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中学2012级高三水平测试题教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832960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至中学2012级高三水平测试题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乐至中学2012级高三水平测试题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乐至中学2012级高三水平测试题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乐至中学2012级高三水平测试题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乐至中学2012级高三水平测试题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至中学2012级高三水平测试题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至中学2012级高三水平测试题教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乐至中学 2012 级高三语文水平测试题(八)第卷一、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跻身 同侪 针剂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B殓葬 眼睑 验收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禅位 阐述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D凄怆 寒伧 创痕 沧海一粟 踉踉跄跄【答案】D (A j chi j j j B lin jin yn lin jin C shn chn dn dn dn D chung chn chung cng qing)本题考察的是形似字。其中“同侪、殓葬、眼睑、箪食壶浆、殚精竭虑、创痕”都是容易读错的。 “创”还有一个读音“chung” (开始或初次做)没有考查,

2、要收集整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装璜 震聋发聩 吹毛求疵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B重叠 怙恶不悛 不落巢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C坚韧 挺而走险 以老卖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藐视 独占鳌头 湮没无闻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答案】D 这道题主要利用同音字、形似字设置陷阱,考查学生对其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及时积累。A 璜潢 震振 B 巢窠 C 挺铤 以倚。其中, “装潢”一词,最容易错,一定要准确记忆。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开发具有实际用途的科学知识,而仍然沉溺于审美文化的民族传统,其结果是有害无益的。B 王熙凤一出场,

3、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全身珠光宝气,真是俗不可耐。C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D王老师工作态度很热情,有耐心,总是不胜其烦地给同学们讲解习题。【答案】(A “沉溺”指深深地陷入某种境地;“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B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这里望文生义误解为“佩戴的玉石珠宝” 。可改为“珠璧交辉” 。 C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崇敬仰慕,与要努力攀登书山、不能止步的语境不符。应改为“望而却步” 。D “不胜其烦”意思是不能够忍受烦琐的事务。而句子的意思是

4、说王老师工作态度很热情,有耐心,不怕烦琐,与不胜其烦的意思正好相反。应改为“不厌其烦” 。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B学校能 否 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 否 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 效 开展起着重要作用。C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 40 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D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

5、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答案】C A “受等因素的影响”和“造成的”两种表述杂糅重复;B“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2面,前后明显不对应。D 项“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可在后一分句“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的关联词“如果”前加“我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9 分)由中国古建筑的框架结构所决定,作 为屋身之一部分的墙 不担负承重作用,窗的 设置也就较少受功能上的限制,更多地具有审美的功能。我国古代的诗词很早就表达了对窗的审美意识。古诗十九首

6、中的“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生 动地描述了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凭倚楼窗,望见“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而引动对心中所爱的怀想。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杜甫)、 “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皆是写因窗得景,由此欣 赏到了大自然秀 丽的风光。又“绿窗春梦轻”(陈克)、 “午窗残梦 鸟相呼 (王安石),无论是轻梦, 还是浓 睡,都要凭借窗 户,捕捉天籁,将自然界的种种微妙变化,融入人的意 识,以 铸就一个:迷离幻妙的梦境。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云:“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灯虚窗时滴沥。不知 风雨几 时休,已教泪洒窗 纱湿。 ”窗带来了秋风冷雨,而一腔悲绪也化作滴滴清泪,浸透窗纱。窗的功用被

7、移植到园林建筑中,其意义更加丰富。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曾于;孚日轩中,作“观山虚牖”,又名尺幅窗、无心画。因轩后有一座小山,水、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却无所不备。李渔裁纸数幅,做画之头尾、 镶边, 贴在窗的四周,所 谓 “实其四面,独虚其中”。虚,却非空,乃纳屋后之山景于其中。园林 艺术中的借景手法,便即如此。窗除“通”以外的另一个作用是“ 隔”。这与其说是功能上的作用,不如说是审美上的意义。它巧妙地利用人们视线的局限,增加空 问的变化,而引出朦胧的诗意。如园林中粉墙上的洞窗或漏窗,隔开两个空间,使人在此一边看到彼一边,二者构成对景,本来是咫尺相望的景物变得含蓄幽深了,在恍惚迷离的气氛中扩大了空

8、间感觉,从而使空间得到了延伸。而隔墙相邻的景色若隐若现,愈觉深幽空灵,更引起向往之情。它利用人们视觉上的错觉,起到了扩展景深的作用。此外,一段粉墙,几竿修竹,这是一个幽雅的小景,但稍嫌“实”了些。在墙上开一方漏窗,阳光洒下来,筛下斑驳的图案,与婆娑的竹影互为映衬,实墙的封闭感便消失于竹木风姿之外,使园景风情有加,韵味无穷。这又是化实为虚的作用了。如同我国的古典诗词一样,我国古建筑中的窗,也是抒情的。它或潇洒疏朗,或玲珑秀巧,抑或透漏幽邃。这需要我们结 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去细细体味,方能解得其中三昧。(节选自赵丽雅中国古建筑中的窗 )5下列对“窗的审美功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9、在“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两句诗中,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凭倚楼窗而望见楼外的景致,引动了对心中所爱的怀想上。 B在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和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诗中,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因窗得景,诗人能凭窗欣赏到大自然秀丽的风光上。 C人们在睡觉时,无论是轻梦,还是浓睡,大自然的声音有时会融入人的意识,形成一个迷离幻妙的梦境,这是窗的审美功能在生活中的体现。D林黛玉的诗:“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灯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因窗外的景致引发的情感变化上。【答案】C(牵强附会,不符合文意这里只是说睡梦,没有体现出。窗的审美功能”来。在“绿

10、窗春梦轻” 、午窗残梦鸟相呼“这些诗句中, “窗”之所以具有审美功能,是因为人们把它作为凭借, “捕捉天籁,将自然界的种种微妙变化,融人人的意识”中。离开了“窗”这个内外相连的凭借,就与“窗的审美功能”无关了。 )6对窗的“通”与“隔”的作用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渔在他的浮日轩中,裁纸数幅,做画之头尾、镶边,贴在窗的四周,作“观山虚牖” ,又名尺幅窗、无心画,是发挥了窗的“通”的作用。3B园林中粉墙上的洞窗或漏窗,隔开两个空间,使人在这边看到那边,构成对景,使咫尺相望之景变得含蓄幽深,是发挥了窗的“隔”的作用。C窗的“通” ,就是贯通,李渔作“观山虚牖” ,就是为了把轩后的

11、小山,以及其中的丹崖碧水、鸣禽响瀑、茅屋板桥,这些景致都串联贯通起来。D窗的“隔” ,就是隔开,使隔墙相邻的景色若隐若现,愈觉深幽空灵,更引起向往之情,“隔”是利用人们视觉上的错觉,起到了扩展景深的作用。【答案】C(“通” ,理解为“贯通”不恰当,应理解为通透;说“为了把这些景致都串联贯通起来” ,也不恰当,李渔作“观山虚牖”的目的是把窗外的景致纳入到。尺幅窗、无心画”中。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建筑中的窗之所以更多地具有审美的功能,是由中国古建筑的框架结构所决定,窗的设置较少受功能上的限制。B李渔的“无心画” ,是“实其四面,独虚其中” ,其中的“虚”

12、是为了纳屋后之山景于其中,这是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的利用。C我国古建筑中的窗,或潇洒疏朗,或玲珑秀巧,抑或透漏幽邃,这是古人审美情趣的体现,需要结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去细细体味。D所谓的化实为虚,就是在墙上开一方“虚”的漏窗,让墙外的“实”的“几竿修竹”射进来,使墙的封闭感消失的一种做法。【答案】D(对“化实为虚”的理解不当。原文。一段粉墙,几竿修竹,这是一个幽雅的小景,但稍嫌实了些” ,是说粉墙和修竹的搭配上“实”了一些,如果在墙上开一方漏窗,就起到化实为虚的作用了。同时, “化实为虚”是一种审美观,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的做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9 分)宝绘堂记

13、 (宋)苏轼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 狂。 ”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 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 。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

14、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 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 乐,而不能 为吾病。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 义,学 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 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注】 锻炼:打 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病:祸害B然去而不复念也 去:归去C常与寒士角 角:较量4D以蓄其所有 蓄:收藏【答案】B 去:离开,引申为“消失”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 几以捕系死B轻死生而重于画 不患贫而患不安C然为人取去 君为我呼入D譬之烟云之过眼 不知东方之既白【答案】C A 项都是介词,译为“因为” ;B 项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C 项第一个“为”作介词用,表被动关系,可译为“被” ;第二个“为”作介词用,可译为“替” ;D 项都是助词,无实意,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