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amp#183;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分析和翻译.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284124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里&amp#183;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分析和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巴里&amp#183;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分析和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里&amp#183;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分析和翻译.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里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分析和翻译摘 要: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的目的是把这一概念运用于具体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本文侧重小说巴里?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的分析和翻译。本文认为,把一种语码转换成另一种语码的过程中,翻译者面临多种语言形式的选择。就语法隐喻概念而言,翻译者面临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选择。本文的研究表明:语法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在具体翻译之前分析文本,并在翻译过程中提供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语法隐喻;一致式;隐喻式;系统功能语言学1 引言最早的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希腊时期。从古至今,有关隐喻的不同理论不断被提出,但是它们都是在词汇层面讨论隐喻。直至1985

2、年,语言学家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的最后一张专门讨论语法隐喻的问题(参见朱永生,1994),隐喻的研究才提升至语法层面,也成为隐喻研究的里程碑。此后,许多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语法隐喻并把它用于分析不同的文本,例如新闻、合同、法律和演讲。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着重对小说巴里?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并尝试翻译。2 语法隐喻和概念语法隐喻的简单介绍下面我们对语法隐喻和概念语法隐喻进行举例说明。2.1 语法隐喻的简单介绍“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根据纯理功能可分为三类: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语篇语法隐喻。而韩礼

3、德认为语法隐喻主要见之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能,即体现于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一致式”和“隐喻式”是语法隐喻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根据Thompson的解释,“一致式”指的是“更加靠近外部世界的世态”的表达方式,而语法隐喻指的是,当一个“词汇语法”形式不是用于表达它原先通常所表达的意义时,这个表达形式就是语法隐喻(Thompson,2004:222-223)。即,“一致式”和“隐喻式”表达同一个意义,但是属于不同的语法结构。例如:(1)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2)The

4、drivers 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在例(1)和例(2)配对中,例(1)被成为“一致式”,例(2)被成为“隐喻式”,即语法隐喻。为什么例(1)是“一致式”,而例(2)是“隐喻式”呢?名词通常表示事情、物体、概念,而动词则表示动作。在例(1)中,“参与者”由名词“driver”、“bus”、“brakes”表达,“过程”由动词“drove”、“failed”表达。这是一致式的情况。当名词不用来表示事情、物体、概念而用来表示动作,这就出现了隐喻式,在例(2)中,“参与者”由“过程”(The driv

5、ers 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充当,“过程”由“逻辑意义”(caused)充当。“名词化”(over rapid downhill driving and failure)就是这种隐喻式。2.2 概念语法隐喻的简单介绍概念隐喻是来自系统功能语言学(胡壮麟,2005)中的概念纯理功能,主要是指“及物性”中的“过程类型”。概念隐喻主要通过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实现。2.2.1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元功能中,及物性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达。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认为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活动可描述为六个过

6、程,分别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主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但韩礼德更想说明的是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感觉者 心理过程 现象 地点Fig 3-3 Analysis of Metaphorical Form (Halliday, 1994:346)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动 物质过程 地点 时间Fig 3-4 Analysis of Congruent rewording (Halliday, 1994:

7、346)以上两个图表分析出两个句子不同的语法功能成分:“一致式”是物质过程,“隐喻式”是心理过程。2.2.2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上述过程之间的隐喻化都是在语义功能的层次上发生。而语义功能要通过词汇语法才能体现。因此,在词汇语法层次上也有隐喻化。最常见的是“名词化”。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参见本文例(1)和例(2)。3. 巴里?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分析和翻译巴里?林登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作品,主要描述一位穷困的年轻人如何不择手段跻身上层社会,以及最终归于穷困的故事。通过文

8、本分析发现,小说中充满大量的概念隐喻。以下是对巴里?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分析和翻译。3.1 巴里?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之及物性系统内过程的隐喻化分析和翻译关系过程经常用来表达一件物体特征或特性,以及归属类型。但是,小说巴里?林登却用物质过程来表达人物巴里太太的性格特征。 (10)At the same time, giving way to a just though prudently dissimulated resentment, she made a vow that she would never enter the gates of Castle Brady while the l

9、ady of the house remained alive within them.试译:同时,尽管巴里太太小心翼翼地掩饰着自己的愤恨,但她发誓:只要布雷迪堡的女主人活着,她就决不会踏入布雷迪堡一步。文中动词“made a vow” 和 “enter”用来表达巴里太太的性格:果断和高贵。中文倾向用动词表达人物性格特征。因此,在具体翻译当中,“宣誓”和“踏入”成为相对应的表达选择。(11)She had the largest of hoops and the handsomest of furbelows, and once a month (under my Lord Bagwigs c

10、over) would come a letter from London containing the newest accounts of the fashions there.试译:她拥有最大的裙撑和最漂亮的衣裙边饰,每月(附寄在巴格威格勋爵的信函中)她都会收到一封来自伦敦的信,信里全是关于时尚的最新报道。文中动词 “had”和 “come” 用来表达巴里太太衣着讲究,出身高贵。中文倾向用动词表达人物特征。因此,在具体翻译当中,“拥有”和“收到”成为相对应的表达选择。(12)She fitted up her new abode with much economy and conside

11、rable taste, and never, for all her poverty, abated a jot of the dignity which was her due and which all the neighborhood awarded to her.试译:她安置好了自己的新住处,相当节约又有周到的品味。并且她是绝不会因为贫困而失去一点点尊严的,这份尊严是她应得的,也是所有邻里授予她的。文中用动词 “fitted up” “abated” 和 “awarded” 表达巴里太太勤俭持家和高贵的特征。中文倾向用动词表达人物特征。因此,在具体翻译当中,“安置”和“失去尊严”和“

12、应得”成为相对应的表达选择。3.2 巴里?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之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分析和翻译名词化是概念语法隐喻的重要手段。小说巴里?林登多处出现名词化现象。(13)The torments of jealousy the cruel coquette made me endure were horrible.试译:这个风骚女存有嫉妒之心,并且她的这种心理给我带来的折磨真是恐怖。英文原文“the torments of jealousy”可视为名词化现象。物质过程也变成关系过程,重在强调折磨如此恐怖,而不是他如何体会折磨。名词化使得英文原文简洁,但是中文更多使用短句表达意义。因此,翻译过程中英

13、文长句被拆分成短句。“jealousy” 被翻译成 “存有嫉妒之心”, “the torment”被翻译成“带来的折磨”。(14)I knew to what tortures the odious little flirt of a Nora would put me with her eternal coquetries with the officers, and refused for a long time to be one of the parties to the ball.试译:诺拉用不变的媚态跟军官们调情,真是可恶。我明白这会让我多么的饱受折磨。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愿在

14、舞会上跟别人跳舞。英文原文中 “flirt”用作名词出现,而通常情况下 “flirt” 用作动词。因此,词汇语法层的隐喻就此出现。本小说属自传,名词化的运用使得抽离出来,重在强调对过去的回忆,而不是当时情感的再现。具体翻译过程中,把“flirt” 翻译成中文中的动词 “调情”更加符合汉语表达。(15)Were you obliged to dance five times with Captain Quin? said I; and oh! Strange delicious charm of coquetry, I do believe Miss Nora Brady at twenty-t

15、hree years of age felt a pang of delight in thinking that she had so much power over a guileless lad of fifteen.试译:“你是被强迫和奎因上尉跳了五次舞吗?”我说。噢!这不可思议又美妙的风骚劲儿啊,我确信诺拉?布雷迪小姐一想到自己在二十三岁的年龄就在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身上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就会觉得非常愉悦。“a pang of delight”可视为名词化。关系过程也变成心理过程,重在强调诺拉的心理感受。具体翻译过程中,英文原文 “delight”被翻译成“愉悦的”,更加符合汉语表达。

16、(16)Besides, said Noraand this was a cruel, unkind cut, which showed what a power she had over me, and how mercilessly she used it,besides, Redmond, Captain Quins a man and you are only a boy! 试译:“还有,”她说她残酷无情地打断了我,这显露出她在我身上产生的影响力,她真是残忍地运用了这种影响,“还有,雷德蒙,奎因上尉是个男人,而你只是个男孩。”英文原文“cruel and unkind cut”可视为名词化。此时回忆过去、描述受伤情况,以及诺拉对他的无情。名词化的运用可达到客观表达的效果,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