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探讨.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399995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从内生技术进步层面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理论入手,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分析考察了中国将外商投资存量作为产生外溢效果的知识载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终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干中学;知识外溢;技术进步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认为,知识已超越资本和劳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本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因为资本和劳动,而首先在于“知识差距”。而外商直接投资又是知

2、识、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载体,是知识外溢、干中学和规模经济等多种效应的集中体现,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提高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事实的理解与思考,运用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模型,实际测算并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Arrow)在1962年发表的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中提出,在生产过程中边干边学积累的经验也是一种要素投入。阿罗用生产经验作为要素投入则旨在说明:只要生产继续,生产经验可以无限增长,资本收益就不会消失,这样经济的无限发展就会得到物质保障。20世纪80年

3、代中期,罗默(Romer,1986)继承了阿罗的研究思想,用技术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把知识作为一个要素引入模型,提出技术变革或创新是知识积累的产物,知识积累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动力。其模型基本结论是: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率,投资又会导致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增加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这种正反馈中,经济系统中出现了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保证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一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增长,不断增加资本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必须是充分的。罗默的贡献在于从知识天生具有的“外部溢出性”来说明为什么以知识作为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会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他认为一国知识存量越大,各专业知识之间交流与沟通越便利

4、;而新知识、新技术出现越快,知识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先发国家所以形成“先发优势”,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而后发国家可以从先发国家先进技术“外部扩散”中获取巨大收益,从而形成“后发优势”。干中学和知识外溢观念的引入为内生增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主流。巴格瓦迪(bhagwati,1978)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内总资本的一部分对本国经济总量有重要影响。因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在质量上区别于国内资本,它比国内资本有更高的效率,隐含更多的技术。正因为如此,外商直接投资被公认为发展中国家知识和技术增长的主要源泉。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传递生产知识和管理技术,使得其具有一

5、个区别于其他形式的利用外资的显著特点,外部性或外溢效果也被认为是外商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的主要好处。然而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只占经济增长的很小部分。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初始人力资本差异造成的。发展中国家RD投资受发达国家的外部效果限制,因为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出口非技术密集型产品。差异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消除。发达国家通过RD,不断创新并积累知识与技术,不断应用并扩散知识与技术,已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获得了先发优势和先发利益;而发达国家的新知识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另外,外资企业技术禀赋的优越性,可以迫使本国企业投资

6、于学习和创新,以保持其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反过来,本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又迫使外资企业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因此,外商直接投资隐含的技能和技术提高了本国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力,加速了经济增长。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应该承认外商直接投资是带来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然而,其潜能的发挥需要一个合适的经济环境。发达国家积累的技术知识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笔可供利用的巨大资源。然而,除非发展中国家自己有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包括资本引进、技术消化和管理适应等因素),否则,它们不可能利用这笔财富。因此,缺乏合适的环境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甚至阻碍经济增长。二、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检验模型内

7、生增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金融发展理论,即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力推动的结果。该理论重视对知识外溢、边干边学、人力资本积累、研究与开发等问题的研究,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建立的模型是按照传统方式包含劳动力、国内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三个要素的生产函数。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以两种身份进入生产函数,一方面作为国内资本总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产生内生技术进步的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和新技术纳入生产函数,在此抓住了与外商直接投资有关的外部性、干中学和外溢效果。将生产函数写成:Y=f(K,A(FDK),L,t)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8、K表示国内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投入,FDK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t表示时间趋势。A(FDK)是扩大劳动的由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决定的内生技术进步,假设它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一阶齐次函数。如果A(FDK)和L给定,则一个国家面临资本递增的效益。然而,一旦一国鼓励外资流入,就可以从外资中得到技术外溢的好处,从而提高本国的生产率。如果生产函数和技术水平指标都是科布道格拉斯型的,经济增长率的表达式可以写作:gy/1=a+agk/1+(1-)gf其中:gy/1,gk/1,gf分别表示人均经济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基于资本存量测度问题的困难,前人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采用了避免资本存量的替代方法,

9、即用投资在GDP中的份额代替资本存量增长率。这样就可以用国内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与GDP的比率分别代替国内资本和外商投资存量的增长率,可以将增长方程简化为:y=a+bl+c(I/Y)+d(FDI/Y)其中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I/Y表示总投资率。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一)中国利用外资概况吸引外商投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利用外资大体分为三类,即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等。外资在中国的发展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1985年为起步阶段,每年实际利用外资在20亿-50亿美元之间,其中大部分是借款,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很小。1986年-1991年为稳定

10、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外资流入明显加快,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7%.1992年以后是外资大规模增长阶段,年平均实际利用额达到408.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迅速,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开放的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对外开放又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吸引外资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态势,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2002年9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414796个,合同外资金额8136.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47.8亿美元,目前,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中国不仅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

11、大的吸引外商投资国,而且在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引资国。外资的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大规模地利用外资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作为重要的投资资金来源促进了生产要素存量的增长,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潜在供给能力。二是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伴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直接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三是利用外资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贸易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经济结构的提升,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四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推动了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升级。全球500强几乎垄断了全世界大约80%以上的高新

12、技术,是当代科技成果的主要拥有者,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符合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提高我国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一些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而且也推动着这些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升级。(二)外商直接投资与内生增长关系实证考察根据上述模型,结合中国(1985年-2001年)相关数据,现就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劳动力、资本、外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份劳动力资本增长率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流入19853.4812.0635.1713.512.0595519862.3813.2228.388.913.22222319872.9310.40

13、25.9511.610.4006119882.9410.5226.3911.310.5150619891.839.4921.764.19.49183719902.558.9718.643.88.97042819912.6812.0018.649.212.0045819921.8314.0131.9614.214.0052819931.3312.8444.4113.512.8413019942.0811.5435.3512.711.4660319951.5011.5433.1910.511.5426919962.3411.6535.659.611.2356319972.2312.3636.128

14、.812.3653219982.5612.4934.137.812.5634519991.8913.5633.967.113.4536620001.9614.0136.128.012.7182720012.0214.2337.238.112.92456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增长率等于净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量加上折旧率,如果采用西方经济学家惯用的假定,按资本折旧率5%计算,则经济增长率可以表示为:gy/1=-4.6197+0.5716gk/1+0.3051gf(-1.675)(2.306)(4.246)R2=0.6993D-W=2.2153如果不考虑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内生技术进步的贡献,仅用劳动力和资本解释经济增长,其解释力将显著下降:gy/1=1.4837+0.7494gk/1(0.6249)(2.5878)R2=0.3187D-W=1.2174通过上述两式比较可以看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解释经济增长使判定系数R2从0.3187上升至0.6993,D-W统计量也变得更加接近合理值。四、结论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即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当今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距,后发国家在利用外国技术即外生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