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497919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营管理制度}标准化考场系统方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中学国家教育考试(校级)标准化考场技术方案 目 录第一章标准化考点系统功能设计21.1 业务分析21.1.1组织模型21.1.2业务模型21.1.3用户分类和用户模型41.2 功能设计51.2.1标准化考点的功能模型51.2.2各级指挥中心的功能模型7第二章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方案82.1 概述82.1.1系统建设内容82.1.2系统技术标准92.1.3系统设计原则102.2 标准化考点巡查指挥系统122.2.1系统结构122.2.2系统性能172.2.3校级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192.2.4系统可扩展功能建设252.2.5系统功能332.3 标准化考场网上巡查系统资质证书432.3.1山东

2、省内地市平台用户报告432.3.2山东省考试院平台合同(复印件)512.3.3巡查系统自主创新产品证书562.3.4中央电教馆认证证书572.3.5SIP网关3C证书及检验报告592.3.6流媒体服务器检验报告632.3.79600巡查系统软件 测试报告642.3.8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652.4 标准化考场核心设备技术参数692.4.1SIP网关/媒体转发服务器(与山东省、滨州市一致)692.4.2流媒体服务器 722.4.3巡查系统管理平台软件722.4.4教室内视频音频编码设备-网络摄像机73第一章 标准化考点系统功能设计1.1 业务分析1.1.1 组织模型各级考务指挥中心分级设置,依据行

3、政隶属关系及工作相关性,将全国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管理体系主要划分为五级,在国家级设置一级中心,省、直辖市等考试中心设置二级中心,市级考试中心或考务部门设置三级中心,区县校校级招考办或考务部分设置四级中心,各学校考点监控中心设置五级中心。我省标准化考点建设要建设成为多级实时的巡查指挥体系,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考点级,其组织模型如下:1.1.2 业务模型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建设并完善考试综合业务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开展标准化考点相关设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建设形成安全、实时、高效的国家教

4、育考试运行体系,全面提升国家教育考试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其业务应用平台包含: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指挥系统、考试业务管理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等五大系统。(1) 网上巡查系统网上巡查系统是监控技术、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和考试管理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该系统功能包括实时图像采集、点播、远程控制、存储和备份、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2) 作弊防控系统 配备金属探测器,将作弊设备阻止在考场之外。 配备手机屏蔽仪,屏蔽手机信号,防止考生利用手机传送答案。 配备电子探测狗,发现考生作弊信号。 配备无线电侦测和阻断设备,对考场周边无线电信号全频段侦测,对非法作弊信号进行有效阻断。 利用无委会无线电

5、侦测车,对考点周边无线作弊信号进行侦测、跟踪和压制。(3) 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考生身份识别 使用公安部指定的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鉴别仪进行身份证真伪鉴别。 配备相应软件和配套设备,对读取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存储到系统中,通过系统进行“人证同一性”信息认定,鉴别被认证人员的身份得真实性。 考生生物特征采集和识别系统 在考生的身份识别的基础上可在考生进入考点或进入考场时采集考生生物特征,通过识别身份证或准考证进行记录。 通过自动识别或人工鉴别的方式对考生生物特征与报名过程所采集的考生生物特征进行识别比对,对不能对应或可疑不对应的考生生物特征做好原始记录提供有关部门最后鉴定。1.1.3 用户

6、分类和用户模型角色是系统之外于系统能产生交互作用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这里的用户结构(角色)就是从业务职责的范畴来对使用系统的用户作一个基本的归类和划分。标准化考点的用户包括各级考试考务工作人员和其他职能部门用户,可实现对监控资源的访问和控制,用户的行为受到监控中心的管理和授权。教育部用户当需要调取、控制相关的考点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时,可作为特殊权限及功能的用户实现。用户可分为以下几类:教育部用户、各级考务中心管理员(如各省、市、区管理员)、各级考务中心一般用户。用户模型如下:系统用户管理功能应包括用户注册、用户查询、用户增加和删除、用户访问权限管理、用户锁定和解锁、用户分组管理、用户访问记录

7、查看等功能;对系统的管理、视频浏览、前端设备控制、历史音视频流资料的删除、复制、浏览等操作行为可设定权限,权限可被收回。1.2 功能设计1.2.1 标准化考点的功能模型标准化考点由若干考场和考试工作所需的办公室等组成,包括考场、保密室、考务工作室、指挥监控室、试卷分发(回收)室等。标准化考点建设包含网上巡查系统、视频应急指挥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身份验证系统、考试信息发布系统等。 通过视音频监控系统实现考场图像实时监控、录像回放等考试巡查功能; 通过作弊防控设备可有效检测和屏蔽无线电作弊信号; 通过身份验证设备可实时识别考生身份,避免替考等现象的发生; 通过视频会议及考试考务管理平台,可实现与上

8、级巡查指挥中心的即时通信、视频指挥等功能。 通过公共广播等考试信息发布手段,实现考试通知、考试打铃等功能。标准化考点的功能模型如下: 1.2.2 各级指挥中心的功能模型各级指挥中心的建设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相关功能要求和技术规范,我省已在省、市级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建设考试考务指挥中心,有条件或有必要的可扩大到县级教育考试机构,并实现与上下级考试、考务指挥中心的互联互通,形成对所属标准化考点和考务指挥中心的统一、集中业务管理,确保考试期间的视频实时监控、应急指挥和考务综合信息查询等。各级指挥中心功能符合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功能要求,具体如下:各级视频指挥中心建设包括:

9、巡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大屏显示系统、矩阵控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录播系统及配套机房建设等。第二章 标准化考点系统建设方案2.1 概述2.1.1 系统建设内容标准化考点建设主要内容: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指挥系统、考试业务管理系统、作弊防控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等五大系统。(1) 网上巡查系统:建设国家-省-市-区县-考点五级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可实现实时图像采集、点播、远程控制、存储和备份、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等功能。(2) 视频指挥系统:在各级巡查中心基础上建设视频指挥系统,建设多级统一的考试指挥、管理和监控系统,可实现视频会议、网上巡查、应急处置、考务指挥等功能。(3) 考试

10、业务管理系统:可实现对考生、考点、考场、试卷、监考老师、巡考人员、考试机构、违规处理、阅卷、成绩处理和考试评价管理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实现考试数据信息的充分共享。(4) 作弊防控系统:利用金属探测、无线电信号检测及屏蔽设备,实现准确探测定位各种类型无线通讯设备及采用相应的屏蔽措施。(5) 考生身份验证系统:采用身份证、指纹等识别技术,准确对考生身份进行验证,并能把考生数据实时上传到考试业务管理系统。2.1.2 系统技术标准符合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符合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暂行规范符合山东省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视频标准技术规范并遵循以下标准:GB2081

11、5-2006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367-2001视频安

12、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79-2002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GA/T388-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GA/T388-2002B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GA/T390-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YDT 1666-2007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YD/T 1171-2001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RFC 3261 SIP:会话初始协议RFC 2327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ISO/IEC-13818-

13、1 (2000 edition)MPEG音视频封装标准ISO/IEC-14496-2MPEG4视频编码标准ISO/IEC-11172-3MPEG音频编码标准2.1.3 系统设计原则在建设整个系统时,须秉承技术先进、扩展性、系统实用、稳定性、结构合理、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安全可靠性作为基本原则,进行系统构架。1) 技术的先进性整个系统选型、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均要符合高新技术的潮流,关键的视频数字化压缩、解压、码流传输均采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与产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2) 扩展性为使本系统能保持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及未

14、来系统互联的方便性,在该系统的设计时,采用先进开放的技术和产品。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可扩展教学应用,充分利用标准化考场建设好的环境,配合教学精品课程录制系统,形成教学资源积累。与安防监控系统无缝地结合,实现报警信号的联动,报警设备的自启动;当报警信号产生时,可实现多种可用通道的信息传输。3) 实用性在设备选型时,主要依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我国电子巡查系统建设市场上的占有率高的各类产品,选择具有最优性能价格比和扩充能力的产品。4) 稳定性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切合实际,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国家教育考试监考业务工作需求。该系统应具有成熟、

15、稳定、实用的特点,能够满足电子监控录像的应用,技术开发及信息管理的需求,要具有充足的备品、备件。5) 架构合理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来架构各个子系统组成稳定可靠的系统,使其能安全平稳地运行,有效地消除各子系统可能产生的瓶颈,选用合适的设备来保证各子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稳定可靠的系统才能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良好的数据共享,实时的故障修复,实时备份等才能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6) 经济性 在满足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建设成本。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不盲目投入。建设经费不足的地区,应先重点、后一般,分期投入、分期建设。7) 规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