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A不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844091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A不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不A不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不A不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不A不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不A不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A不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A不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 A 不 B”的构式义及其消极倾向对于“不 A 不 B”格式,前贤大多从结构分析或者语义分析角度进行研究,并对各种“不 A 不 B”的色彩意义进行描述。本节结合认知理论、语用规则和构式理论,对“不 A 不 B”消极义构式化过程进行解释。5.1.1 “不 A 不 B”的不同语用色彩在共时平面上,形式和意义并非一对一对应,赵元任(1968)称之为“扭曲关系”。“不 A 不 B”结构表现尤为特别,同一种格式竟然有积极义,中性义,消极义三种截然不同的语用意义。请先看下列九组例子:例一:(1)他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例二:(2)这个老人不痴不聋的。例三:(3)a.傻儿不呆不傻 ,最后还当上了师长。b.

2、你在那儿不呆不傻地愣着干啥?例四:(4)他在欲望与现实间,不尴不尬。例五:(5)他整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例六:(6)这个女孩不胖不瘦的。例七:(7)a.这时是中秋前后 ,天气 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 老舍四世同堂)b.他对小欣总是不冷不热的,让她不知道该怎么做。c.这个汤的味道 不咸不淡 ,正好。d.在一些有争议的事情上,徐颖总是站在她的对面,用一些或明或暗的话刺激她,背后还说些不咸不淡的话。(冯骥才爱之上)例八: (8)a.发动机的声音 不紧不慢 ,飞机行驶得非常平稳 。(王蒙青春万岁)b.她走起路来不紧不慢的,真是急死人。例九:(9)a.你这身打扮不男不女的。b.这个十

3、七岁少女不人不鬼的。例一“仁”“义”“忠”“孝”都是类义形容词,具有褒义的感情色彩,被否定词“不”修饰后,整个词组的意义是“不仁义”“不忠孝”,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例二“痴”“聋”是类义形容词,具有贬义的感情色彩,被否定词“不”修饰后,整个词组的意义是“不痴聋”,具有积极的感情色彩。例三 a 句,“呆”“傻”是形容词,两者是贬义同义词,在句中取本义,用否定词修饰后,语义颠转,具有褒义的感情色彩。b 句“呆”“傻”在句子中还同样是贬义形容词,取本义,两者用否定词修饰后,词义竟然没有颠转,不仅没有表示褒义的感情色彩,而是依然表达了贬义色彩,表达了“又呆又傻”的意义,也就是否定词“不”的否定功能失效

4、了。例四“尴尬”是贬义词,被否定词“不”隔开成“尴”“尬”两个语素,整个词组语义并没有颠倒,表示“不尴尬”的意思,而依旧是“尴尬”的意思。例五“三”“四”是数量词,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被否定词“不”分别修饰后,整个词组具有强烈贬义的感情色彩,表示“不正派,不象样子”,“三”“四”数量词的表量含义消失。例六“胖”“瘦”是形容词,两者是相对词,都具有相对消极的感情色彩,被否定词“不”修饰后,语义指向两个反义词之间的中间状态,表示“不胖也不瘦,身材正好”,具有相对积极的感情色彩。例七 a 句“冷”“热”是形容词,两者是相对词,在句子中取本义,两者用否定词修饰后,语义表示为两反义词的中间状态,具有相对

5、积极的感情色彩。b 句,“冷”“热”在句子中取喻义,形容人们的态度,两者用否定词修饰后,语义偏向“冷”,具有相对消极的感情色彩。我们把“不 A 不 B”结构直接充当谓语,并补足具有强烈感情色彩评价性成分来判断“不 A 不 B”的感情色彩:(10)a.天气不冷不 热的,很舒服。b.天气不冷不热的,很不舒服。c.?他总是不冷不 热的,让 人很开心。d.他总是不冷不热的,让人不开心。c 句一般情况下让人感觉别扭,当然也不排除特殊语境下可以成立,比如:他对人越是不冷不热,小霞越是觉得他酷,越开心。 这里值得提的是,即使在这个特殊语境,“不冷不热”的语义还是偏向“冷”。例八中,a 句“紧”“慢”是形容词

6、,两者是相对词,在句中取本义,都具有相对消极的感情色彩,被否定词“不”修饰后,语义指向两个反义词之间的中间状态,表示“速度正好”,具有相对积极的感情色彩。b 句“紧”“慢”在句中也是取本义,被“不”修饰后,语义偏向“慢”,表示“很慢”,具有相对消极的感情色彩。我们可以让“不 A 不 B”做谓语,后面补足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评价性短语:(11)a.她走起路来 不紧不慢 ,很安全。b.*她走起路来不紧不慢,不安全。c.她走起路来 不紧不慢,让人着急。d.*她走起路来不紧不慢,不让人着急。bd 句让人听起来觉得别扭,充分证明了“不紧不慢”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偏向和感情色彩都是不同的。例九中,a 句“男”

7、“女”都是区别词,它们彼此是相反词,“不男不女”具有绝对贬义的语用特征。b 句“人”“鬼”是名词,它们并不是绝对相反词,但是在“不 A 不 B”格式中,两者显然是绝对相反词,也具有绝对贬义的语用特征。我们可以让“不 A 不 B”做句子谓语,并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评价性短语“很难看”“很好看”分别补足这两个句子,以印证它们的绝对贬义:(12)a.你这身打扮不男不女的,很难看。b.*你这身打扮不男不女的,很好看。c.这个十七岁 少女不人不鬼的,很难看。d.*这个十七岁少女不人不鬼的,很好看。b 句和 d 句由于“不 A 不 B”格式的感情色彩和补足部分感情色彩产生矛盾而不成立。从上面九组例子中,我

8、们可以提出以下这些问题:1、 为什么“不呆不傻”的否定意义为什么消失,变成“又呆又傻”的意思?2、 为什么“不尴不尬”不是“不尴尬”的意思,反而是“尴尬”的意思?3、 为什么“不紧不慢”语义偏向“慢”而不偏向“紧”?4、 为什么“不冷不热”通过隐喻修饰态度后,语义会偏向贬义的“冷(态度)”,而不是“热(态度)?5、 为什么 AB 是都是褒义的 “不 A 不 B”词组,如 “不仁不义”,没有“又 A 又 B”的意思?而 AB 是都是贬义的“不 A 不 B”词组,如 “不呆不傻”,否定词意义会消失,变成“又 A 又 B”。6、 区别词“男”“女”语义相反,本身并没有消极义和积极义的感情色彩,为什么

9、“不男不女”会有强烈的贬义色彩?7、 数量词“三”“四”语义甚至并不相对,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消极义和积极义感情色彩,为什么“不三不四”会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8、 人,鬼,神,兽本是多分的,语义也不相对,也没有任何消极义和积极义感情色彩,为什么“不人不鬼”会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总结上面问题,本文下面准备解决三组问题:1、“不 A 不 B”格式在什么条件下具有什么样的感情色彩?2、“不 A 不 B”是否具有消极格式义,其消极义格式化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其背后有什么样的认知机制和语用规则在起作用?3、“不 A 不 B”的消极格式义形成后,又是如何和汉语语法和词汇互相作用的?5.1.2 AB 是相对词沈家

10、煊(1999)把反义词区分了“相反词”和“相对词”,他认为“所谓相反就是在一个概念域内,非 A 即 B,非 B 即 A,只有两头,没有中间,概念域因此不是一个连续体。例如在性别这一概念域内,非男即女,非女即男。所谓相对就是在一个概念域内,由一端到另一端是渐变的,连续的程度之差,两端之间有中间地带。例如在长度这个概念域内,长短是相对而言,程度有别。”当 AB 是相对词,用在“不 A 不 B”格式中时,语用色彩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AB 用作本义的时候呈现积极意义,比如:(13)a.不厚不薄的唇 ,嘴角稍稍向上弯 ,总是微笑的样子,特别显着和气。 (巴金家)b.赵子曰心里痛快多了!欧阳天风的小金钥

11、匙不大不小正好开开赵子曰心窝上那把愁锁。( 老舍赵子曰)第二,AB 用作本义时候呈现消极意义。(14)a.火车快开了,你还这样不紧不慢地走着?b.你看,不早不晚,偏偏在这节骨眼儿上出问题。第三,AB 用作喻义时候呈现消极意义。(15)a.转眼小王就到了不大不小的尴尬年龄。b.一定要将他们变成不左不右的阴阳分子!例 15a 句“大”“小”本来用来形容事物的形状,现在喻指为“年龄”。“左”“右”本来指方位,现在喻指“立场”。有些相对词被用作本义,倾向于积极用法,比如:不胖不瘦、不软不硬、不厚不薄、不干不稀、不浓不淡、不长不短、不宽不窄等。有些相对词被用作本义,倾向于消极用法,比如:不中不西、不今不

12、古、不方不圆。有些相对词用作本义,倾向于中性用法,比如:不好不坏、不新不旧。有些相对词被用作本义,有时候倾向于积极用法,有时候倾向于消极用法,比如:不紧不慢、不早不晚。举例如下:(16)a.车市动态 ,北方汽修, VOLVO 不紧不慢, 长安福特如坐针毡, S80 国产叫急。b.有一次看韩乔生的评说,球队进了一个球,他就 兴奋地说道:这个球踢的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前不后。例 16ab 句都是积极用法,消极用法见例 8。有些相对词用作本义倾向于积极用法,用作喻义则倾向于消极用法,比如:不冷不热、不大不小、不咸不淡、不左不右,举例如下:(17)a.昆明的天气不冷不热,非常适宜居住。b.他对人不冷

13、不热,爱理不理。c.这个汤味道正好,不咸不淡。d.在一些有争议的事情上,徐颖总是站在它的对面,用一些或明或暗的话刺激她,背后还说些不咸不淡的话。(冯骥才爱之上)当然还有些相对词用作本义,倾向于积极用法或者中性用法,有时候是消极用法,同时也可以用作喻义呈现消极用法,比如:不高不低等,举例如下:(18)a.她个头 不高不低,体型不胖不瘦,标准美女身材。b.她总是经常回忆起那个个头不高不低的老师来。c.裙子不长不短,领口开得不高不低,莎娃让球迷失望。d.王处长收入不高不低,日子总是过得拮据。例 18 中,a 句相对词用本义,积极意义;b 句相对词取本义,中性意义;c 句相对词取本义,消极意义;d 句

14、相对词取喻义,消极意义。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为相对词 AB,它们的语用色彩意义竟然并不相同。那么造成它们语用色彩意义不相同的原因何在?5.1.3 心理期待沈家煊(1999)在肯定与否定对立的消失一文中提出“词语固有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归根结底还是跟人的期望有关系。因为积极意义是人们通常所期望的,消极意义是通常所不期望的。”相对词 AB 在“不 A 不 B”格式中语用色彩意义的不同反应了人们对相对词的期望并不是一致的。根据人们对相对词 AB 的期望,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AB 都是期待发生的否定项,比如 “不胖不瘦”,“胖”和“瘦”都不是人们通常所期待的,所以“不胖不瘦”呈现出积极意义。第

15、二类,AB 都是期待发生的肯定项。比如 “不中不西”,“中”“西”是人们所期待的,所以“不中不西”呈现出消极意义。第三类,AB 一个是期待发生的肯定项,一个是期待发生的否定项。比如:“不冷不热”用在喻义通常指称某个人的“态度”,态度热情是我们的期待发生的事情,态度冷淡是我们不期待发生的事情。那么如何解释“不冷不热”隐喻后,语义偏向“冷”,呈现出消极意义呢?沈家煊(1999 )提出“社会性的褒义词对礼貌原则特别敏感是很自然的。”参照 Brown&Levinson(1978),沈家煊(1999 )把礼貌原则简单描述为“礼貌原则:对言语进行评价,尤其是评价人的社会行为时,对坏的要说的委婉,对好的要说

16、的充分。”出于礼貌原则,人们否定褒义的“热”隐含着“冷”,否定贬义的“冷”隐含介于褒贬之间中间的意思。正是由于这种褒贬义词在否定范畴中的不对称状态,促使“不冷不热”语义偏向“冷”,呈现出消极含义。例 18 中的“不高不低”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语用色彩意义,就在于在不同的语境下,人们期望不同,a 句由于人们对女孩的体型普遍心理期待是“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所以其呈现出积极意义。b 句老师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人们并没有什么期待,所以呈现出中性意义。c 句领口或“高”或“低”都符合衣着得体的标准,符合人们对装着心理期待,所以呈现出消极意义。d 句收入当然越高越好,所以“高”是人们心理期待,“低”不是人们所期待的,呈现出消极含义。5.1.4 AB 是相反词沈家煊(1999)认为相反词“如果在不 A 不 B格式里,有的没有意义,如不正不反不真不假不开不关,有的表示一种特殊的不满意,例如:你这打扮不男不女,像什么样子。这不死不活的局面真叫难办。他做学问不中不西,中国和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