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质量控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484836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管理质量控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品质管理质量控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品质管理质量控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品质管理质量控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品质管理质量控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管理质量控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管理质量控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及质量验收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武汉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办公室张 绪 光二0 0八年十月一、08规范编制的背景及目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由交通部组织有关单位相继编制并发布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及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等国家标准,建设部自一九九0年起相继编制并发布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钢渣石灰类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5-90)、粉煤灰石灰类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97)及联锁型路面砖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CJJ79-98)等行业标准。国

2、家标准是由交通部组织编写,涉及公路工建设的内容较多,城镇道路建设的内容极少。城镇道路与公路工程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共性表现在路基、基层、面层施工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其特殊性表现在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及构建物较多。而由建设部组织编写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内容又不全,无法包括城镇道路施工及验收的全部,且许多工艺巳淘汰,如手摆块石基层、泥结碎石面层、级配碎石面层等。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使用年限均巳超过十多年。目前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设计单位采用了一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也采用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之随着工程验收制度的改革,各参建单位深感原有的标准、规范,无法满足当今道

3、路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需要,因而急切地要求编制新的标准、规范,来指导施工及验收。为了适应城镇道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规范城镇道路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22003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北京、天津、沈阳、武汉、郑州、深圳等城市的设计、施工、质监、管理等单位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从2002年底起至今历经6年,在探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公路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水

4、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经反复修改,编制出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新的行业标准,于008年4月2日发布,同年9月1日正式实施。二、新规范与原标准规范的不同之处1、结构更合理、内容更全面总结构仍然是施工和验收两大块。施工这块分为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检验;验收包括验收单元的划分、各验收单元合格标准、验收组织形式、验收程序等。内容较原标准规范进行了扩展和深化。如增加了测量章节。在路基章节中,除突出了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的施工技术要求,提高了质量检验标准,在特殊土路基中补

5、充了软土地基各种处理方法的技术要求。在基层章节中,增加了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基层,另外沥青碎石基层及沥青贯入式基层也可借用沥青面层中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在面层章节中,增加了铺砌面层和广场、停车场面层。另增加了人行地道结构,将挡土墙结构工程单列一章,并增加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结构。在附属构筑物章节中,增加了隔离墩、隔离栅、护栏、声屏障、防眩板等构筑物。2、贯彻新的验收理念,强化施工质量检验在编制规范过程中,以“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十六字方针,作为编制的指导思想,将施工规范和检验标准合为

6、一体,在每一章节中,前面写施工技术要求,后面写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如何去理解这十六字方针,本人谈谈自己的认识。(1)验评分离就是将施工质量检验与工程质量评定分开,将施工技术要求与施工质量检验分开。在工程竣工验收中,符合质量要求的就验收,不评质量等级。优质工程是放在工程使用一年后,由地方或全国所制定的评优标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审而定。评优标准是从原验评标准中剥离出来,独立于现行验收标准的另一系列标准。(2)强化验收以前的质量验收,只重视工程完工后的工程实体质量验收,而不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检验。本规范在施工过程中先分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施工质量检验,再分别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工程质量验收

7、。而在检验批施工质量检验中,又分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做到层层把好施工质量检验及工程质量验收关。(3)完善手段在以前所编的施工规范中也有施工质量检验,但它只规定了检验允许偏差,而未规定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在工程质量验评标准中,也只对工程实体的质量验收规定了检验允许偏差、检验频率及一些简单的检验方法。在本规范编写中,对所有的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都规定了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检验方法中包括“观察外观、核查资料、量测实体”。而在量测仪器中既有普通仪器,又有先进仪器。使检验手段进一步完善。(4)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以前在验评标准中,不太重视过程控制。本规范对施工过程中

8、的施工质量检验作了规定,还特别强调对主要材料进行进场复检,强调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功能性检验。3、确定了道路工程建设的强制性条文以前所编标准规范中均无强制性条文,2000年9月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并发布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其中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共选定了80多条强制性条文,由于强条太多,执行起来难度较大,把握不住重点。本次编写规范的过程中,经反复研讨,只选定9条作为强制性条文,这9条中涉及到施工安全的有3条,施工质量保证的有1条,产品保护的有4条,质量验收有1条。三、道路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土路基1、土方开挖控制要点(1)路堑开挖必须按照设计规定的宽度、坡

9、度放线,设置控制桩。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挖掘,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有塌方迹象时,应马上将人、机撤离至安全区。(2)机械开挖前应探明地下构筑物及管线的位置、埋深。当挖至距构筑物及直埋电缆管线2m、其他管道周边1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3)人机配合土方作业应设专人指挥,机械作业时,配合人员严禁在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机械臂距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CJJ1-2008规范表6.3.10的规定。(3)路堑挖至接近设计边坡时,宜采用人工修整;接近路床设计高程时,应根据土质情况预留一定厚度的土层作保护、调平、碾压之用。雨期施工预留土层厚度宜为2050cm。(4)施工期应保

10、证截水沟及临时排水设施的排水通畅。2、土路基填筑控制要点(1)填土前应将原地面的杂草、树根、种植土、有机土、生活垃圾土等清除干净,坑洞、墓穴用原土或砂土填平,并对地基进行平整、压实。路基穿越河湖、水塘,在路基坡脚外应修筑围堰,排除积水、清除淤泥,将河床、塘底晾干,含水量较大时,应按设计要求掺拌干石灰粉进行处理。软土地基应按设计进行处理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填土。(2)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填筑。纵向分段压实层的搭接,应在先填土层端头按1:1坡度碾压成斜坡,并留置不小于2m长的台阶。各填土层应分层搭接、交错覆盖。(3)路基加宽、半填半挖路基、原地面横坡陡于1:5时,均应沿路基

11、边坡、原地面横坡,挖掘向内倾斜1%2%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宜小于1m,高度宜为0.30.5m。路基加宽,宜选用与原路基相同的土类或透水性较好的填料。(4)土方路基的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生活垃圾杂填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或处理不达要求,不得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填筑材料强度应符合CJJ1-2008表6.3.12-1的要求。路床下030cm,填土粒径不得超过10cm。(5)填筑前应对填料进行含水量检验。天然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应采用摊铺晾晒或掺拌石灰降低含水量;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均匀洒水

12、,闷浸拌匀,使填料在碾压时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6)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强度低的土,宜填筑在路基下层。同类填料层总厚度不宜小于50cm。路基填筑中应做成2%4%双向横坡。(7)填土应从下至上、从低到高,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松铺厚度,应按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不同的压实度要求,经试验确定。路床顶面压实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8cm。(8)路基填土宽度应宽于设计宽度,路基每侧宜宽出设计宽度0.4m0.5m。(9)桥涵两侧底部距基础2m,顶部距桥台冀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范围内,宜填筑砂砾料;管道周围40cm范围内,宜填细粒土或砂土。3、土路基压实施工控制要点

13、(1)土方路基施工前应将各种填料及原地基土的击实试验报告,送至施工项目经理部及现场监理项目部。监理工程师对交送的击实报告应进行审查,审查无疑义后,方可使用。审查中有疑义,应重新见证取样送至有资质的第三方试验室重新试验。(2)路基填土前,应对基底原地基进行碾压,原地基压实度不宜小于上层路基压实度的标准。(3)填料碾压必须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进行。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处理。(4)压实宽度应不小于设计宽度。碾压宜从设计路宽边线开始,从两侧向路中心慢速行进,采用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稳后振的方法碾压。超高路段,上坡路段应从低处向高处碾压。(5)相邻碾压带应重叠,碾压重叠宽度:双轮、三轮压路机为1/2轮

14、宽(后轮),振动压路机为0.4m0.5m。相邻两碾压区段纵横向宜向重叠1.0m1.5m。(6)管涵结构顶部覆土厚度不大于50cm时,只允许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夯实,不得使用压路机压实。(7)土路基的各层压实度应符合设计及CJJ1-2008规范表6.3.12-2的规定,路床顶面弯沉值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二)石方路基1、石方开挖施工控制要点(1)凡采用爆破法开挖的石方路基,应根据施工范围内外的架空缆线的位置、高度,地下管线的位置、埋深,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距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爆破开挖方案。爆破方案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城区及交通要道应采用小药量的电力起爆、导爆管起爆或静音爆破。(2)大型爆破必须

15、由具有爆破专业执照的施工企业承担爆破施工,小型爆破作业也应由具有爆破专业上岗证书的专业爆破人员施爆。(3)石方爆破开挖施工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规定。(4)爆破作业完后,应派专业人员对哑炮及边坡危石进行处理。严禁在有危石、不稳定边坡下进行作业。2、石方路基填筑控制要点(1)填石的石料强度应不小于15Mpa,压碎值不大于25%;水中填石强度应不小于20Mpa,石料的最小粒径应不小于30cm;3080cm填石路基,石料的最大粒径应小于10cm。(2)填石路堤先清理基底,再从坡脚码砌边部,然后逐层水平填筑,用15t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3)填筑碾压离路床顶面50cm时,用砾料土嵌缝整平,并采用震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其表面不得有浮石、推移,明显高低差等现象。(4)石方路基压实完成后应按要求对路床顶面进行压实密度检验。路床下30cm内嵌缝调平层的重力密度不得小于2.1t/m3。(三)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应根据软土的性质、含水量和层厚由设计确定其处理方案。1、砂垫层1)适用范围砂垫层适宜于处理呈可塑状态的淤泥、淤泥质粘土及冲填土等湖河相沉积浅层软土地基。不适宜处理压缩模量低于2.5MPa的软土地基。2)施工控制要点(1)宜采用含泥量小于3的中粗砂,或粒径小于3cm、含泥量小于5的砂砾料。渗透系数均大于510-5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