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CT为安全诊断插上翅膀.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8287862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CT为安全诊断插上翅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CT为安全诊断插上翅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CT为安全诊断插上翅膀.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CT为安全诊断插上翅膀专家简介高建华,武警总医院CT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及医学影像近30年,擅长心血管病及肺部影像诊断。曾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3部,在统计源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白求恩杯”先进个人。现担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放射学分会委员,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等。现在人们到医院看病时做个CT检查已经很平常了。的确,CT的问世,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病变,给无数身患病痛的人提供了诊治的希望和曙光,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

2、卓越的贡献。CT技术从问世到现在,不断更新,不断进步,目前的CT 检查能诊断哪些疾病?冠脉CT检查对早期筛查冠心病有什么意义?做CT检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请看本刊记者对武警总医院CT科高建华主任的采访。“CT的成长旅程”问:高主任,CT是什么时候问世的?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CT是1971年底由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发明研制的,它是计算机和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的结合,它的问世是继伦琴发现X射线后,放射界最伟大的发明。早期的CT是扫描一圈后,机器停止,机床向里移动,再扫描下一圈。这种扫描模式速度非常慢,比如做一个肺部扫描需要的时间大约是3040秒 (而现在只需要几秒)。 *年单排螺旋C

3、T出现,199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推出了4排螺旋CT,历经六年的发展,到2004年最先进的64排螺旋CT问世,它具有64个独立的探测器通道,机架旋转一圈仅需0.35秒即可覆盖40毫米的扫描范围,而切片厚度可达到0.625毫米的薄层。这就意味着能在5秒之内完成冠状动脉的扫描,在10秒左右覆盖全身血管,从而使CT冠状动脉成像和全身大范围的血管成像成为现实,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64排螺旋CT的“拿手绝活”问:你们引进的64排螺旋CT能做哪些检查?答:我院于2005年在国内首家签约购买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64排螺旋CT ,其临床应用可分为六大类:(1)血管成像如无创性冠状动脉造影、

4、头颈部血管造影、胸腹部血管造影及躯干、四肢血管造影等,可用于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血管狭窄、畸形、动静脉栓塞、动脉瘤、大动脉炎、手术前的血管造影等。(2)CT灌注成像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诊断、肝硬化、肺栓塞、心肌功能、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评价肿瘤的放化疗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等。(3)CT结肠成像可提供高质量的结肠黏膜和轮廓图像,观察结肠外观及腔内黏膜改变,用于肿瘤、息肉、肠套叠、肠梗阻、肠扭转、溃疡性结肠炎等的诊断。(4)肺结节评估分析及低剂量肺癌普查尤其适用于长期吸烟等肺部肿瘤高危人群的早期普查。(5)CT仿真内窥镜几乎所有管腔器官(胃肠道、血管、气管、椎管、耳鼻喉咽腔、膀胱等)均可进行

5、仿真内窥镜显示。仿真结肠镜可发现直径仅为五毫米的息肉,是纤维内窥镜的一种重要补充检查手段。可用于胃肠道肿瘤、息肉、梗阻、溃疡、气管支气管肿瘤、鼻咽喉腔肿瘤、副鼻窦炎、声带息肉、椎管狭窄、膀胱肿瘤等的检查。(6)CT三维立体重建可用于发育畸形、骨折、美容整形、种植牙等的检查。问:听说筛查冠心病是64排螺旋CT“拿手绝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CT冠状动脉检查呢?答: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另外,有一种隐匿性冠心病,病人平时并无症状,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诱因下可突然发病。所以,以下几类人应当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1)年龄在四、五十岁以上,长

6、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中的冠心病高危人群;(2)家族中有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3)劳累后感觉胸闷、心前区不适;(4)体重超标,血压、血脂高;(5)生活方式不良,吸烟、嗜酒,平时不注意运动和锻炼;(6)以往有冠心病,正在服药需要定期观察药物疗效;(7)已放置冠状动脉支架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随诊和复查。问:做CT冠状动脉检查有没有危险?多长时间能完成检查?答:CT冠状动脉成像安全、无创、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检查方法。检查时需要注射一支造影剂,整个检查约10分钟就能完成检查。问:做CT冠状动脉检查之前需做哪些准备?答:(1)检查前一天应避免饮酒、剧烈活动;(2)调整好情绪,避免过

7、度紧张、焦虑;最好将心率控制在65次/分左右,必要时口服一片倍他乐克来控制心率。(3)检查前可进少量流食如面条、稀饭等,空腹或过饱均不利于检查;(4)如既往曾有注射造影剂过敏病史或其他过敏史,检查前应主动向医生说明;(6)携带以往检查过的片子,以备对照之用。问:我们应该怎样客观地看待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答:CT冠状动脉检查,使人们对自己的冠状动脉是否有病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起到“未雨绸缪”的警示作用。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阴性预测值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可高达95%以上,阳性预测值可达到85%以上。这也就是说,假如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显示为阴性,那就可以排除冠状动脉病变。如果是阳性结果

8、呢,虽然与冠状动脉检查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若CT诊断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达到75%以上,或者虽然CT检查结果显示病变尚未达到75%以上,而患者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应当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避免漏诊和贻误治疗。“绿色CT”引领就医安全问:CT检查的射线一直是让人们担忧的一个问题,如果检查一次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吗?答:CT检查的成像原理是X线投射穿过人体形成不同密度而成像,因此在检查过程中是有一定的X线辐射的。人们对X线有些恐惧,担心对身体造成损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当一台新的CT机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前,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安全认证,所以一次CT

9、检查的剂量对人体是绝对安全的。问:现在有没有减低射线剂量的新办法?答:虽然一次CT检查的剂量是绝对安全的,但是X线在体内是可以累积的,累积的量过多,则会造成一些潜在的危害,如患癌几率的增加和染色体畸变的可能发生等。因此,在CT检查中,既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又能有效降低射线剂量,一直以来也是困扰放射界医生的一个难题。我科在2005年安装64排CT后,敏锐地注意到CT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的问题,并根据该机的软硬件技术,开展了一系列降低射线剂量的研究。经过三年多的潜心研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完整的X线剂量控制方法,最终将射线剂量较常规方法降低了50%80%,而图像质量保证不变,研究成果获得了2008年度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行业内,我们率先提出“绿色CT”的概念,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在CT低剂量技术研究领域走在了国内外同行的前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