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牛顿运动定律.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8268745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5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牛顿运动定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牛顿运动定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牛顿运动定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09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_1金卷:牛顿运动定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 2009 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项训练31 金卷:牛顿运动定律 (3 年高考 1 年模拟 ) 1、( 08 年高考全国I 理综 )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 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 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 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 年高考全国II 理综 2、(08 年高考全国I 理综 )如图, 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 相同的小物块A 和 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 B 的接触面 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2、数是B 与斜面之间 动摩擦因数的2 倍,斜面倾角为。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是 A. B. C. D. 3、(08 年高考全国II 理综) 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 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 b。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 b 球质量为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 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 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hB.1.5h C.2hD.2.5h 4、( 08 年高考北京卷理综)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 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 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跸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

3、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 实验结论等 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滑块 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 B 放在 A 的斜面上。 忽略一切摩擦, 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2 sin sin Mm g Mm , 式中 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 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 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 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 的。请你指出该项。 A.当 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当 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

4、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C.当 Mm 时,该解给出a=gsin,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D.当 mM 时,该解给出a= sin B ,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5、( 08 年高考山东卷理)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 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 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 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

5、飘起来” 6、( 08 年高考宁夏卷理综)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 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 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 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车向左运动,N 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 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 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 不可能为零 7、( 08 年高考海南卷物理)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体b,b 的斜面上有一小物块a; a 与 b 之间、 b 与地面之间均存在摩擦已知楔形物体b 静止时, a 静止在 b 的斜面上现 给 a 和 b 一个共同的向左的初速度

6、,与a 和 b 都静止时相比,此时可能 Aa 与 b 之间的压力减少,且a 相对 b 向下滑动 Ba 与 b 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 相对 b 向上滑动 Ca 与 b 之间的压力增大,且a 相对 b 静止不动 Db 与地面之间的压力不变,且a 相对 b 向上滑动 8、(08 年高考广东卷理科基础)质量为 m 的物体从高处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 空气阻力为f,加速度为a,则 f 的大小为 AB C fmgD 9、( 07 海南卷) 游乐园中,乘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的 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

7、处在超重状态 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10、( 07 广东理科基础)游客乘坐过山车,在圆弧轨道最低点处获得的向心加速度达到20 m/s 2,g 取 10 m/s2,那么此位置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相当于游客重力的 A1 倍B2 倍 C3 倍D4 倍 11、( 07 海南卷) 16 世纪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 与亚里士多 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拉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

8、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 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12、( 07 江苏)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 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 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g 。现用水平拉 力 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 a b 左右 德观点相反的是 (3 年高考 1 年模拟 ) 1、( 08 年高考全国I 理综 )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 固定在小车

9、上, 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 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 年高考全国II 理综 2、(08 年高考全国I 理综 )如图, 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 相同的小物块A 和 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 B 的接触面 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 动摩擦因数的2 倍,斜面倾角为。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是 CD 13、( 07 全国理综)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 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 它受到沿斜面方向

10、的力F 的作用。力F 可按图( a)、( b)、( c)、( d)所示的四种方 式随时间变化 (图中纵坐标是F 与 mg 的比值, 力沿斜面向上 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0 时速度为零, 若用 v1、v2、v3、v4 分 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 s末的速率, 则这四个速 率中最大的是。 Av1Bv2Cv3 Dv4 0.5 0.5 0 1 2 3 t/s (a) 0.5 0.5 0 1 2 3 t/s ( b) 0.5 0.5 0 1 2 3 t/s (c) 0.5 0.5 0 1 1 3 t/s (d) 2 30 F 14、( 07 山东理综)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 和 ON 底端对接

11、且ON 2MO,M、N 两点高 度相同。小球自M 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 EK 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 小球自 M 点到 N 点运动过程的是 (3 年高考 1 年模拟 ) 1、( 08 年高考全国I 理综 )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 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 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 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 年高考全

12、国II 理综 2、(08 年高考全国I 理综 )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 B 紧挨着匀速 下滑, A 与 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 的 2 倍,斜面倾角为。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B CD 18、( 06 四川卷) 质量不计的弹簧下端固定一小 球。现手持弹簧上端使小球随手在竖直方向上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a(ag)分别向上、 向下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弹簧的伸长分别为x1、 x2;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且大小 恒定,弹簧的伸长分别为x1、x2。则 A. x1+x1=x2+x2 B. x1+x1x2+x2 C.

13、x1+ x2= x1+x2D. x1+ x2 x1+x2 19、 (北京丰台区2008 年三模) 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 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当小车水平向右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杆 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 用 F1 至 F4 变化表示 ) 可能是下图中的( 沿杆方向 ) 20、(北 京东城区 2008 年最后一卷)某位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N 的物体带上电梯,并将 它放在电梯中的传感器上,若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并测得重物对支持面的压力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10 m/s 2。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前 9s 电梯一直在上升,

14、上升的最大速度1.2m/s B前 9s 电梯在一直下降,下降的最大加速度是0.6 m/s 2 C从 2s 至 9s 重物动量的变化量是零 D从 2s 至 9s 电梯的支持力对重物做的正功 21、 (北京东城区2008 年三模) 某中学物理实验小组利用DIS 系统 ( 数字化信息实验室系 统) ,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 器,测量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 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 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可知下列说中法正确的是( ) A从时刻到,钩码处于超重状态,从时刻到,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B到时间内,电梯一定

15、正在向下运动,到时间内,电梯可能正在向上运动 t F/ N t1t2t3t4 0 10 A B C D A C到 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 (3 年高考 1 年模拟 ) 1、( 08 年高考全国I 理综 )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 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 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 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08 年高考全国II 理综 2、(08 年高考全国I 理综 )如图, 一固定斜面上

16、两个质量 相同的小物块A 和 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 B 的接触面 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 动摩擦因数的2 倍,斜面倾角为。 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是 D到 t4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 22、 (北京师大附中2008 届第一次月考)一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 线滑行,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 质量越大,滑行距离越短滑行距离越长,说明惯性越大 23、 (北京师大附中2008 届第一次月考)游乐园中,游客乘坐某些游乐设施可以体会超重 或失重的感觉。下图是“过山车”轨道的一部分,游客乘车经过何处可以感受到超重感觉: AA 处BB 处CC 处DD 处 24 (北京师大附中2008 届第一次月考)如图所示,原来正在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的升 降机内,一个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 被一根伸长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升降机 地板上。某时刻发现物体A 突然被弹簧拉向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