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增加绿色指标.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287389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规划增加绿色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三五”规划增加绿色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规划增加绿色指标.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三五”规划增加绿色指标“十二五”规划以专篇论述“绿色发展”,规划指标由“十一五”规划的22个增加到24个,其中,绿色指标由7个增加到8个,占总数比重由27.2%提高至33.3%。“十二五”规划成为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起点。为推动“十二五”规划中绿色指标的实施,各部门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项指标均取得积极进展和实施效果。在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方面,2011-201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9.0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0年的90立方米/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67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0年的0.50提高到2013年的0.523;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2、耕地面积达到20.3亿亩,比耕地红线要求多出2亿亩;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0年的8.6%提高到2013年的9.8%。在环境保护方面,2013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7.8%、7.1和9.9%,氮氧化物排放首次降至2010年减排基数以下。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2011-2013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10.68%。在生态建设方面,2013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森林蓄积量达到151亿立方米,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然而,上述指标的设定和实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未能促进环境要素充分融入经济发展,有效推动经济结构转

3、型升级。经济发展“倚重现象”仍然突出,能源消费远未达到顶峰且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较慢;二是未能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效促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复杂,地下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土壤污染和耕地质量退化问题日益凸显;三是未能弥补环保投资巨大缺口,有效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绿色增长。环保投入在“十二五”期间占当年GDP的比例仍不足2%,难以满足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等的投资需求,缺乏对绿色投资的渠道安排和统筹规划。我国绿色转型的总体进展慢于预期,仍处于负重爬坡阶段,充满巨大挑战,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处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者

4、接近上限,如何既能保持经济处于一定合理区间、保障宏观经济平稳安全,同时又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实现绿色增长,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决策者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使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也是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窗口机遇期。十分有必要在“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科学论证主要规划目标任务、大幅增加绿色指标,力求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促进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和经济绿色转型升级。为此,建议:1.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指标中的比例。对“十二五”规划的24个指标进行调整。一方面,在目前8个绿色指标的基础上进一

5、步增加绿色指标数量:另一方面,在总指标数量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绿色指标的比例由33.3%提高到40%-45%左右,确保绿色理念贯穿于“十三五”规划始终。2.增加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具体指标。相关具体指标的增加应当遵循可计算、可比较、可实现、可考核的基本原则,尽量现有统计口径中的指标中选取。在这里仅提出增加指标的建议,具体指标目标值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论证提出。第一、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资源总量控制的指标。在“十三五”规划中不再将服务业增加值作为预期性指标,或在服务业增加值指标之外,增加“重化工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的预期下降指标,促进产业结构的针对性调整:增加“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

6、消费总量”两项约束性指标,从源头控制能源消耗、碳和污染物排放:增加“用水总量”约束性指标,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二、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指标。增加“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约束性指标,确保水环境质量安全;增加“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比例”约束性指标,推动重点区域的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增加“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约束性指标,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保障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第三、增加绿色投资的指标。建议将环保部门目前正在使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和财政部门正在使用的“节能环保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两项统计指标同时纳入,或仅使用口径较宽的“节能环保支出占公共财

7、政支出比例”作为指标内容。长远来看,应当建立单独的“绿色投资”统计口径,推动环保、农业、交通等各领域的绿色投资。3.建立实现指标目标的配套支撑体系第一、建立与绿色指标相适应的考核评价和问责体系。要将党政干部的考核体制机制与绿色指标相衔接,提高关键指标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权重。重用绿色发展政绩突出的干部,对盲目决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领导干部实施终身追责。第二、完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向优势企业集中。修订和完善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各地区要将区域环境资源禀赋作为重大决策制定的基本依据。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格土地审批程序,合理确定产业规模和生产

8、力布局。第三、建立以环境质量管理为导向的环境标准体系。强化环境标准的导向作用,由管理过程转向管理结果。修订区域性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结合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需求和环境质量目标可达性,分区域、分阶段制定区域性环境质量标准.第四、加强绿色指标实施的能力建设。提高开发管理部门与资源环境保护部门在决策、管理和行动上的统筹协调能力:提升能源节约、水和耕地集约利用,以及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的清查、统计和监测能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监管的执法监督力量,避免地方政府对资源环境执法的不适当干预:提升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在资源环境保护管理中运用经济激励、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手段的能力;切实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环境权益,要主动、充分地组织、引导和协调公众参与,形成有效推动绿色发展的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并扩大示范和可复制范围。本文系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民建广东省委主委、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宋海同志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民建中央的提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