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408808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1.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受到普遍关注。但是,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管理者来说,高校大量扩招,教育资源大大不足,希望能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行就很好了;从教师来说,由于扩招生源质量已经大大下降,学生的学习效果、效率很难保证,甚至出现了学习困难,没有必要谈创新创业教育;从学生来说,主要精力是应付各种考试、考核。2.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全面开展和实施,主要是缺乏创新创业

2、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从教师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及时纳入教育教学工作量及业绩考核范围,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方面也没有体现;从学生来说,还是传统知识评判模式的考核方式。3.高校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种政策、制度和方法,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仅仅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部修正、补充;往往是形式重于实质,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4.高校缺乏高素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在高校师资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活动,也没有进行过实际工作的历炼,没有直接从事

3、过生产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因而他们自身实际上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没有什么心得体会,事实上也难以完全胜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展趋势1.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我们要解决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加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之间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创新。2.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首先,要通过传播知识、传播文化和传播科技,培养完全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快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其次,高校还要创新科技、创新知识和创新文化,用扎实而深厚的基础、敏锐

4、的意识,努力站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向我们的社会创造新知识、新科技,同时还需要培养出能引航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3.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和成功的需求。成功是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付出艰辛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与追求,它包括劳动、学习和创造等的需要。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迫切需要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捕捉时代赋予的机遇,达到成才与成功,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我发展将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需求。二、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是高校新时期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之一,对高校

5、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等,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高校创建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创新注重价值发现,创业注重价值实现。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基于创新,创业推动创新,培养融创新、创业为一体的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取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明确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导向,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基于创新创业人才的特征,实践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改革创新创业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和考核方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教师队伍。三、基于协同创新理

6、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分析协同意味着各个子系统的目标规划、建设、发展和运行,都要围绕总系统的总目标,服从而且服务于整个系统。按照协同创新的理论要求,创新工作应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去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然会涉及到多个子系统,这就客观上要求不同的子系统协同来实现。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均有自身的优势和可用的资源条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各系统共同合作,形成合力及协同效应。(一)合理定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不仅是具体的,而且是可操作的。针对高校学生的创新特点、创业特点进行系统性分析与探究,合理定位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具体目标,

7、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二)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还有一些值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借鉴。通过比较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有助于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转型。(三)确立学生自我发展、成长机制人才培养既要靠外在机制,也靠内在机制,即学生自我发展、成长机制,这是一种基于由学生动机水平而产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形成的自我学习机制、发展与成长机制。(四)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精心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将涉及到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的全过程,要求具有操作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这是创

8、新创业教育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高校师资队伍一般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相对较为薄弱,这源于现有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为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参考文献:1刘丽君.美国一流大学理工创业教育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9(5)2张红保.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基金项目: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GJY2014004)”。:陈玉荣(1964-),男,四川省遂宁人,常州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方法;陈梦杰(1994-),女,江苏省常州人,常州大学会计学专业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