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数学”的实现.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287363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数学”的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快乐数学”的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数学”的实现.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乐数学”的实现【摘 要】 快乐数学是基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数学教学。要让青少年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师就要探究中学生的普通与个性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使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可持续一生。快乐数学不但使中学生在数学能力上获得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学习品质。 【关键词】 快乐数学学习;心理特征;人本主义心理学“快乐数学”契合新课改目标人们常问“快乐”是什么?“快乐”其实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它是具有积极享乐色彩的情绪,具有较高的享乐维度和确信维度,使人产生超越感、自由感和接纳感。何为“快乐学习”?快乐学习在美国被称为“have fun”,这种快

2、乐不是舞台上的,也不是老师示范后做出来的,而是从学生健康的心里流淌出来的。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因此快乐数学就是一种用愉快数学教学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数学经验、激活学生情思的教育。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得到享受,在享受中逐渐学会做人。快乐数学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可以使学生保持对数学相对较长时间的兴趣和喜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保持一种良性循环。“快乐数学”的实质就在于数学教师创设一定数学情景,以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以较为优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身心

3、、情感与价值得到最有效的积极发展和强化。“快乐数学”是我国中小学一线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出来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有效,在我国现阶段,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表现得较为突出。它的提出与实践符合广大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数学能力得到加强,更重要的是,它重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的同时得到丰富、深刻、多样的自我体验,为青少年终生的持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快乐数学”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这三者是不可分割,是辨证的统一,它强调知识和能力是

4、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优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获得,同时在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中,人的情感态度得到积极的强化和发展、人生的价值取向得到逐渐形成。“快乐数学”需契合青少年心理“快乐数学”在实践中,得到广大中小学一线数学教师的大力推广。在理论上,覆盖了新课程标?实娜?个课程目标,是根植于广大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等基础之上的。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实现“快乐数学”呢?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数学教师必须创设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情境,具有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要具备这个本领,我们就必须对青少年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探索,这样对他们的教育才能真正产生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深入了解正在成

5、长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的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我们认为青少年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这对青少年的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青少年学生主要具有以下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独立性增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随着身体发育趋向成熟,孩子们开始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体态变化接近成年人了。他们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希望受到成年人的尊重;而且愿意承担成年人才能完成的任务。他们不喜欢成年人仍把自己看作不懂事的孩子而任意摆布,对老师或家长的“苦口婆心”比较反感。兴趣日益广泛。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物质和精神

6、上的需要也日益变化;他们兴趣爱好广泛,却又容易见异思迁;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抽象事物的认识能力正在不断增长;但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青少年学生心态经常处于矛盾状态。喜怒哀乐难琢磨、情绪变化多端。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起伏大、变化多端是普遍现象,因而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加上知识和经验不足,判断事物往往感情色彩太浓。分不清主次,对事物的看法偏激,常常会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不顺心而反应强烈,甚至大动肝火。基于青少年以上的心理特点,作为育人的教师对此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才能很好地走进被教育者的心理世界,从而有根据地制定教育方法和策略,使教育效果最大化,取得很好的

7、社会效应。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这些特点对我们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了解和探究青少年心理特点对数学教育的现实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的探究关系青少年终身对数学的态度,于此对我们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快乐数学着手方向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增强,意味着我们必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格。“快乐数学”的实质是基于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着自下而上的生理、安全、归属感和爱、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人有这些需要,才能使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

8、、保持和增强。其中尊重的需要是指无条件尊重与自尊,在尊重实现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自我实现。人只有体验到一种无条件的自尊,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从而使自己的想法得以实现。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青少年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尊重学生,同时尊重自己。要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说话、思考、做事的权利。当学生犯错误时,允许他们有解释的权利;在讨论问题时,允许他们有争论的权利;在做事时,允许他们有思考、选择的权利。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我们在教育中不只是活动的设计者、领导者,更应该扮演好对话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倾听者的角色。人本主义心理学启示我们,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不应当用相同的标准度量每一个个体,教育者允

9、许他们在学习中有差异;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每个青少年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教育者如果能以一颗平常心宽容和悦纳所有的青少年学生,那么我们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身心的快乐,而不是累赘;我们就不会错失我们身边的爱因斯坦。就像众所周知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正常情况下,乌龟是无法在比赛项目中战胜兔子,取得胜利的;但在游泳比赛中呢?工匠手中的顽石,却可能成为上帝手中的宝玉。教师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期待学生,学生在教师的企望中得到自尊,在自尊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感到心理的满足。其次,青少年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日益广泛;思维活跃、

10、想象丰富,但容易转移;对事物的认识渐有感性向理性过度。作为数学教师要教学上要抓住孩子这些特点,善于“调情”,“勾引”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趣。比如说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题多变,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揭示问题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注意的持久性;通过数学的形象和抽象的交替教学调节学生的兴趣,使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简单与复杂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加强青少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我们应该知道,青少年的都有表现自己的心理冲动、展示自己能力的愿望,都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教师这时候就应该创设机会,给学生一个及时的展示自己能力

11、的平台,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图形变换、一个公式的推导、一道习题的成功演练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心理满足,因为他(她)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中,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蕴藏的能力,给自己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起一种自信,乐观的心态。这就为以后学科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态势。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创新需要兴趣来维持。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数学的学习由

12、于其特有的抽象而尤为明显,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很好的引导他们的学习情趣。让数学联系生活、注重直观、建立模型等,比如以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如何确定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引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物体,如让学生搜集易拉罐、玻璃杯、底面呈六边形或八边形的茶叶筒、魔方等感知这些物体都是由许多几何图形组成的,形成对各种几何体的直观认识,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比如数学的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和物理的电阻、电流、电压的关系公式U=IR(定值电阻R),让学生理解两式子包含的实质意义,唤起对两学科的

13、兴趣,同时也告诉学生所有的学科都有共通之处。中学阶段数学在所有学科中是比较难让学生感兴趣的,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本身具有的人格魅力等,教师只有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尽量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第三、青少年情绪变化多、起伏大,个体体验强烈。当个体被不当情绪体验所感染时,易产生认识偏差,导致行为为情绪所控制的情绪化行为,这样的情绪化行为易造成不良后果,给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带来危害。但反过来,当青少年的个体被正当的情绪所感

14、染时,能给个体带来良好的情绪体验。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能正确地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良好的情?w体验,营造出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使其良好的情绪得到不断的加强,这会让青少年在这种体验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可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面向数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变化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高峰体验”,这种体验“是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是一种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只有在生活中经常产生高峰体验,才能顺利地达到自我实现”;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高峰体验”来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制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经历“高峰体验”,感受成就,体验快乐。

15、比如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小学时候都学过乘法分配律a(b+c)=ab+ac,可否把a换成任意的符号,如,则等号左边变成(b+c),等号右边青少年学生能够独自完成的;让学生经历一次“高峰体验”。接着再变化等号的左边,让里面装上b+c,则等号左边有变成了(b+c)2,接下来有让学生自己完成,如有可能,还可以将二次变为三次,将两项变为三项等等。让学生经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体验”,其实是一个又一个的成就体验,快乐体验,使学生的情绪在积极的体验中得到升华,在升华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启迪,在启迪中得到自我实现,在自我实现中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这种特点

16、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研究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同时,要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常见的材料、流畅的表达、适当的表意,带给学生美好的享受。总之,作为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快乐数学”中得到快乐、享受快乐、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必须走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世界,探究他们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我们青少年学生数学的实际相结合。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指导他们一生的学习。“快乐数学”的推行,在于它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现实基础。【参考文献】1 (日)木村久一著. 早期教育与天才M. 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2 陶杏华,王宁. 倾听孩子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3 快乐数学编委会. 快乐数学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4 王莉. 用积极评价助推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