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物流行业影响的效应分析.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283890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改增”对物流行业影响的效应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营改增”对物流行业影响的效应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改增”对物流行业影响的效应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改增”对物流行业影响的效应分析【摘要】2011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总局印发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中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作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为“营改增”)的重要试点行业,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渐扩大,这一税制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其中物流辅助行业所受影响尤为突出,从试点省市的实践情况看,“营改增”导致了不少物流辅助公司短期性的出现了税负不降反增的情况。据此,本文将从其各方面影响结合具体事例来阐述“营改增”对物流辅助行业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能为物流辅助行业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营改增;物流;效应;税务筹划一、“营改增”的背景和意义(一)“营改增”的背景和内

2、容在我国的现行税制体系中,并行着两个一般流转税税种即增值税和营业税。前者主要适用于制造业,后者主要适用于服务业,两税种在税收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尽管可以在税制设计上按照彼此照应、相互协调的原则来确定税负水平,但在实际运行中,两个税种一直难免税负失衡,前者不存在重复征税现象,因而税负相对较轻。后者则相反,由此而造成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税负水平差异,以及在整个流转环节中的重复征营业税和增值税分立并行日渐显现出其内在的不合理和缺陷。原有税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发展,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政府将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对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自20

3、12年1月1日上海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以来,“营改增”已经在全国12个省市快速推进。当年8月1日起,试点范围又扩大到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10个省市。从2013年8月1日,营改增推广到全国范围的物流行业。根据营改增方案,按一般纳税人标准,交通运输业采用11%的增值税税率,代替了过去营业税3%的税率;而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则采用6%的增值税税率,代替过去营业税5%的税率。继上海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之后,北京、天津等八省(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正迈入试点行列。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永预测,“营改增”最快将于明年二季度在全国铺开。济南业内人士也表示,作为物流业的

4、核心交通运输行业具有跨区域性,“营改增”试点时间不会太长,可能会迅速推开,如果按目前试点执行,山东七成以上物流企业短期内税负将增加。但长远来看,“营改增”对于完善税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是有利的。(二)“营改增”的意义1、完善了中国流转税的税制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全部税目的划分,本质上则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相应的财力。分税制在接下来十几年的运行过程中,发挥了一系列积极的作用,但也逐渐积累和显露了一些问题。例如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属于上下游行业,但它们实行不同的征税方法,直接导致了增值税链条断裂。“营改增”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导火索”,在解决重复征税

5、问题的同时,也完善了我国的流转税制度。2、减少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促进物流企业专业化分工“营改增”不是简单的税制简并。营业税和增值税对于市场活动的影响不同,税负也不同。增值税对增值额征收,而营业税则是对营业额全额计征。这样,就出现了双重征税的问题。“营改增”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征税。生产服务内部化转变成专业化分工,近几年来服务外包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进行营改增后企业就不会因为重复征税进行生产服务内部化,这样有利于进行专业化分工。3、摆脱了混合销售、兼营造成的征管困境人们可以把所有的课税对象看做一个光谱,分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纯货物,而另一个极端是纯劳务。在货物和劳务这两个极端之

6、间,存在着很多种商品和劳务,它们相互包含,即劳务中包含着货物,货物中也包含着劳务。在中国目前的税制下,货物缴纳增值税,劳务缴纳营业税,但有的时候很难区分一个课税对象是货物还是劳务,这就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困难。“营改增”实施后对全部课税对象都征收增值税,从而解决了混合销售、兼营给税收征管带来的困扰,可见它对税收征管具有积极的意义。二、物流行业“营改增”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据2013年3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65家大型物流企业的调查,20082010年的年均营业税实际负担率为1.3%,其中货物运输业务负担率平均为1.88%。对这些企业实行增值税后,即使货物运输企业发生的可抵扣购进项目,在实务操作中

7、得以全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实际增值税负担率也会增加到4.2%,其上升幅度达到123%。另外,该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地区试点2个月以来,物流企业特别是运输型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税负大幅增加。因此,物流辅助行业“营改增”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物流辅助行业抵扣困难,面临税负增加的困境让我们抛开事物的表象,深入事物的内在,来探讨一下税改后部分物流辅助行业抵扣困难,面临税负增加的困境。1、税率上对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过高,即高于之前营业税,最终到企业承担的税率上升,由之前的百分之三上升到百分之六,100%的增幅是很多企业无法沉受的的

8、比率。当然了,考虑到改征增值税后不仅仅是单纯的税率上升,进项税额的抵扣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的税额。2、我们再来分析进项税额的抵扣,要说说清进项税额不得不先提物流辅助企业成本,其成本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外购产品、服务成本,二是内部人力成本;其中内部人力成本不可抵扣,而可抵扣的外购产品和服务主要有:固定资产、原材料、修理费、燃油费,而物流辅助行业固定资产使用周期普遍偏长,多则10到20年,使得固定资产这块几乎没有可抵扣的进项;我们通过税率计算,求得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占总成本比率为多少时,为税改前后的临界点。其结果为68.9%,也就是说只有可抵扣进项占到生产成本的68.9%以上才可以达到减税的效果,而实际上目前统计物流辅助行业可抵扣率在3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