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38434396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3 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 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进一步体会我 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堂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炒菜、炒饭,可你知道炒钢吗?炒钢是西汉中期 出现 的一种新技术,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鼓风或加 进精矿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像 炒菜一样,因而得名,而欧洲的炒钢技术在18 世纪中叶才出现。由此可见 我

2、国的经济在汉代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汉时期的 经济。 自主学习:(用 15 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农业的成就: 1、 水利:西汉 _、东汉 _治理黄河 2、 农具: _、_。 3、 作物: _、_、_。 二、手工业的成就 1、丝织业:_代表 _ 2、冶铁业:_- _意义 _ _ 铁制兵器代替青 铜兵器。 _我国最早发明炒钢技术 三、商业繁荣: 1、大一统的经济措施及作用: _ _ 2、东西二京:长安、洛阳 规模宏大:人口_、_。 布局合理的表现:_ _ _ 合作探究: 1. 讨论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 2.P72页动脑筋 精讲点拨: 一,讲述农耕技术的改

3、进时,可分为两个方面讲解: 1,是农具的改进,包括犁壁和耧车的发明; 2,是牛耕技术的改进,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法。 二,两汉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兴修水利、农具的改进和农作物的种植三个 方面。 三,提花机是一种提花设备,能在织物上织出花纹。 四、解释五铢钱。并同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比较。 五,强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农 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盛。它们之间不是 孤立的,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黄河的治理,汉朝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景帝汉文帝 C汉武帝汉景帝D汉武帝光武帝 2东汉时期

4、,主持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 A、杜诗B张衡C王景D郦道元 3水排是一种() A纺织工具B冶铁工具C灌溉工具D耕种 工具 4我国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是在() A西周B、春秋C秦朝D汉朝 5汉武帝在经济上实现大一统的措施有收回地方铸币权盐铁官 营统一铸五铢钱奖励工商业() AB C D 6发明水排的是() A杜诗B张衡C 王景D郦道元 7小红家中收藏一枚五铢钱,请你判断一下这枚钱最早铸于() A战国时期B秦始皇时期 C汉武帝时期D春秋时期 8 东汉时,著名科学家张衡著有两京赋,其中的“两京”指的是 () A咸阳和洛阳B长安和洛阳 C长安和镐京D咸阳和长安 9 西汉的都城和东汉的都城非常繁华,其根本原因是() A两汉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B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商品繁多 C城市人口多 D 街道宽阔笔直,长安城内有比较完备的排水沟和下水道 10长安城里的“市”是指() A商业区B居住区C作坊区D宫廷区 二、识读下面两幅图片 上面两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汉代在农业方面的什么成就?这说明了什 么? 三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本课的重点,可列表归纳掌握。 牛耕普遍采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西汉采用耧车进行播种。说明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学习反思 类别成就 农 业 兴修水利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手 工 业 丝织 冶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