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295169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水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水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水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水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内容摘要:中国水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文学作品中的水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是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借助于水意象表情达意,在文学作品中实现四个方面的表现功能:哲学表现功能、实用表现功能、审美表现功能、情感表现功能。 关键词:中国水文化 文学作品 表现水,化学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地球71%以上的表面,体积大约有1,360,000,000立方公里。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人来说,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在成人体内,60%的质量是水,儿童

2、体内水的比重更大,可达近80%。体内失水10%就威胁健康,如失水20%,就有生命危险,这是水的科学知识。在文明的早期,人们开始探讨世界各种事物的组成或者分类,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说:土、气、水、火,其中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也有水;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体,以及具有流动、润湿、阴柔性质的事物。崇拜现象产生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对于水兼有养育与毁灭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产生了又爱又怕的感情,通过赋予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宁、丰收和幸福。中国传统上的龙王

3、就是对水的神化,凡有水域水源处皆有龙王,龙王庙堂遍及全国各地,祭龙王祈雨是中国传统的习俗。水养活了无数生灵,也是我们获得欢乐的源泉。世界与人同源,在对宇宙的最早的神话学解释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比肩而立;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似乎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是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显然是造就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则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形成内涵丰富的中国文

4、化。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知,由物质的层面上升到一种精神的境界。基于对水性的认识,在中华文明中产生了水文化,并且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建筑等领域,文学作品中的水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成为世代文人笔下旷古不衰的“文学母题”。引用栾栋先生在水性与盐色一文中的话: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品类丰盛,何为其原质呢?水,盘古开天辟地,滋养他的是混沌之水;女娲补天造人,取舍首要是水;炎黄创衍稼穑,农耕命脉是水;尧舜无奈天灾,鲧禹功过系于水;山经依于水;海经基于水;周易变如水;商书记于水;老子效法水;论语乐山水;孙子学于水

5、;庄子智若水;孟子乘于水;荀子积于水;许由洗于水;屈子溺于水;星相关注水;风水敬畏水;药石通于水;齐术善用水;道教尊崇水;禅宗化如水。它们都借水意象的描述和表达,传递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学作品中水意象的哲学表现功能。中国圣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面对山水形胜,古代圣贤亦不免动容,一个“智”,既反映了先哲对“水”的认知,又破译出“水”所蕴藏的无尽的文化内涵。从“水之理”角度看,水有着许多复杂的知识、学理、规律,可以称为“智慧之水”,这些作品侧重于展示思想家、文学家由水而激发的思维智慧。从老子“上善若水”的比喻到孔子沂水之畔的感叹,之后有孟子、庄子、荀子、“兵圣”孙子,再到现代作家,他们从水中所

6、获得的哲学感悟各具风采,各有深度,有的已凝聚成为人熟知的哲理明言,至今仍然闪耀着思想的智慧。孔子对于水性有精辟的概括:荀子?宥坐篇记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埠醪?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e,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

7、山涧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之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处,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这段话可谓将儒家所推崇的人的优秀品格都提出来了,而水却无所不备,因此儒家思想中“水”具有非同凡俗的品格。道家以水象征道在流变,比喻柔弱可以战胜刚强,天下“攻坚强者莫胜于水”。可见,道家思想与水,其实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以柔克刚”、“柔而隐则于内”本质的共同展现。老子第八章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从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

8、,故无尤。”道家有关水的论述体现了“道”柔而不争的无为之道的德性,“水”是“道”的物理原型,“道”是“水”的哲学升华,二者如影之随形。水动不息,静则保在其中,所以水被老子喻为上善,它随着自然的运行与变化而存在,它在方为方,在圆为圆,顺自然而成行,即符合道家之“道”,它的特性构成了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此后,“水之道”为人类社会指导人生,解说迷津所抽象使用。苏轼特别强调水的自然禀性水无常形,因物赋形。苏轼博学多才,精通儒道释三家思想,受传统水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老庄的山水精神的影响,再加上父亲苏洵“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的引导,形成了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东坡易传卷三中说:“万物有常形,惟水不然

9、。因物以为形而已。世以有常形为信,而以无形者为不信今夫水虽无常形而因以为形者,可以前定也故行险而不失其信,由此观之,天下之信未有若水者。”他说:“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不可以意揣测,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信”是诚实,不欺之意,水的“信”就是它超越了一切常形之物,不囿于物,因物赋形,最终可以胜物。水之所以可以“无常形”,能够“因物赋形”,就在于它能够不违本性,苏轼认为只要顺性而为,即可与天地之大道相去不远。现代人对于水性也做了巧妙的概括:刚、柔、坚、韧、容、浮、和、善、献。刚:水射刃物,水滴石穿;柔:水汽相生,以柔克刚;坚:巍巍冰山,坚不可摧

10、;韧:抽刀断水水更流;容:能容万物,浑然一体;浮:载舟浮桥,水力输运;和:无微不至,随物赋形;善:恩泽四方,滋养众生;献:蹈火灭灾,献身人类;淫:狂怒奔泻,恣意泛滥,必制约之。这些文字,既是写水性,也是在水性中写人性,阐发出深刻的人类思想,将文学与水、与哲学巧妙地融为一起,展示了中国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文学作品中水意象的实用表现功能。从“水之用”方面看,水是生命之源,是国计民生的命脉。这类作品侧重从历史社会生活的角度展示“水之用”,记载或描写抗洪引水、饮水和水运等“治水”、“用水”的活动。如山海经中记载了大禹治水,史记记载了都江堰的建造,玄奘记载了当时西域水资源状况,同时还表达了对于水的实用价值

11、的认识。再如管子指出了水在都城建设、民风形成中的作用,提出了水作为自然资源的经济生产价值;还有当代作家对于现代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思考。这类作品不仅有助于认识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而且其思想见解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意义。文学作品中水意象的审美表现功能。自然界中,草木无言,山水无知,自古长江东逝,黄河奔流,其势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其成为视觉的范畴,无知无觉的水便会化作“文化精灵”,超越千年历史时空,成为具有鲜活生命的审美载体。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几乎无水不写,写则涉水,人类审美的早期阶段,人们的“亲水”,只是体现为“逐水草而居”,是实用意义上的,而非审美意义。中国秦汉时期的画都是以人画

12、为主,山水只是陪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高山流水”为抒情内容的音乐(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东晋南朝时期,山水文学繁荣,水作为独立形象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以后人们有了更多的对水的亲近和欣赏;据现存资料记载,最迟到隋代,水已作为主要的形象进入绘画作品。水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人类的审美对象出现的,而是由于人的审美自觉性的提高,人与水之间才构成了稳定的审美关系。作为自然物的水,它本身不是人的创造,但它所蕴涵的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人与水的审美关系从不自觉到自觉。而从“水之美”角度来看,水的形象能够唤起美感,令人愉悦。这类作品有的侧重于展示优美风格的水,它们呈现的通常是秀美、纯洁、清丽

13、的形象,与人的情感容易融合为一,感受到华夏之水的优美风貌,心灵得到陶冶,从而培养爱水情怀,更加珍爱优美的水环境。在工商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种优美的水环境越来越珍贵,需要人们用心呵护。有的侧重描写壮美风格的水,它们奔腾、浩瀚、壮阔,有气势,有力度,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在这些作品中,已经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河流、湖泊的描写,而是把水的清澈、雄奇、流动、奇妙,甚至于四季的变化,形态的改变,都描写地惟妙惟肖,体现了人对水的审美情趣。文学作品中水意象的情感表现功能。人类生活中离别羁旅、山水田园、情感婚恋、儿女情长、豪情壮志、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政治远见、忧国忧民等都可以借助灵动、执着的水的意象,在文

14、学作品中表达出来。山海经载“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民间口传文学所述,远古洪荒,洪水滔天的传说,于今看来虽是一种“神话的感知”,但这种原始初民的原始智力所独具的文化体认,仍可使我们感悟到“水文化”的内涵。及至诗经时代,无论是周南里的关雎、汉广,秦风中的蒹葭,还是魏风中的伐檀,卫风里的河广,其写爱情、描现实、言思乡,已明显表现出寓情于水、以水传情的文化取向,遂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的诗句成为千古绝唱。至于其后的庄子、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风宋韵、明清小说,也莫不在描情写意上,因水得势,借水言志,以水传情

15、,假水取韵。当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表达的是生命易逝、年华不再的慨叹。李白不满现实所发出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表露的是如水长流般的长恨情绪,而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笔下又化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郜子在论及“性无善无不善”时曾巧妙地以水作比:“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荀子劝学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魏征议政则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荀子?王制篇中有云:“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

16、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前贤警策,亦常与后人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借水性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积极入世的苏轼,更多关注现实意义,苏轼说:“流而不反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言水而及松柏于动者,欲其难进也”,说明水坚定执著,有志于世的品格。苏轼渴望明君,“奋励有志于当世”,他在明君可与为忠言赋提出:“虚己以求,览群言于止水。”(苏轼文集卷一),希望君主能够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虚己纳言,建立千秋功业。其它还有一些耳闻能详的诗句,也借水意象表达了人类的各种情感,如“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形容恋爱中的“单相思”或“暗恋”现象。李清照的词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以花落水流比拟丈夫离开自己以后的寂寞寥落之感,说明彼此伉俪情深,两地相思难以消除。北宋词人王观的卜算子?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