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探讨和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490916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探讨和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探讨和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探讨和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探讨和分析_贸易经济论文由技术进步、制度变迁所引致的国际分工深化,已对国际贸易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迁。历史地看,国际分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以及产品内分工,而这三种国际分工模式又分别对应着三种类型的国际贸易模式: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产品内贸易的前提是产品内分工,而产品内分工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生产过程或服务流程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割或分离(卢锋,2004);而产品内贸易的一个重要模式则是基于工序分工的“工序贸易”。在“工序贸易”模式下,贸易品不再是完整的最终产品或整套服务流程,而是生产过程

2、中的某一生产工序或服务供给流程中的某一可分离的独立环节。“工序贸易”实际上已成为目前产品内贸易的最突出现象,而这一新的贸易现象及隐含其中的经济学含义尚未得到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至今为止,关于产品内贸易的研究,大多数文献主要关注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过程细分及其对应的中间品、半成品或投入品的贸易。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工序贸易”这种国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效应,并结合目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中国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环节和位置、中国自身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等因素,探讨基于产品内分工比较优势的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和政策。一、关于“工序贸易”的文献述评“工序贸易”是产品内贸易模

3、式下的一个突出现象,“工序贸易”本身也成为产品内贸易模式下的一个最主要的子模式。至今为止,直接探讨“工序贸易”现象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但是,到目前为止对生产过程的国际分割和“中间品”(又称“半成品”或“投入品”)贸易的探讨,却为“工序贸易”的研究构筑了一个很好的基础。Jones和Kierzkowski(1990,2001)等人比较早地关注生产过程的国际分割现象。他们的研究表明,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使得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但可以在时间上分离,而且也可以在空间上跨国界分割。而生产过程国际分割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产品内贸易模式的诞生。随后,Deardorff(2001a,2001b)、Egg

4、er和Falkinger(2003)以及Kohler(2004a,2004b)等人也对生产国际分割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伴随着一个被广为传播的术语外包(Offshoring)。由于被转移出来的生产工序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因此,大多数外包模型通常隐含着这样的假设前提:发达国家作为最终产品的研发者和生产组织者,是“外包工序”的“发包”者;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资本以及高素质(或高技能)劳动力等要素的欠缺,因而只能是.“外包工序”的承接方。客观地看,这样的假设与目前的国际贸易现实是符合的。但在Kohler(2004b)等人的研究模型中,生产分割只发生在同一产业层次,且基于生产分割的贸易成本在同一

5、产业内是统一的。显然,这样的假设与现实世界有着明显的距离。另一类与“工序贸易”相关的研究文献就是探讨“中间品”、“半成品”或“投入品”的贸易。一直以来,传统的贸易模型将国际贸易刻画成基于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之间进行最终产品或完整劳务的交换,而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而产品内分工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催生了“半成品”、“中间品”或作为生产过程“投入品”的生产资料的国际贸易。换言之,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贸易品(即贸易的标的物)不再是最终产品,而是“半成品”、“中间品”或“投入品”。Feenstra和Hanson(1996)以及Yi(2003)等人对“半成品”、“中间品”或“投入品”

6、(下文以“中间品”泛称之)的贸易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企业生产的国际分割以及垂直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催生了“中间品”贸易现象。从学术研究层面看,对“中间品”贸易现象的关注稍早于“工序贸易”现象,所以,研究“中间品”贸易的文献在时间上也更早些。实际上,“中间品”贸易往往伴随着“工序贸易”,或者说,“工序贸易”在某些情形下内含于“中间品”贸易之中。例如,大量零部件的国际贸易就属于此种情形。从需求角度看,需求方所需要的实际上就是“按一定规格或要求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而“按一定规格或要求生产零部件”就构成整个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其中一个工序环节。换言之,需求方实际上是在购买某一“工序”,由于这一工

7、序“物化”在某一中间品零部件中,于是,“工序”的买卖便以中间品贸易的形式进行。值得关注的是,在Feenstra和Hanson(1996)以及Yi(2003)等人研究中,除了垂直专业化理论外,价值链理论、市场内部化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也贯穿其中。这说明,方法论上的多元化已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直接研究“纯工序贸易”的学者当中,Grossman和Rossi-Hansberg(2006,2008,2010)等人走在前面。尽管大多数“工序”贸易往往伴随着或内含于“中间品”贸易,但Grossman和Rossi-Hansberg仍将自己的研究从“中间品”贸易的研究中分离出来,而专攻“工序”贸易的内

8、涵、外延及其相关效应。Grossman和Rossi-Hansberg等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分割进行了基于理论模型的严格描述,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工序贸易”的相关效应。概而言之,迄今为止关于“工序贸易”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工序贸易”是产品内贸易模式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工序贸易”是生产垂直专业化的产物;“工序贸易”的发展和深化,是一种“帕累托优化”。关于“工序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效应,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一种研究结论认为,“工序”的外包导致发达国家工作机会的流失,从而加重业已存在的失业危机。这种结论在国际金融风暴导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成为西方的主流观点,引起发达国家贸易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9、,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反映在其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上。而Grossman和Rossi-Hansberg等人的研究结论则认为,“工序”的外包不一定导致作为“工序”发包方的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福利的降低,在某种情形下,工序贸易有可能导致贸易双方的双赢结局。但是,这样的结论仍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的验证。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大多数西方学者关注的是“工序贸易”对作为“工序输出方”的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效应及其它福利效应,但“工序贸易”对作为“工序承接方”的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效应,现有文献则较少关注。技术进步对“工序贸易”形成机制的影响,现有文献给予大量的剖析,但制度变迁在“工序贸易”乃至“产品内贸易”形成机制的作用

10、,则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另外,“工序贸易”已在很大程度上对世界贸易格局形成冲击或影响,世界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长期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或政策是建立在劳动力资源或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上。但在产品内分工催生“工序贸易”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今天,基于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的对外贸易战略或政策显然需要重新评估。二、一个基于工序分工的贸易模型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本文的模型构建就从企业生产过程的国际分割开始。在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直接作用下,国际分工模式逐渐从原先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逐渐演变为产品内分工。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由一

11、系列生产环节或生产工序组成,在产品内分工模式下,企业的生产并不涵盖最终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而是专注于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工序。这里隐含的逻辑前提是:在某类最终产品生产的完整过程中,不同的生产环节或生产工序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由于各国间存在着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作为生产过程组织者和协调者,企业为了自身的成本最小化或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将不同的生产工序放到与该工序的要素密集度相匹配的国家或地区,这样便产生了生产过程国际分割的动机。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看,生产过程的国际分割实际上是一种“帕累托优化”。“利益驱动说”充分解释了生产过程国际分割的基本动机,但生产的国际分割能否实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

12、现,还取决于制度和技术这两个制约因素。例如,如果某种制度出于某种动机或原因而限制生产过程的跨时间和跨空间分割,那么生产过程的分割尤其是跨国分割就很难实现;还有,如果生产的国际分割产生过高的组织协调成本,则这种情形下的生产国际分割也很难实现。(一)变量定义与基本模型Grossman.Gene M.and Esteban Rossi-Hansberg(2008)对生产过程中的连续工序依据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进行了细分。本文借鉴Grossman模型中的工序细分原则,将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工序定义为“L工序”(即这样的工序消耗技术密集度较低的劳动),而将另一些工序定义为“H工序”(意味着这样的工序将消耗技术

13、密集度较高的劳动)。当然,生产过程中除了劳动力要素外,也必然涉及其它要素的投入,如资本、土地等要素的投入。为了便利性和不失一般性,只将劳工作低技能劳工和高技能劳工的区分,前者为L工序所雇用,而后者则为H工序所雇用。换言之,所有的“低技能劳工”都是“同质的”,同时所有的“高技能劳工”也是“同质的”。这样的假设意味着,某个L工序在A国所需的低技能劳工消耗与在B国所需的低技能劳工消耗是一样的;同样,某个H工序在A国所需的高技能劳动与在B国所需的高技能劳动也是一样的。为反映不同国家间在要素禀赋结构方面的差异,模型允许各国的不同产业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这样的特征。这就意味着,某个L工序在A国将投入更多低技

14、能劳动(可能因为A国有着相当丰富的低技能劳动力资源),而同样的工序在B国却只投入较少或有限的低技能劳动(可能因为低技能劳动力在B国是一个稀缺资源)。注意这样的假设与前文的劳动力同质假设并不矛盾,它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同一产业在要素密集度上的区别。这一假设实际上也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工工资的差别。假设A国是技术密集型国家,而B国则是劳动密集型国家。当生产的组织协调总部(也可理解为企业的总部)位于A国时,A国的企业就存在一个将何种工序从整个生产流程中“外包”出去的问题。为使模型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外包”情形,本文假设A国企业只考虑在“L工序”系列中挑选“外包”工序。这样,“外包工序”的

15、流向就基本上确定为由发达国家发出(即发达国家作为“工序发包方”),同时由发展中国家承接(亦即发展中国家作为“工序接包方”)。下面再对L工序进行进一步定义:设i为L工序系列中任一工序,且i0,1,即i被标上从0到1的指数,指数越高意味着该工序的技术密集度越高,而技术密集度的高低又与外包成本的高低成正比。换言之,要外包一个指数较高的i工序,就会同时产生较高的组织协调或生产管理成本。这样,一个工序能否成为“贸易工序”,就与它的指数高低密切相关。根据i的定义,t(i)是一个连续增函数。W=t(I)W*(1)在(1)式中,I被定义为“边际工序”,这意味着在i0,1中,I处于某个具有边际意义的位置:工序指数低于I的任何工序,都可以考虑外包到B国;而工序指数高于I的任何工序,则只能留在A国完成。这样,企业生产j产品的单位成本就可表示如下:(二)工序外包的影响效应1.对工序输出国劳动力市场及其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于A国(即工序输出国)的劳动力市场而言,随着原本由A国低技能劳工完成的L工序逐渐转移到B国,A国的低技能劳工将失去部分工作,在短期中,A国低技能劳工市场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将直接导致A国低技能劳工工资的下降。这在逻辑上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是一致的。在供过于求的A国低技能劳工市场中,部分低技能劳工将转向H工序的劳动这意味着进入高技能劳工的系列。低技能劳工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