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1).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295106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1)摘要:中学体育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改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怎样消除师生关系障碍? 从分析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入手,剖析了师生关系障碍的成因,提出了消除师生关系障碍的方法。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障碍;消除方法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它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还影响着师生双方的心理及个性的发展。怎样抓住这些瞬间出现的信息帮助学生正视自我,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关系,既是体育教师面对的课题,又是体育教师的职责。1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1 单向

2、交往教师与学生仅保持单向交往,效果最差(图1略) 。1.2 双向交往教师与学生发生来回的交往,效果好(图2略) 。1.3 简单的多向交往教师与学生保持来回的交往,也允许在正规的基础上学生之间进行交往,效果较好(图3略) 。1.4 复杂的多向交往教师鼓励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包括教师) ,有来回的交往,效果最佳(图4略) 。2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成因2. 1 生理因素(体育运动能力) 引起的师生关系障碍遗传和生长发育的不同因素造成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而导致学生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一些学生不能接纳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产生自卑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从而不善

3、于和同学与教师进行交往。2. 2 恐惧引起的师生关系障碍个别学生对一些自身不能完成的活动或项目心中存有恐惧,产生逃避心理,如果教师不能发现并提供及时的、适当的帮助,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认为教师不理解、不关心自己。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也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图1 单向交往 图2 双向交往图3 简单的多向交往 图4 复杂的向交往2. 3 个性因素导致的师生关系障碍目前的学生,独生子女多。这些孩子在家庭内部与同龄人之间缺乏交往,集体的概念淡薄。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为友,不合群,将自己封闭起来;也有的学生具有特别的嗜好,不易被人接纳,从而产生了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往障碍。2. 4 逆反心理引

4、起的师生关系障碍体育教学中,常常出现教材单一,教法单调,内容枯燥乏味的情况,加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方式方法,只是死板地规定活动内容,机械地组织活动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一味地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却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发,不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2. 5 教师的“霸权”引起师生关系障碍体育教学中,教师的“霸权”主要表现为:1) 语言霸权;2) 情感霸权;3) 思想霸权。2. 6 教学评价不当引发师生关系障碍现代体育教育提倡评价多元化,学生评价不再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一个群体决策的过程,这个群体由教师、同学、家长、社会评价机构、学生个人等

5、构成。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形成的以体育教师为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与现代体育教育体制形成巨大反差,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引发师生关系障碍。3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障碍的消除3. 1 克服自卑心理,提高交往意识体育教学中,各种动作的练习都要通过身体活动来体现,练习中会产生许多生理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同时引发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如怕苦、怕累、怕伤、怕动作完成得不好或速度不快而被同学嘲笑的消极思想。长此以往,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没有了自我表现的欲望。因此,教学中可采用个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布置练习场地,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和适应,并且不断加大难度,在同学的帮助下共同完成练习,最终达到自己独立进行练习的目的。这样做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共2页: 1 论文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