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碟*** 文档编号:138382255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浙江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浙江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浙江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浙江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浙江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浙江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图例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城市交通居民区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3、4题。3.浙江省与

2、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A. B. C. D.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完成第5题。5.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 B.引进技术型人才 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 D.发展资源型产业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6、7题。第6、7题表指

3、标四大地区甲乙丙丁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8.210.79.571.6人口占全国比例(%)7.726.538.627.2人均GDP(万元)4.75.99.45.4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6.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7.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8、9题。8.图中甲洋流(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

4、性质上属于寒流9.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处有世界著名渔场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10、11题。10.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11.农田排放的氧化亚氮,主要来源于( )A.作物生长时的排放 B.大气中氮气的转化C.秸秆燃烧时的产生 D.生产中氮肥的施用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12.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

5、是( )A. B. C. D.13.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 )A.投入劳动力较多 B.专业化程度低C.产品商品率较低 D.以牧牛业为主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14、15题。14.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15.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下图为某地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流程简图。完成第16题。16.评价过程中,可以

6、( )利用RS获取植被覆盖信息利用GPS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借助GIS进行数据图层管理通过RS输出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A. B. C. D.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17、18题。 图1 图217.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8.图2谷地的成因是(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

7、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19、20题。 图1 图219.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20.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A.5点 B.6点 C.7点 D.8点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在工业领域,产业链是工业部门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形成的生产链。以往,我国部分工业园区在招商时对投资企业不加选择。近年来,一些工业园区采用产业链招商模式,其基本做法是选择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依据产业

8、链选择投资企业。完成21、22题。21.采用产业链招商时,首要关注引进企业的( )A.产品种类 B.生产技术 C.经营规模 D.品牌效益22.采用产业链招商的主要影响有( )促进园区企业生产分工协作 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园区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提高园区的专业化水平A. B. C. D.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完成第23题。 23.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 )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在中纬度地区五千至一

9、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时与气象测站之间水平漂移距离,下图为多年平均水平漂移距离统计图。完成24、25题。24.测站在冬季冷锋过境后进行一次放飞气球观测,记录气球从地面上升到万米高空过程中的漂移轨迹。下图最接近此次气球放飞过程的地面投影轨迹是( )A. B. C. D.25.符合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气球漂移方向及水平气压场的是( )注:气流漂移方向 等压线 数值abcdeA. B. C. 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0、。材料二 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站点日期28日29日30日1日2日3日4日5日安阳45445556郑州44345425商丘32345333南阳34234432三门峡34325432注:空气质量1-优,2-良好,3-轻度污染,4-中度污染,5-重度污染,6-严重污染(1)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_。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_。(2分)(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4分)(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4分)27.阅读材

11、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1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1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2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图1 图2(1)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冰川的补给,西南部主要源于_风(填风向)带来的水汽,西北部主要源于盛行西风带来的_洋水汽。(2分)(2)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_部。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5分)(3)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3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西欧是世界上

12、重要的天然气输入地区。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德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2%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图2为2017年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构成图。目前,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图1中甲乙两地间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 图1 图2(1)简述西欧大量输入天然气的主要原因。(4分)(2)与北海相比,评价在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3分)(3)简述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国在甲乙两地间采用输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优势。(6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5570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17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2500万吨/年。图1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 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