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历史疏证.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388186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历史疏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历史疏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历史疏证.docx(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历史疏证试论精绝国、高昌国葡萄园土地所有制与酒业管理之形式葡萄:Vitis vinifera L. 落叶木质藤本。掌状叶,35缺裂。复总状花序,通常呈圆锥形。浆果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富汁液,熟时紫黑色或红而带青色,或黄白色、或粉红色、或青绿色,外被蜡粉。色泽随品种而异。花期6月,果期910月。种类很多,主要由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美国葡萄(V. labrusca)。葡萄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最喜爱、最常吃的水果之一。葡萄酒也是世界上最长、产量最大、品质最优的果酒品种。我国西域现在种植的葡萄有200多个品种。其中以吐鲁番、鄯善等地产的无核葡萄最有名气。

2、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西域地处欧亚中心地带,是世界上较早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地区之一。同时,西域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又占有特殊的地位。“葡萄种植史”是“西域农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域农业史”不仅是“农业史”的一部分,而且又是“中亚农业史”的一部分。在此,笔者想通过历史、考古资料、尤其是尼雅遗址、吐鲁番地区出土的相关文书资料的,对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的葡萄种植业与酿酒业勾勒出一个大致轮廓,由于论述不够全面,故题曰“疏证”。一任何一种农作物的起源,都要经历一个从采集野生果实(或根茎)、驯化野生品种、到人工培育成功,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以致远程传播的过程。葡萄的起源与也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那么,

3、葡萄是从那里起源的呢?世界上什么地方最早种植葡萄、葡萄又是何时被人们酿制成酒、葡萄的栽培与酿酒技术又是何时传入我国西域的呢?有些已经在历史前进的步伐中被时间所湮没。、葡萄种植、酿酒技术的起源与早期传播考古资料证实,世界上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的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西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已开始了葡萄的栽培。波斯(即今伊朗)是最早用葡萄酿酒的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考古学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的一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址里,发掘出一个罐子,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麦戈文在杂志发表文章说,这个罐子产生于公元前5415年,其中有残余的葡萄酒和防止葡萄酒

4、变成蜡的树脂。考古资料证实,古埃及也是最早栽培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古国之一,在埃及最著名的phtahHotep古墓发现了一幅距今6000年以上的壁画,上面清楚地描绘了当时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在古埃及第一、二王朝的陵墓中曾发现有“王家葡萄园印章”和无数的完整或破碎的酒具,有些酒具的粘土塞上的印记,还提到王家葡萄园的名称和管理它们的大官的称号。说明在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两千七百年时期,古埃及已经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了。欧洲最早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一些旅行者和新的疆土的征服者,如腓尼基人和古代两河流域的亚述人就是从古科尔希达人那里学会了葡萄的栽培、酿酒技术,而通

5、过航海和贸易,将葡萄的栽培和酿酒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才逐渐遍及希腊及其诸海岛。公元前一千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极为兴盛,在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所写的史诗巨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有许多章节讲到葡萄园和葡萄酒。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即今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以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相当普遍,颁布于公元前450年的“罗马法”(Twelve Tables)规定:若进入葡萄园行窃,将受到严厉惩罚。公元一、二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葡萄栽培和

6、酿酒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葡萄的栽培与酿酒技术何时传入我国西域有学者认为,“公元前329年到323年,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文明带入中亚,从此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和酒神崇拜,开始在粟特人中流传。据希腊学者家罗念生考证,汉时蒲萄二字发音,直接源于希腊文Botrytis。汉学家劳费尔在名著中国伊朗篇(SinoIranica)里认为葡萄一词是波斯语Budawa的对音,而中亚粟特语里的意思是藤蔓”。这是一种传统的认识观念。西域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远在西汉以前,西域就有多种民族活动。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率众降汉,西汉王朝取代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权。神爵三年

7、,置西域都护,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行国。都护治所在今新疆轮台县境内的乌垒。西域归入我国版图时,其西界直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南部直至喀喇昆仑山的南北两麓。“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唐朝时,其疆域较汉代为广。由于历史的变迁,汉唐时期已归入我国版图的西域诸城国中已部分独立或归属其他国家领地,但笔者所论述的是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的葡萄种植与酿酒业,故本文所涉及到的西域材料,就有可能超出狭义上的我国现在的西域地区玉门关以西,主指“新疆”的地理概念。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历史只能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国见“

8、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积数岁不败”。至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大宛国即为汉西域都护所辖。但是,汉书所记的汉王朝西域诸城国中,像且末国、大宛国种植葡萄和酿酒之情景,并不是西域诸城国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最初写照。所以说,我国西域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历史,应该以纳入汉、唐王朝版图的西域诸城国的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历史为准,而不能以现在我国版图中所保留的西域疆界中的古城国之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历史为准。1948年,前苏联考古学家在今土库曼国境内之尼萨古城一宫殿遗址内,发掘出帕提雅王国(中国古称安息波斯国)时期的60多枚象牙角杯,亦称“来通”(Rhyton)。其部分“尼萨来通”

9、的口缘处雕刻有葡萄藤蔓和希拉神邸,此遗址年代为公元前二世纪,但古安息波斯国种植葡萄的历史远不止公元前二世纪。因为把葡萄作为雕刻对象,用形式表现在生活器具上,是需要经过长期生产实践、生活观察的。据光明日报报道:在2003年进行的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从约2500年前的一座墓穴中发掘出一株葡萄标本。新疆考古所专家认定它属于圆果紫葡萄的植株。其实物为葡萄藤,全长1.15米、每节长11厘米、扁宽2.3厘米。这是新疆考古中发现最早的有关葡萄种植的实物标本,不仅把吐鲁番地区种植葡萄的历史年代提前了一大步,而且向传统的说法与观念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公元前329年到323年,亚历山

10、大东征把希腊文明带入中亚,从此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和酒神崇拜,开始在粟特人中流传”的说法并不可靠。隶属我国汉唐时期的西域诸城国,像大宛、罽宾、波斯、种植葡萄与用葡萄酿酒的历史会更长。仅从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出土的葡萄藤来看,西域种植葡萄的历史已突破公元前五世纪,其用葡萄酿酒的历史也当同时发生。二本文命题为:“唐代以前我国西域葡萄种植历史疏证”,首先我们就要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查证唐代以前我国西域的葡萄种植和用葡萄酿酒的记载,同时辅以考古学材料佐证。前面我们已经论及到汉唐时期我国西域的地域范围问题。提出:故本文所涉及到的西域材料,有可能超出狭义上的我国现在的西域地区玉门关以西,主指“新疆”的地理概

11、念。、文献所见两汉至唐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西域诸城国汉书西域传云:“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汉书西域传记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有:且末国、难兜国、罽宾国、大宛国。且末国,地处今且末县境内车尔臣河上游。法国伯希和在我国敦煌盗走的公元886年沙洲都督府途经写本中称“播仙镇,故且末国也。”汉书西域传且末国条:“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八百二十里。户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胜兵三百二十人。西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五十八里,北接尉犁,南至小宛,可行三日。有蒲陶(葡萄)诸果”。难兜国,在今巴基斯坦克什米尔

12、地区之东北部。汉书西域传 难兜国条:“难兜国,王治去长安万一百五十里。户五千,口三万一千,胜兵八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二千八百五十里,西至无雷三百四十里,西南至罽宾三百三十里,南与若羌、北与休循、西与大月氏接。种五谷、蒲陶诸果”。罽宾国,即今巴基斯坦北部及克什米尔西北部地区,与阿富汗东南部。汉书西域传 罽宾国条:“罽宾国,王治循鲜城,去长安万二千二百里。不属都护。户口胜兵多,大国也。罽宾地平,温和,又苜蓿,杂草奇木,檀、槐、梓、竹、漆。种五谷,蒲陶诸果”(斯按:汉罽宾,魏仍罽宾,每使朝贡。隋之漕国也,大业中,遣使贡方物。唐罽宾国,开元年间向唐王朝称臣纳贡,但诸正史中未提及其种植葡萄,故在此列出)

13、。大宛国,地处今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汉书西域传大宛国条:“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安 息同。大宛 左右以蒲陶(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至数十岁不 败。俗嗜酒,马嗜苜蓿”。后汉书西域传云:“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陶。其北又有柳中,皆膏腴之地。” 伊吾即今哈密。魏书西域中记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有:焉耆国、龟兹国、南天竺国。大唐西域记中称焉耆国为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土宜糜、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即今新疆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焉耆都城在今焉耆县四十里城子东四里。魏书西域焉耆国条:“焉耆国,在车师南,都员渠城,白山南七十里,汉时旧国也。其后汉,土地良沃,

14、谷有稻粟菽麦,畜有骆驼。养蚕不以为丝,为充绵纩。俗尚葡萄酒,兼爱”。大唐西域记称龟兹国为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糜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即今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都城为库车附近之匹郎旧城。龟兹国鼎盛时期其疆域包括今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等县。魏书西域龟兹国条:“物产与焉耆略同,唯气候少温为异”。魏书西域载:南天竺国,“世宗时,其国王婆罗化遣使献骏马、金、银,自此每使朝贡”。“有伏丑城,城东三百里有拔赖城,城中出黄金、白真檀、石蜜、蒲陶。土宜五谷”。天竺,古印度之别称。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

15、。”隋书西域中记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的有:高昌国、康国、于阗国。高昌国,位于今吐鲁番盆地,东西300里,南北500里。西汉时原为车师前部地,称高昌壁。前凉时始为郡县,北凉至唐时建城国。高昌故城在今吐鲁番市东约40公里的哈拉和卓乡。隋书西域高昌国条:“高昌国者,则汉车师前王庭也,去敦煌十三日行。其境东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地多石碛,气候温暖,谷麦再熟,宜蚕,多五果。多葡萄酒”。康 国,汉康居之后,其统治着昭武九姓,都城在萨宝水上游的阿禄迪城。名为强国,西域诸国多归之。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国、乌那曷国、穆国皆归附之。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隋大业年间,始遣使贡方物。隋书西域康国条:“康国者,康居之后也。多蒲陶酒,富家或致千石,连年不败”。于阗国,地处今新疆和田,大唐西域记作瞿撒旦那。故址在今和田县城东南24公里之什斯比尔,位于玉珑喀什河西岸。隋大业年间,频遣使朝贡。隋书西域于阗国条:“土多麻、麦、粟、稻、五果,多园林,山多美玉。东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国三千里,西去朱俱波千里,北去龟兹千四百里,东北去瓜州二千八百里”。此条虽未记葡萄,但有“五果”,且“多园林”。园林的五果中必包括葡萄。唐书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