧张而无法得以展示,最终给招聘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当遇到几次求职的失败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1.8 焦虑迷茫,裹足不前焦虑往往是由心理冲突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一项关于大学生择业应激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有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方面的来源。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社会经验尚不丰富的大学生来说,在面临择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时,产生焦虑是正常的现象;另外,社会与家人的过分关注也都会无形中给他们带来压力,进而引发焦虑情绪。在毕业

8、生求职中,适度焦虑能够很好的促进他们潜能的发挥,对就业有帮助;但是过度焦虑就会使之失去理性分析的能力,可能会影响到应聘时的表现。有些大学毕业生因焦虑而无所适从,加上对未来的不确定,便在就业问题上犹豫不决,不思进取。1.9 逃避现实,得过且过这是一种试图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表现。有些大学生觉得自己在求职中没有优势,或是遭受挫折,且常感无能为力而失去信心,于是就听天由命,大有任凭发落之势。进而沉湎在自己的世界里,靠打牌、玩游戏等方式虚耗大好光阴,对周围人与事均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更别说自己的就业问题了。 1.10 闭门造车,一意孤行这类毕业生反复强调工作区域、领域的重要性,盲目追求专业的对口。他们

9、有着非常明确的区域定位,如家乡,如东部,如省会城市等;还有的毕业生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否则宁愿耗费时间等待,也不愿签其他类型的单位。2 求职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2.1 社会原因来自教育部新近公布的数字称: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刷新纪录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严峻的就业形势像雾霾一样,成为人们无奈却无法回避的话题,以至于有人称今年可能是“最难就业年”。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就业体制与就业市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机构精简,结构调整等情况的出现,也使得以接受大学毕业生为主渠道的用人

10、单位的吸纳量大为减少。另外,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一方面毕业的学生很难实现完全就业,另一方面上一届未完全就业的毕业生挤压下一届毕业生的就业空间。2.2 高校原因在当今时代,用人单位急需专业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毕业生。部分高校未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另外,高水平的实习基地尚有待进一步的建设,借以弥补在培养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务实精神等方面的欠缺。同时,对就业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有限,学生一旦在求职中遇到心理问题,没有明确、稳定的途径寻求及时的专业心理援助。2.3 家庭原因有些家庭在传统思想与观念的支配下,为即将大学毕业的

11、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规划,想方设法帮助子女落实工作。家长与子女的想法一般都是有差距的,家长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为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特长与主观愿望。也正是由于家长与子女的思想得不到统一,往往会导致大学生择业时心里产生矛盾,影响其顺利就业。2.4 个人原因社会在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也有了这样那样的变化。近年来,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有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求职时,更注重追求好环境、高工资、高福利、好发展前景,而不愿到条件不好的地方或工作领域去。同时,有些大学毕业生对求职的认识过于理想化,然而生活却是现实的。一旦在现实中理想和现实发生

12、脱节,则情绪一落千丈、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从而产生自卑、自责、失落、烦躁等心理现象。另外,大学毕业生还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大部分毕业生都来自于普通的家庭,这些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非常不容易,因此,有些家长对子女就自然而然寄于更多的期望,希望子女有出息。这种期望有可能会成为子女前进的动力,但也可能变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毕业生在就业时顾虑重重。3 缓解当代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的对策3.1 政府层面政府应不断从制度层面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法规。二是应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同时对聘用大学毕业生的单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其减少

13、用人成本,使其乐于招聘大学毕业生;三是应加强监管职能,保护应聘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四是要求用人单位坚持信息公开与择优录取的原则,摒弃地方保护主义,消除性别、年龄等歧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公平的就业竞争平台。3.2 高校层面1.高校应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评价自己,使其做好合理的择业预期,特别是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与挫折的心理预期。可利用模拟招聘会等形式使大学生提前经历求职过程,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的机制,协助大学生分析自己求职的优劣势,指导学生有侧重的改进,以期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2.紧抓求职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可以大力开展毕业生求职心理咨询工作,同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14、与抗挫折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求职心理,提高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之增强自信心,能够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失败,并能做到败而不馁。3.全面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导航,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势在必行。职业规划导航实质上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职业目标与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职业规划导航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贯穿大学阶段的全过程,高校可建立由校内就业指导专家、职业规划师,以及成功校友等组成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团队,对大学生的职业

15、规划进行专门和有效的指导,这种指导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把握好辅导的侧重点。3.3 家庭层面父母应着力培养子女的独立自主意识。不能一切包办,事事为其铺桥开路,这样会使子女依赖意识增强,独立自主意识减弱,不利其以后的成长成才。父母应多给子女锻炼、自立的机会,多些鼓励,少些承诺。3.4 个人层面1.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古碑上有一句铭文,“认识你自己”。言简意赅,但意义深远。正确认识自己是确立求职目标的基础,它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自己对何种工作感兴趣,以及自己适合做哪类工作,等等。每一名大学毕业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对自我做一个评价,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

16、准确地进行职业选择。2.大学毕业生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敢于在求职中展示自己,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招聘单位的认可与接纳。面对求职的困难与挫折,要学会排解自己的压力。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不顺,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可采取转移情感与精力到其他活动中去的办法,如参加一些轻松愉快或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等,使自己没有太多时间与精力沉浸在不良情绪中。另外,还可适当地宣泄情绪来进行调适,如向亲人、好友倾诉自己的心理感受,以求得安慰与支持。参考文献1 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素材. 2013.12.6.2 梁彦红.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从众心理现象分析J.济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9).P107-11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P1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