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512278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售后服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售后服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售后服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售后服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跨区域医疗健康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申报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一年九月第一章 申请须知一、 项目总体目标项目以服务医改、惠及民生为宗旨,继承“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医疗协同方面的技术成果和应用基础,针对城乡居民在异地就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开发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服务系统、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协同服务系统,探索基于第三方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支持。本项目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进

2、行任务设置。按照突破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中的身份认证、医疗资源整合、异地结算等技术瓶颈,重点解决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服务、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协同服务、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要求而进行项目研究。二、 项目研究内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设计和课题设置方案是基于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以探索数字医疗服务模式及典型应用为主要目标,以相关的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系统建设为必要条件而进行的一体化设计。项目以服务医改、惠及民生为宗旨,继承“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医疗协同方面的技术成果和应用基础,以重大疾病患者、农民工、慢性病人群为突破口,研究异地就医和个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发符合电子健康档案标准的跨区域医疗医保

3、协同服务系统、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协同服务系统、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解决跨区域患者身份唯一识别、医疗协同模式、医疗资源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并在长三角地区、福建省、301与地方医院之间等开展应用示范,为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培育第三方健康服务产业和落实新医改提供科技支撑。三、 课题设置本项目设置八个课题如下:1、课题一:电子健康档案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与系统研究2、课题二:数字医疗服务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3、课题三:跨区域异地就医协同服务系统研发4、课题四: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协同服务系统研发5、课题五:依托第三方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6、课题六:面向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应

4、用示范7、课题七:面向福建省内的跨区域医保协同服务应用示范8、课题八:面向军地协同的跨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应用示范四、 实施期限本项目实施年限为2年,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五、 项目经费本项目经费预算12000万元,其中拟安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费6000万元,承担部门、地方或单位配套6000万元。六、 申报内容此次公开发布的项目课题申请指南,涉及4个课题,即:课题二:数字医疗服务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拟安排经费900万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费600万元,其余经费由承担部门和单位配套;课题三:跨区域异地就医协同服务系统研发,拟安排经费1900万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费950万元

5、,其余经费由承担部门、地方和单位配套解决;课题四:农民工异地医疗保健协同服务系统研发,拟安排经费1700万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费850万元,其余经费由承担部门、地方和单位配套解决;课题五:依托第三方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拟安排经费2050万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费950万元,其余经费由承担部门、地方和单位配套解决。七、 申请管理1本项目由科技部组织实施。2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遵循“公开申报、专家评审、择优委托”的原则,选择承担单位。3申请内容应在指南所设课题范围之内,并以课题为单位申请。八、 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要求1

6、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资产负债率低于60%、无不良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2申报单位应对某一课题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联合申请单位各方应签订联合申请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研究内容和责任。课题牵头申请单位对联合申请各方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经有关部门科技司或所在省(市、自治区)科技厅(委)审定后,进行申报。3课题承担单位要具有从事相应科研课题的研究基础,具有相应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前期研究积累,包括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较全的研究设施、良好的研究业绩

7、、较强的示范推广能力等必要的实施条件。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4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年龄不超过60周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无不良科研行为。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9个月。5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且只能主持申报一项本项目课题。课题申报单位(包括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和主要申报人,对同一个课题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6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经形式审查,

8、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将不参与专家评审。九、 申报文件的编制与递交1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2文件规格: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成册,一式20份,同时附上电子版。申请书按统一格式编写。3课题预算申报书须单独装订,与相关申报材料一并提交。编制要求按照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概算和课题预算编报指南,具体情况见科技部网站http:/。4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5相关附件材料包括:(1)申请函;(2)申请单位人资格审查文件;(3

9、)申请单位承诺函;(4)申请单位资信证明;(5)申请单位自筹资金保证书;(6)联合申请合作协议;(7)申请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8)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9)成果查新证明(必须由国家或部省级权威部门出具)(10)申请材料一览表。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须根据课题申报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课题申报书及相关的附件可从科技部网站()上下载。7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单位面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寄达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责任自负。寄达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10年10月15日下午17:00时整。寄送地址:北京市三里河

10、路一号西苑饭店九号楼邮编:100044十、 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科技管理办法执行。十一、 联系人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任静滨 电话:010-68354244, 13701181622 邮箱:第二章 申报课题目标与内容课题二:数字医疗服务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1、研究目标与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服务技术为基础,以国家新医改为方向,面向跨区域医疗、医保、健康服务协同,研究医疗健康领域的服务模式、评价体系及其系统架构和共性支撑技术,研究医疗及健康信息共享与交换的核心关键技术,构建面向跨域医疗服务的监管系统,为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实现跨区域、异构系统和异构资源的集成提供支撑,为培育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

11、医疗服务产业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数字医疗服务模式研究;(2)面向数字医疗服务的系统集成规范研究;(3)跨域医疗医保协同服务数据交换关键技术研究;(4)面向个人医疗资源的隐私保护与访问控制技术研究;(5)面向跨区域医疗协同的行业电子监管技术研究。2、考核指标(1)完成数字医疗服务战略研究、数字医疗服务模式研究等报告;(2)完成跨域医疗医保协同服务系统体系架构及集成规范文档;(3)研发完成符合相关电子健康档案标准的医疗健康信息模型;(4)研发完成基于医疗与健康信息模型的数据交换平台及相关技术,支持至少2种基于健康监护设备的健康管理系统与区域医疗系统之间数据交换;(5)研发完成面向

12、医疗与健康服务的隐私保护算法与技术及相关组件,实现对电子病历及电子健康档案的首页、处置、诊断等关键内容的隐私保护。提供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防护产品;(6)研发完成医疗监管系统,至少在1个示范地进行示范验证;(7)申请3项以上软件著作权及专利,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至少5篇为SCI、EI收录。3. 经费预算本课题拟安排国拨专项经费600万元,要求自筹配套经费300万元。4本课题承担单位申报条件及资格要求(1)具有软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综合能力,有一支能胜任研究任务、学科结构和人员结构较为合理的研究队伍;(2)具备制定国家相关战略规划的经验和实力,曾参加有关国家战略规划项目;(3)具

13、有相关技术的研究基础,曾承担相关项目的研发工作;(4)课题承担单位在完成本课题研究目标的同时,需与本项目其他课题一起协作完成项目的总体目标;(5)具有内网安全管理及安全风险监测产品自主产权证明。课题三: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服务系统研发1、研究目标与内容结合患者异地就医的业务需求,研究服务异地就诊的跨区域患者身份唯一识别及异地医疗机构的注册,跨区域医疗信息存储、注册、索引、访问,跨区域医疗和医保业务流程控制、数据分拣、交易结算等关键技术,构建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服务系统,解决异地就医过程中跨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异地预约转诊、跨区域重大疾病(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疾病管理、异地医疗保险费用审核结算

14、等问题。在长三角的上海、及江苏和浙江各一个地级市进行部署,实现跨三地的医疗协同和异地医保结算,缓解跨区域医疗过程中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跨区域患者身份唯一识别及医疗机构的注册,跨区域医疗信息双向共享和业务协同关键技术;(2)研究跨区域医保协同服务关键技术,对各地医保系统的不同技术架构和环境,采用实时交易、数据交换、Web服务等不同集成技术实现跨区域医保结算;(3)研究开发跨区域医疗协同服务系统,支持异地就医身份认证、异地就医一卡通、异地就医健康档案信息共享调阅、异地就医专家预约等功能;(4)研究开发跨区域医保协同服务系统,支持异地就医申报审批、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功能

15、。2、考核指标(1)完成跨区域患者身份唯一识别、跨区域医疗信息双向共享和业务协同关键技术、跨区域医保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等研究报告;(2)根据跨区域医疗医保服务的不同业务场景,基于HL7/IHE国际标准、卫生部健康档案标准和方案,研究并实现符合SOA架构的跨区域患者身份唯一识别,跨区域医疗机构的注册,跨区域医疗信息存储、注册、索引、访问,跨区域医疗和医保业务流程控制、数据分拣、交易结算等技术;(3)研发跨区域医疗医保协同服务系统,实现异地就医身份认证、异地就医一卡通、异地就医健康档案信息共享调阅、异地就医专家预约、异地就医申报审批、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多种功能,减少患者到医疗中心城市专家门诊排队的时间和住院就医垫付的金额;(4)系统支持包括社保卡、二代身份证在内多种身份识别手段;异地健康档案信息调阅的响应时间在10秒内,支持每分钟500笔交易的异地结算;(5)系统符合卫生部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规范;支持国际医疗IT规范,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