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处理的方案.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38428970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裂缝处理的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裂缝处理的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裂缝处理的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裂缝处理的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裂缝处理的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裂缝处理的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裂缝处理的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亚洲花园裂缝处理方案一、成因概况:工程裂缝是影响建筑工程使用极限状态的主要因素。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变形作用,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诸多因素,统称为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问题,此类裂缝几乎占全部裂缝的八成以上。变形裂缝涉及到结构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材料质量及环境状态等诸多因素,特别是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使得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难度大大增加,泵送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约为610-4810-4,水化热也大幅度增高。在结构设计方面超静定框架和剪力墙新结构体系约束度显著增加,约束应力相应增加,对于承受很大温差和收缩作用的现浇楼板、大截面梁、剪力墙及长墙等约束度较高的结构,裂缝的

2、概率依然很高。变形作用引起的开裂多发区经常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及地上一、二层强约束区以及项层温差及收缩激烈波动区。混凝土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一个月内,中期裂缝约在六个月内,其后一至二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不可以避免的,其后一至二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不可以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下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对于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距离五至十米时可看清的0.5mm至1.

3、0 mm的裂缝是必须修补的,呈网状密布的裂缝,因外观要求必须处理,对有渗水的任何宽度裂缝必须处理。上述裂缝经处理后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不应据此降低质量评定等级。二、楼地面可见裂缝处理方案: 楼地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强约束区的过大约束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能力而接裂。本工程开裂部位外面有悬跳板,板筋为双层配筋,底筋为分离式配筋,在转角处仅在上层有放射筋,对于边续式板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应采用上下两层连续式配筋,对转角处的楼板宜配上下两层放射筋。对于整栋楼的可见裂缝及局部网状裂缝化学灌浆处理,凿掉抹灰层,查找结构有无裂缝,对于结构裂缝用压力灌浆机将水溶性聚氨脂灌浆料以0.3Mpa的压力灌入,持压5

4、分钟,到充实为止,清理后修补抹灰层,经处理后仍能满足设计的使用要求。裂缝化学灌浆处理方法:(一)、材料规定:1、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用的化学灌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浆液的黏度小,可灌性好。、浆液固化后的收缩性小,抗渗性好。、浆液固化后的抗拉,抗压强度高,有较高的黏结强度。、浆液固化时间可以调节,灌浆工艺简便。、浆液为无毒或低毒材料。2、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有甲基丙烯酸脂和环氧树脂类材料,在工程中应用时浆液应进行试配,其可灌性和固化时间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浆液配方可参照附表进行。有充分试验依据的性能可靠的其他配方也可采用。环氧树脂浆液配方 附表材料名称规 格配合比(重量比)12345环氧树脂610

5、1#或634#100100100100100糠 醛工业20-505050丙 酮工业20-506060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工业10甲 苯工业30-4050苯 酚工业10乙二氨工业81015208102020使用功能一天后固化,流动性稍差二天后为弹性体,流动性较好一天后固化,流动性较好六天后为弹性体,流动性很好六天后为弹性体,流动性很好3、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的组成原材料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4、水泥浆、水泥砂浆的配方应先进行试配,并检验其抗压、抗拉、抗弯强度。(二)、设计规定:1、对于静止裂缝,即其开展已基本稳定的裂缝和可能防止进一步扩展的裂缝,其修补可按采用以下方法:、裂缝宽度小于0.3mm时,为了满

6、足使用要求,当裂缝浅而细且条数很多时,宜用环氧树脂浆液或水泥浆液进行表面封闭;当裂缝细而深宜用甲基丙烯酸酯类浆液或低粘度环氧树脂浆液灌注。、裂缝宽度大于或等于0.3mm时,宜用环氧树脂浆液灌注。、当裂缝宽度大于1.0mm时,可用微膨胀水泥浆液修补。修补前应在裂缝表面涂刷一层水泥浆界面剂。对于大面积缺损、蜂窝、孔洞等,宜采用1:2水泥砂浆或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为保证新混凝土与原结构右靠结合,可将缺陷周围先凿毛清理干净,并涂刷一层水泥浆界面剂。2、对于活动裂缝即处于继续开展而末稳定的裂缝,应在分析并控制裂缝开展使基稳定基础上,方可按上述方法进行修补。如裂缝开展不能控制,则应采取相应的

7、措施,限制结构的变形,裂缝宜用柔性材料进行封闭处理。(三)、施工要求:1、灌浆法施工:应将裂缝构成一个密闭性空腔,有控制的预留进出口,借助专用设备灌浆泵将浆液压入缝隙并使之填满。2、灌浆前应对裂缝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可分为:、表面处理法:对于混凝土构件上较细(小于0.3mm)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用毛刷蘸甲苯、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至30mm处洗干净并保持干燥。、凿槽法:对于混凝土构件上较宽(大于0.3mm)的裂缝,应沿裂缝用钢钎或风镐凿成“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裂缝来确定。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

8、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钻孔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大型结构上的深裂缝,可在裂缝上进行钻孔,对于走向不规则的裂缝,除骑缝钻孔外,需加钻斜孔扩大灌浆通路。钻孔直径一般风钻为56mm,机钻孔应先最小孔径。裂缝宽度大于0.5mm,孔距可为2至3mm,裂缝宽度小于0.5mm,适当缩小距离。钻孔后应清除孔内的碎屑粉尘,孔径大于10mm时,可用粒径小于孔径的干净卵石填入孔内以减少耗浆量。3、裂缝处理完后埋设灌浆嘴(盒或管):对采用表面灌浆处理的裂缝,可用灌浆盒或灌浆嘴,凿“V”形槽的裂缝宜用灌浆嘴,钻孔内宜用灌浆管。在裂缝交叉处、较宽处、端部及裂缝贯穿处,钻孔内均应埋设灌浆嘴(管或盒

9、)。其间距当缝宽小于1mm时为350至500mm,当缝宽大于1mm时为500至1000mm。在一条裂缝上必须有进浆嘴、排气嘴及出浆嘴。埋设时先在灌浆嘴(盒或管)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见附表2.3)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的位置上。钻孔灌浆可先在孔内埋设铁管。环氧胶泥配方 附表材料名称规格配合比(重量比)12环氧树脂6101#或634#100100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工业3010甲苯工业-10二乙烯三胺(乙二胺)工业13-15(8-10)13-15(8-10)水泥350-400(250-350)350-400(250-350)备注:水泥项括号内用量为封缝用。4、封缝应根据不同裂缝

10、情况及灌浆要求确定。其封缝方法可分为:、环氧树脂胶泥封缝:对于不凿槽的裂缝可用环氧树脂胶泥封闭,先在裂缝两侧(宽20至3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抹一层厚1mm左右、宽20至30mm的环氧树脂胶泥。抹胶泥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及保证封闭可靠。、粘贴玻璃丝布封缝:先在裂缝两侧(宽80至10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将已除去润滑剂的玻璃丝布沿缝从一端开始粘贴密实,不得有鼓泡和皱纹。玻璃丝布可粘贴1至3层。、水泥砂浆封缝:对凿“V”形槽的裂缝,可用水泥砂浆封缝。可先在“V”形槽面上用毛刷涂刷一层厚1至2mm环氧树脂浆液,涂刷要平整均匀,防止出现气孔和波纹,再抹水泥砂浆封闭。5、裂缝

11、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闭效果。试漏需待封缝胶泥或砂浆有一定强度时进行。试漏前沿裂缝涂一层肥皂水,从灌浆嘴通入压缩空气,凡漏气处应予以修补密封至不漏为止。6、浆液配制应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进行。浆液一次配备数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7、灌浆是施工关键工序之一,应确保灌浆质量:、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增装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接通管路打开所有灌浆嘴上的阀门,用压缩空气将孔道及裂缝吹干净。、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端到另一端。、灌浆时应待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关闭转芯阀,如此顺序进行。化学浆液的灌浆压力常用0.2M

12、pa,水泥浆液的灌浆压力为0.4Mpa至0.8Mpa。压力应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达到规定压力后,应保持压力稳定,以满足灌浆要求。、灌浆停止的标志为吸浆率小于0.1L/min,再继续压注几分钟即可停止灌浆,关掉进浆嘴上的转芯阀门。、灌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并冲洗干净,化学灌浆还应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8、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盒或管),再用环氧树脂胶泥或掺有水泥的灌浆液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清洗灌浆嘴(盒或管)上的浆液,化学浆液可用火烧掉,清洗干净 的灌浆嘴(盒或管)可以重复使用。9、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10、化学灌浆施工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化学灌浆材料因多属易燃品,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在配制及使用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并严禁在现场进食。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并必须配备消防设施。三、工程质量及验收:1、灌浆施工前应按本设计规定检查施工准备是否符合要求。2、灌浆及粘结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本规定和有关标准的要求。3、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检查灌浆设备是否密实。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