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史.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38318560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0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史.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介绍中国古代经济史.(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生学位课程中国古代经济史(上)讲授提纲第一讲概论一、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学科特性(一)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表述)1、历史上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农业史研究为例:生产力:农具演进;农作制度;生产关系:土地制度、地租、租佃关系2、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本身以及经济关系的社会属性):经济基础一般不能自发的决定上层建筑,往往要通过人的决策来实现,因而使经济关系具有社会属性,所以不能单纯地去研究经济现象本身。如中国古代的粮价波动,既有供求关系的影响,又受政府常平仓、义仓、和籴政策的影响。又如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灾害的预测、防治、控制和善后过程中的规律性现象

2、3、历史上各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4、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上,从经济与社会文化、人与自然的关联中阐述历史上经济运行的过程及其机制。经济史的研究范围是相当广阔的,生产(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分配(赋税、地租、俸禄)交换、流通(商业资本、商业活动、市场、货币、金融、物价)、消费(手段、方式、风气)以及综合性的(如资源的开发、保护,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城市史、市镇史)研究课题层出不穷。(二)学科特性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有所谓是研究历史上的经济,或是研究经济的历史的争论。1、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历史的观点和历史学的基本方法,研究历史上各时期的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不是

3、陈述史事,而是要探明规律,从经济现象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找出经济现象的运动规律。“通古今之变”。对经济学理论的要求: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货币学、会计学),只有掌握理论才能区别符合规律性与不符合非规律性的经济现象。马克思资本论即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经济史经典著作。2、搜集和分析历史资料(史料学、考据学)不是进行抽象地理论阐述,而是根据所搜集到的历史资料研究经济现象及其规律,因此必须掌握史部目录学,了解中国经济史的基本史籍。要十分重视新资料的发现和利用新资料推动中国经济史研究举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与算赋;吐鲁番文书与北朝赋役制度研究;明代黄册残卷与黄册;明清商号会票

4、与金融史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趋势 自司马迁作货殖列传和平准书,历代政书、类书都有食货志、食货典,但它们所记述的主要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的经济主张,对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生活的反映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不够,不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史学。现代意义的经济史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我国经济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包括社会经济形态在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本身成为研究对象,并以近代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而超越了“食货”式记述的传统。所有这些,标志着独立的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科正式形成。这一时期发生了中国社会性质、农村性质和社会史的论战。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5、1930)论证了中国历史上依次经过了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1934)、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1936)等第一次把考古发现和神话传说等资料相结合,对中国原始社会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坚持奴隶制社会的普遍性,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殷周奴隶社会说;从生产方式的角度阐述西周社会的封建性质,创立了西周封建说;又首先把中国封建社会区分为领主制和地主制两个阶段,明确提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是封建地主制社会。还出现了一批经济史的论著:徐中舒耒耜考、万国鼎中国田制史、邓拓中国救荒史、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等,还出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研究集刊和食货半月刊等专业性期刊。在抗

6、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经济史研究继续深入,取得了不少成果:经过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等人的努力,西周封建说的体系基本建立;郭沫若完善了西周奴隶社会说和战国封建说的体系;以侯外庐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历史实际出发,对中国历史特点作出新的概括了;全汉升成为第一个比较系统考察我国中古和近古时期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学者;傅衣凌开创了中国经济史学利用民间文书,注意社区研究,把社会史和经济史相结合,把地区细部研究和宏观整体相结合的新路子;其他如何兹全、傅筑夫、李埏等也都取得了成绩。1949年至“文革”前的17年,史学界的注意力集中到关系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若

7、干重大问题上,即有“五朵金花”之称的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萌芽、农民战争等问题的讨论。古史分期(即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分期)的讨论,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延续,战国封建说和西周封建说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 ,尚钺、王仲荦等魏晋封建说异军突起,李亚农、唐兰等提出春秋封建说,金景芳、侯外庐等提出秦汉封建说。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问题论文选集、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集等,专著: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李亚农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王仲荦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土地制度问题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发表

8、了侯外庐的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一文,引发了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的热烈讨论,形成以侯外庐、贺昌群、李埏等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主导论,以胡如雷、杨志玖、李文治等为代表的土地私有制主导论等几种不同的观点。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1962)、贺昌群汉唐间封建的土地国有制与均田制(1958)、唐长孺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1957)、韩国磐隋唐的均田制度(1957)、历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历代土地制度问题讨论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年代已有所探讨,但缺乏系统。1955年1月9日,邓拓在人民日报发表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指出红楼梦所反

9、映的18世纪上半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分解,从封建经济体系内部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正在萌芽的时期”。这一观点引起强烈反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迅速成为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议题。绝大多数学者肯定其存在,但对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资本主义始于何时存在不同看法,部分学者主张唐宋萌芽说,或元代萌芽说,大多数主张明清萌芽说,而且多数学者又把萌芽时间定在明中叶。还有学者反对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估计过高或否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人大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1957)、南大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续集(1960)。傅衣凌明清江南市民经济试探(1957)、尚钺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研究(1957)。“文革”

10、前17年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以上述重大问题为重点,但不完全局限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傅衣凌明清时代的商人及商业资本(57)、明清农村社会经济(61);韩国磐南朝经济试探(63)、北朝经济试探(58);梁方仲明代的粮长制度(57);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和宋元明经济史稿(57-5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及续编;谷霁光中国古代经济史论文集(80)和府兵制度考释(62);杨宽古史新探(6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54);王毓铨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57);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57);史念海河山集(63)等是本时期出版的与经济史有关的重要著述。17年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成就

11、不可低估,但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本时期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若干重大问题的讨论,虽然可从中获得推动力量,但也由此限制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独立和全面发展。与此相联系,是研究工作发展极不平衡:重视生产关系,相对忽视生产力;重视经济基础,相对忽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重视经济中的生产和分配,相对忽视流通和消费;重视汉族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相对忽视少数民族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等。本时期存在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时存在贴标签式的教条主义倾向,往往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和公式化。“文革”十年,经济史研究几乎陷于停顿。只是考古工作继续发展,不少重要的考古和简帛资料(如

12、云梦秦简、银雀山汉简、江陵凤凰山汉简、居延新简等)是在这一时期发现的。“文革”后,中国经济史研究迎来了又一个高潮。表现在:研究队伍壮大、阵地增加和有关论著大量涌现一些社科院、高校成立经济史研究所(室);研究生培养制度恢复以后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各专业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明显增加。“文革”后20年,尤其是最近十年,出现了大批研究成果:1988年出版的中国社会经济史论著目录收录了1900-1984年上半年大陆和港台的中国经济史论著近2万种,数量以文革后出版的为多;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所编1986-1995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论著也近2万种。经济史研究的资料基础更广阔和雄厚首先是整理出版了经济史的文献档

13、案资料。明实录经济史资料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民国档案及乾隆刑科题本、孔府档案等;文献资料,如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资料选编、王永兴隋唐五代经济史料、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等;其次,考古材料被广泛应用。云梦秦简对秦代土地制度和社会经济研究,出土文物简帛对包括楚国经济史在内的楚学及汉代经济史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对唐代经济史研究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再次,民间文书、族谱、碑刻和社会调查、习俗调查、民族调查等,越来越引起重视。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和理论方法的多元化倾向经济史学者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突破了种种禁区,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使中国经

14、济史研究者思想空前活跃,新思路、新见解层出不穷。与此相联系,理论方法方面突破了单一模式,呈现多元化倾向,并逐渐形成不同的学术风格和流派。有学者提倡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史,强调计量研究和经济分析,力图使中国经济史学更加精密化,另一些注重把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运用到经济史研究中,强调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实行社会史与经济史的结合。此外,许多学者分别把历史地理学、环境生态学、历史人口学、考古学、民族学等与经济史研究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多学科交叉融汇及其理论方法相互渗透的潮流。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重点的转移建国以来受到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继续深入,同时又开拓了新领域,形成新热点,下面就一些

15、主要研究动向、热点问题和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简要介绍:A 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的继续深入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文革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热潮。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李文治、魏金玉、经君健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问题。顾准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不可能生长出资本主义的观点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有的学者从反对西欧中心论,主张历史多线发展的观点出发,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存在提出质疑。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仍然经常为研究者所关注,出现七八部贯通性的著作,如林甘泉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1卷,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等。断代土地制度和有关具体田制的研究也取得很多成果。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讨论中,除国有论和私有论这两极外,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提出私有权与共同体所有权结合论;田昌五中国历史体系新论提出国有私有循环论;白寿彝中国通史提出等级土地所有制说。 古史分期问题在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再度成为热点。不同观点的各家继续阐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由于古史分期问题长期得不到人们所期望的结果,有的学者试图突破老的套路,否定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奴隶社会,认为过去的古史分期讨论是失去大前提的讨论。由此引发出奴隶制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