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中铁二局综合投资分析报告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294253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中铁二局综合投资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中铁二局综合投资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中铁二局综合投资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中铁二局综合投资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中铁二局综合投资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中铁二局综合投资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中铁二局综合投资分析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l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2l 目前宏观经济运行分析3l 所选股票的行业分析12l 所选股票的公司分析16l 股票的价值分析18l 所选股票技术走势分析19l 结论20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24日,是由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铁道部宝鸡桥梁厂(现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铁路局、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现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等四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于2001年5月28日在上交所挂牌交易,股票简称“中铁二局”,股票代码“600528”, 注册地址 成都市高新区九兴大道6号高发大厦;办公地址 成都市

2、马家花园路10号中铁二局大厦,是中国铁路建设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各类型工业、能源、交通、民用等工程项目施工的承包,工程材料与设备采购(含铁路专用设备),工程技术开发与咨询,机械租赁,铁路临管运输与公路运输,铁路简支梁生产,仓储业务,房地产综合开发业务。 2010年,公司注册资本14.59亿元人民币,总资产319.23亿元,全年完成企业营业额546.88亿元、新签合同额666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2.73亿元。(1)董事会部分成员 唐志成,籍贯四川达县,1997年9月至2004年5月在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担任副院长,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

3、2007年5月至今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2004年7月至今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 郑建中,籍贯湖南益阳,1999年12月至2004年5月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2004年6月至2004年9月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2004年10月至今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副董事长,2004年11月至今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副董事长。(2)监事会部分成员 郭敬辉,籍贯河北望都,2001年4月至2004年9月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

4、书,2004年10月至今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4年11月至2007年4月担任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2007年5月至今担任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谢封,籍贯浙江萧山,2001年6月至今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审计部部长,2002年8月至今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监事。(3)部分高级管理人员龙援青,籍贯四川广安,2001年4月至2001年11月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兼总经济师,2001年12月至2007年4月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

5、公司担任董事,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总经济师。张次民,籍贯湖南临湘,1999年8月至今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07年6月至今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林原,籍贯四川成都,2001年4月至2002年7月在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005年9月至今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4)公司员工情况拥有员工19317人,其中有核心专业技术职称和取得技术等级的占员工总数的86.94%。下属控股子公司19个、分公司近50个。具有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

6、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及多个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目前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现状,可以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着手。从经济增长看,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复苏缓慢,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定;从就业看,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上升,社会有效吸收就业、再就业的能力明显不足;从物价看,当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从国际收支看,总体顺差仍然存在,但顺差额在减少。我国采用的经济政策很多,但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通胀的威胁,我国的政策组合实现了转变。2011年我国实

7、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进一步为宏观经济政策定调。1、经济增长方面1、财政收入月份当月(亿元)同比增长环比增长累计(亿元)同比增长2011年04月份10082.0627.20 %32.11 %36207.831.40 %2011年03月份7631.3526.70 %9.07 %26125.7433.10 %2011年02月份6997.0141.50 %-39.14 %18494.3936.00 %2011年01月份11497.3832.80 %81.35 %11497.3832.80 %2010年

8、12月份634023.70 %8.55 %8308021.30 %2010年11月份5840.6916.10 %-25.69 %76740.5121.10 %2010年10月份7860.3114.80 %25.02 %70899.8221.50 %2010年09月份6287.1912.10 %11.88 %63039.5122.40 %2010年08月份5619.357.30 %-27.80 %56752.3223.60 %2010年07月份7783.1816.20 %-1.22 %51132.9725.70 %2010年06月份7879.414.70 %-0.48 %43349.7927.6

9、0 %2010年05月份7917.6620.50 %-0.10 %35470.3930.80 %2010年04月份7925.6634.40 %31.58 %27552.7334.10 %2010年03月份6023.4436.80 %21.81 %19627.0434.05 %2010年02月份4944.9720.37 %-42.89 %13603.6332.85 %2010年01月份8658.6641.20 %70.31 %8658.6641.20 %2009年12月份508455.80 %1.09 %6847711.70 %2009年11月份5029.332.60 %-26.53 %6339

10、3.19.20 %2009年10月份6844.9328.40 %22.03 %58363.87.50 %2009年09月份5609.3533.00 %7.10 %51518.875.30 %2009年08月份5237.4736.10 %-21.78 %45909.522.60 %2009年07月份6695.9110.20 %-2.50 %40672.05-0.50 %2009年06月份6867.4719.60 %4.54 %33976.14-2.40 %2009年05月份6569.474.80 %11.40 %27108.67-6.70 %2009年04月份5897.15-13.60 %33.

11、96 %20539.2-9.90 %2009年03月份4402.21-0.30 %7.16 %14642.05-8.30 %2009年02月份4108.23-1.20 %-33.00 %10239.84-11.40 %2009年01月份6131.61-17.10 %88.74 %6131.61-17.10 %2008年12月份3248.693.30 %-14.34 %61316.917.70 %2008年11月份3792.4-3.10 %-28.83 %58068.2120.50 %2008年10月份5328.95-0.30 %26.36 %54275.8122.60 %2008年09月份42

12、17.223.10 %9.60 %48946.8625.50 %2008年08月份3847.9310.10 %-36.64 %44729.6428.40 %2008年07月份6073.5216.50 %0.00 %40881.7130.50 %2010年全年财政收支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从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接近4万亿元,到2010年突破8万亿元大关,“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彰显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我国一度出现财政收入负增长相比,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回升,财政收入也实现了恢复性反弹。

13、财政各项收入中,增长较快、比预算超收较多的主要是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由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仅增长11.7%,基数相对较低,也相应抬高了2010年收入增幅。2、国内生产总值(GDP)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绝对额(亿元)同比(%)绝对额(亿元)同比(%)绝对额(亿元)同比(%)绝对额(亿元)同比(%)2011年第1季度963119.70 %59803.50 %4678811.10 %435439.10 %2010年第1 - 4季度39798310.30 %404974.30 %18648112.20 %1710059.50 %2010年第1

14、 - 3季度26866010.60 %256004.00 %12932512.60 %1137359.50 %2010年第1 - 2季度17284011.10 %133673.60 %8583013.20 %736439.60 %2010年第1季度81622.311.90 %51393.80 %39243.514.50 %37239.810.20 %2009年第1 - 4季度3409039.20 %352264.20 %157638.89.90 %147642.19.30 %2009年第1 - 3季度2178177.70 %225004.00 %1064777.50 %888408.80 %2009年第1 - 2季度1398627.10 %120253.80 %700706.6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