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某会计学院会计讲义.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355681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 页数:485 大小:58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某会计学院会计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85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某会计学院会计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85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某会计学院会计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85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某会计学院会计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85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某会计学院会计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某会计学院会计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某会计学院会计讲义.(4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第一章总论一、概要介绍(一)内容提要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念、会计作用、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等内容。通过本章学习,将为考生掌握以后章节的会计实务打下理论基础。本章的重点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报表要素。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应注重把握:(1)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概念;(2)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3)会计分期的“中期”的新定义。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以分为三类:(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2)确认和计量的

2、一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考生应在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它们在会计实务处理中的具体例证,即在考核某项经济业务遵循了何种基本前提或一般原则时,应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会计初学者来说,会计理论中使用的原则往往难以全部辨认清楚,随着学习的深入,就会逐渐理解到各个原则的适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一经济事项,有时会计核算原则之间会发生矛盾,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正是这种矛盾之下利弊权衡的产物,其会选择最重要的原则作为解决的基本点,提供一

3、个普遍接受且社会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 会计要素可以分成两类:(1)资产负债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利润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会计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教材根据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赋予了六个会计要素新的内涵,考生应对其概念和特征加以识记和理解。 (二)新旧教材变化和2002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二、 历年试题分析本章在近几年考试中所占比重不大,题型均为客观题,在2000年以前几年考试中题量1-2题,分值2-3分,最近两年没有出现考题。 项目年份题型分值考点1997单项选择题1.5参见“知识点详解”和“例题解析”

4、。 判断题1.51998多项选择题21999年单项选择题22000年多项选择题2判断题12001年无02002年无0会计第一章总论知识点名称相关阅读学习建议链接1.1会计概述1.1.1会计的概念和会计的作用参考教材P12一般了解知识点详解 1.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参考教材P25一般了解知识点详解 1.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3.1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参考教材P59不仅要理解,而且要会运用。知识点详解 1.4会计要素1.4.1会计要素参考教材P1014不仅要理解,而且要会运用。知识点详解 答案:C解析:会计的三个方面的作用,表明了企业提供会计信息要满足相关使用者需要,符

5、合相关性原则。1.2.1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叫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脱离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我们的会计工作就无法开展,所有经济事项也就丧失了会计处理依据。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 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的概念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的载体,其主要作用是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缺乏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也就没有了服务对象。明确会计主体的目的有: 1、划定经济业务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不能把

6、其他企业的收入作为自己的收入,不能把其他企业的费用拿来报销。 2、把握会计处理立场。明确会计主体,使企业面对经济事项,知晓自己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如果是参与者,企业应如何选择处理立场。比如一个投资事项,企业只有明确自己是投资企业还是被投资企业,才好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3、区分会计主体和所有者的经济活动。虽然企业归投资者所有,净利润最终也要分给投资者,但决不能因此可以在企业中,报销投资者的个人花销。 (二)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关系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法律主体是法律上承认的可以独立承担义务和享受权利的个体,也可以称为法人。从概念上讲,会计主体的内涵要广,即会计主体包容法律

7、主体。 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任何一个法人都要按规定开展会计核算;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企业集团、内部销售部门和车间,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核算,但它们不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一)持续经营概念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持续经营是企业选择会计原则、核算方法的前提条件。正因为假设持续经营,企业才可以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否则就应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正因为假设持续经营,企业才可以按照预计使用年限来计提折旧,否则就应准备处理资产变现清算。 (二)特殊问题会计核算的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不适用于破产清算会计。 如果判断

8、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 三、会计分期(一)会计分期概念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又称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正是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和其他期间的区别,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准,产生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二)会计分期方法 1、会计年度和会计中期。 为了和计划年度、财政年度一致,我国会计期间以公历日历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具体再划分半年度、季度、月度。对于半年度、季度、月度

9、,均称为“中期”。 “中期”的概念有一个观念的更新过程。传统思维认为中期就是半年度,即6月30日。但是,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七条规定:“半年度、季度、月度均为会计中期”; 2001年11月2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规定:“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这样,原来意义上的中期就成为现在“中期”概念中的“半年度”。 在教材和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带息票据中期计息”的概念。带息票据的计息时间,一般与会计期间相联系,由企业自行掌握,根据具体情况按年、半年度、季度、月份计息。 “中期计息”是一种习惯说法,一般是指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期末。 2、会计分期可以以一年为

10、标准,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 会计期间是人为划分的结果,为了核算方便,通常以“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为一个会计期间。 “1年或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实质含义是,如果企业营业周期短于或等于1年,划分标准为1年;如果企业营业周期长于1年,划分标准可以是一个营业周期。 相应地,对于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划分依据和会计期间的划分依据相一致,即应视具体情况,可以以“1年”作为划分标准,也可以以“1个营业周期”作为划分标准。 四、货币计量(一)货币计量概念货币计量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货币计量以币值稳定为条件,恶性通货膨胀对货

11、币计量这一前提提出了挑战。 (二)我国对货币计量的要求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算,但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三)非货币指标企业会计核算应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但为了弥补货币计量的局限性,要求企业采用一些非货币性指标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 非货币性指标是不以货币计量的指标。这类指标可以弥补货币计量所无法涉及的一些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重要信息,因为企业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货币来度量。例如净利润、资产总额、流动比率就是货币指标,但材料耗用率、职工学历结构、小时产出率等通常是难以用货币来

12、衡量的,可是这类指标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往往是非常有用的,所以需要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 历年试题单项选择题(1999)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预提、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的基本前提或原则是()。 A、谨慎性原则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答案:C解析:由于有了会计分期,产生了本期和其他期间的区别,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准,产生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多项选择题一般说来,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是( ) A、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 B、会计主体必须是法律主体 C、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 D、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E、两者之间没有

13、任何关系答案:AD解析: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的关系是:法律主体往往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期间就是会计年度,会计期间从每年的1月1日开始至12月31日至。答案:错解析:会计分期也称会计期间,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可以以一年为标准,也可以采用其他标准。Xuayuan1.3.1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以分为3类: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6个):客观性、可比性、一贯性、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 2、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4个):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3

14、个):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 在会计核算中,这三方面原则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衡量会计信息的一般原则主要评价会计处理的结果,即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主要评价会计处理过程的质量;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是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选择时的重要依据。其中“衡量会计信息的一般原则”是最终目标,其余两类原则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的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会计实务中往往无法同时充分满足所有会计核算原则的要求。因为某些要求之间存在着相互抵触,所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就是在这些会计核算原则之中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客观性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据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2、客观性包括3个方面的要求: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验证性。 3、客观性是会计核算原则的基本原则。其余12项原则的运用,不能违背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