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三明经济发展新引擎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510361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三明经济发展新引擎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售后服务}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三明经济发展新引擎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售后服务}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三明经济发展新引擎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售后服务}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三明经济发展新引擎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售后服务}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三明经济发展新引擎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三明经济发展新引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加快服务业发展打造三明经济发展新引擎(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服务业发展 打造三明经济发展新引擎-赴苏州、青岛、大连、北京考察服务业发展情况报告为了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根据市政府安排,3月8日15日,市政府副秘书长詹学齐带队,市现代服务业项目工作组、梅列区政府等组成的考察团一行,赴苏州、青岛、大连、北京等地考察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考察中,我们听取了苏州等市政府及发改、服务业发展管理部门的介绍,实地参观了苏州市服务外包园、青岛市中联2.5产业园、大连市香炉礁物流园、北京前门商业街、王府井步行街等一些现代服务业园区、街区和企业,并就服务业管理的机构架设、项目建设、工作开展、政策举措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通

2、过考察,使我们对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他们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动作理念和发展举措,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 各地服务业发展的做法经验苏州、青岛、大连、北京等发达地区近几年服务业发展势头好,贡献大;载体多,集聚强;业态新,成长快;机制好,力度大;各地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发展服务业的作法既有相同之处,也各具特色,主要是:(一)强化领导,创新机制。一是建立高规格的领导机制。各地普遍建立了常抓常管、协调有力的的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市里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天津等一些地方的领导小组还高规格配置,由市长亲

3、任组长。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会召开一次服务业工作会,落实一批服务业重点工程,表彰奖励一批发展典型。二是建立了常态工作机构。各地都设立了服务业的专门工作机构。苏州市早在2006年就设立了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日常工作。青岛市在2008年初设立服务业发展局(副局级),下设4个专业处室(正处级),核定行政编制11人;所辖12个市、区也已有5个区、市设立服务业发展局,并核定了编制和财政预算。大连市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在商贸与粮食发展局的基础上组建服务业发展委员会(正局级建制),设立15个处室,人员编制79名,下属4个事业单位。目前,辽宁省地市以上均已完成服务业发展委员会的机构设置。三是

4、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各地都先后制定了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服务业发展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等,把服务业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重要内容,列入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政府和部门予以表彰。总结典型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发展。(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苏州市已完成了第一轮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2005-2008),成效明显。目前正在实施苏州市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20092012),重点推进金融、现代物流、软件和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文化产业、商贸、旅游、商务服务、房地产等9个领域发展计划的全面实施;青岛“3311”工程重在推进建设30个服务业集聚区和3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培育100家

5、服务业重点企业和100家省级以上品牌;大连市围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现代商贸八大重点领域,全力推进东港区、人民路、星海湾、香炉礁、旅顺南路等八大集聚区的发展新格局。这些规划的共同特点就是强调要依托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千方百计促进发展要素向优势地区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产业。 (三)注重载体,引导集聚。舍得拿出最好的地块用于商业开发,舍得用大面积的土地用于服务业集聚是各地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有效也是最成功的举措之一。各市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区位优势,或重点发展CBD、软件、物流、服务外包,或优先发展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园;或开发新区,或转型

6、提升旧工业区,投入优质足量的用地等生产要素,项目载体建设强劲有力,推动了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青岛建设了中联谷2.5产业园等30个服务业集聚区和金融街、文化街、啤酒街等17条特色商业街,服务外包专业园面积达到60多万平方米。苏州全市建成了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等41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其中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8家。服务外包业务稳步发展,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花桥国际商务城成为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之一。(四)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各地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关于促进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意见、服务

7、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及其若干政策,不断改革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和完善政策措施,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持。在资金投入方面,苏州、青岛、大连三市都设立了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第三产业(不含房地产业)的项目引导、扶持的补助和奖励。规模分别为6000万元、4000万元、3000多万元,约占其当年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并逐年递增。所辖各市(市、区)也都相应建立发展引导资金,规模普遍都在800万元以上,有力地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五)成效突出,支撑明显。一是发展速度加快,总量攀升,比重提高。(附表)指标城市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增幅(%)占GDP比重(%)苏州305014.539.4青

8、岛221012.545.1大连157514.445.2北京900510.375.8二是对地方财税贡献和促进就业的作用不断增强。以青岛为例,其服务业地方税收已达到了160亿元,占其地方全部税收的67.4%。全年服务业吸纳城乡就业26万人,占全市城乡吸纳就业的67%。三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各地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我市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启动、政府推动、项目拉动、市场联动、宣传发动等措施,逐步构筑起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联动性好、系统性强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了服务业发展总量、质量协调提升

9、。200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九五”期末的2000年相比,取得了总量倍增、效益翻番的成果。2009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1.88亿元,比“九五”期末2000年的83.56亿元增加了1.77倍,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的144.73亿元增长了60.2%;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36亿元,比2005年的110.08亿元增长97.5%,也比2000年的91.84亿元增长了136.7%。传统流通业不断得到提升,金融、房地产增势明显,物流运输业蓄势待发,商务、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和服务密度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固定资产投资逐年放大。2005

10、2009年五年间,全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676.84亿元。2009年,全社会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86.02亿元,较2005年的65.9亿元增长了3.34倍。有力推动了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建设,促进了区域布局和业态结构的合理调整,造就了列东百货阳光城商圈、闽中汽车城及瑞云路汽车贸易商圈、永利钢材市场、海鑫金属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一批有区域影响力的商业繁荣带。虽然我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与发达地区比较,我市服务业发展在认识上、发展指标上、载体支撑上、投资运作上还存在不少差距。1、总量小比重低。2009年,我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31.88亿元,仅相当于苏州市的九

11、分之一,相当于省内泉州市的三分之一,总量规模差距明显。近年来,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30%左右,2000年为32.7%,2005年上升至36.9%,2009年却又重新滑落到31.6%,不仅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还远低于全省41.5%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同期的第二产业占比却从2000年的39.6%攀升到2009年的48.4%,十年间二产比重抬升8.8个点。这说明在我市的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服务业仍然是薄弱环节。2、业态发展不均。传统服务行业仍是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3大传统服务业仍占整个服务业50%以上的较大比重,约占GDP的15

1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研究、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社区服务和公共服务业体系尚未有效形成,而服务外包和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有的刚起步,有的还是空白。这种不合理的行业结构造成了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与快速发展的地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3、投资长期偏低。2006-2008年,三明每年投向服务业的资金平均只占全社会投资35.3%,比全省每年投向服务业的资金49.8%低14.5个百分点,而把54.3%的资金投向了第二产业;说明三明用于服务业的投资量是相对较少的,比重也是相对较低的。同时,服务业内部的投资结构也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端服务业态的发展。20

13、08年,在服务业完成投资179.89亿元中,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41.75亿元,占整个服务业投资的78.8%。其中,房地产业投资所占比重最大,达到46.1%,其次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所占比重为32.7%;此外,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住宿和餐饮业、教育比重也分别仅仅只有4.8%、4.2%、2.7%和2.6%。、生产要素弱化。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及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生产要素在我市缺乏比较优势。首先是发展的土地空间不足。随着工业退城入园,工业开发园区占领了城郊大部分可开发用地;旧城改造和退二进三的新开发用地,也大量运用于住宅小区开发,进一步挤

14、占了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其次是我市人口总量从2000年的266.7万负增长至2009年的264万,10年间人口不增反降,影响了社会购买力的刚性需求。再次是人才和资金向沿海和发达地区外流明显,且“孔雀东南飞”现象还有加剧之势。从全市现有专业人才的存量与增量都不能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金融人才和科技人才、文化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十分紧缺。此外,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推广。、运作机制不强。服务业牵涉面广,分布于生产、流通、劳动保障等国民经济15大门类中。长期以来,因其业务管理职能分散于多个行政部门,一些地方政府在引导服务业发展上,缺乏行政上主动作为的工作机制,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只

15、能作用于贸易流通业这一层面,业务管理职能缺位。目前全市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其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整体协调,造成全市服务业发展缺乏高效的组织保证。三、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抓机遇。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地方的发达程度,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我们必须抓住经济转型这一发展机遇,顺应“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的发展大势,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要抓手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适应全球产业由“制造转移”向“服务转移”转变的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三产活市,与实

16、施工业强市战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按照立足海西前锋,辐射沿海和中西部地区,把我市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服务型城市的目标,拿出抓工业的决心、恒心和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健全考评激励办法、完善政策服务体系、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载体建设、实施产业集聚、培育市场主体、狠抓项目落实,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 (二)明确方向抓规划。一是研究分析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及运行趋势,确定各个领域的推进梯次。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旅游、金融、文化教育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培训式教育、会展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重视发展软件、动漫及文化创意、绿色生态休闲、金色产业、银色产业等适应朝阳成长服务业,并力争在培育特色上下功夫,力争培育一批知名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