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38268131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范化的设备备件管理,2010年11月,目录,一、概述 二、备件管理 三、备件消耗与库存模型 四、备件计划管理 五、备件经济管理 六、备件管理创新,一、概述,备件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备件管理是用最少的备件资金和合理的备件储备,保证设备维修需要,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搞好设备备件的管理工作必须在质量上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数量上满足设备的维修性,备件的经济性。而备件资金方面应尽最大可能节约压缩,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的备件管理,在企业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到非常头痛的问题,管理人员常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满足维修需要,一方面要降低库存资金。鱼和熊掌,

2、难以兼得。 从维修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有足够的备件来满足生产需求,而大量的备件贮存就会造成流动资金占用、维护成本增加。 从经济的角度,我们又在尽力的压缩备件库存,导致维修时缺备件而延长停机时间或者长期带病运行,造成设备运行的安全隐患和更大的经济损失 。,1、备件管理现状 (1)备件管理上缺位 公司仓库备件信息化差,没有专用的配件跟踪管理软件,还处于手工管理。 生产厂为了检修方便,将大量备件领出,放入生产厂设立的二级仓库,无专人负责、无标识、管理混乱,造成库存积压、闲置备件较多。 备件选择经验化,因事故的发生存在不确定性,该备什么、需备多少,凭经验拍脑袋得出结果。 备件申报计划性差。 生产厂对备

3、件领用把关不严。,(2)存在问题,备件管理的源头问题是设备故障的有效管控,设备故障是源头,不管好这个源头,或者脱离这个源头谈备件管理,都是缘木求鱼。 备品配件管理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设备管理人员变动大、不稳定,人员少,工作做不细,积极性不高。 各级管理人员对配件管理不重视,责任心不强,对本部门设备配件消耗情况及需用量不清楚 。,配件采购申请单填写简单化,没有材质、规格型号等要求,建议多给供应商提要求。 配件基础管理不到位,如没有完整的动力设备备品配件台帐,包括图号、型号规格以及材质,每台需用量等(附备品配件台帐样本)。 不重视配件装配前尺寸复查和验收。 配件申报与检修计划不同步。,2、管理

4、思路,权衡两点:考虑成本,按照备件ABC管理法,将数量最少,价值最高的一部分备件作为重点管控对象;考虑维修经济性,按照生产影响分为ABC,将影响生产最重要的设备管控起来,尽可能做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先进实用的备件管理方法能够根据备件的损坏规律和订货规律建立备件储备形式,通过备件管理各环节的紧密配合,以实现企业备件库存规模的优化,在控制备件消耗支出的同时并确保设备效率提升,全面提高企业效益,二、备件管理,1、设备备件的定义和目的 备件定义:在设备维修工作中,为缩短修理的停歇时间,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和零件使用寿命,将设备中容易磨损的各种零、部件,事先加工、采购和储备好。这些事前按一定数量储备的零

5、、部件,称为备件。,2、备件管理目的,不同时期备件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是不同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设备管理工作的目的要求,要做到“三保”,即按照设备检修的需要,保质、保量、保时间供应零部件。 在市场经济时期,设备管理工作的目的要求增加了经济方面要求,既要保证设备检修的需要保质、保量、保时间供应,又不积压浪费。,3、备件管理的主要目标,用最少的备件资金,科学合理经济的库存储备,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减少设备停修时间,并做到以下几点:把设备突发故障所造成的生产停工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把设备计划修理的停歇时间和修理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把备件库的储备资金压缩到合理供应的最低水平。备件管理方法先进,信息准确,

6、反馈及时。满足设备维修需要,经济效果明显。,4、备件管理内容,四个方面:备件的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存管理和经济管理。技术管理是基础,计划管理是中心,库存管理是保障,经济管理是目的。 备件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积累和编制备件技术资料,预测备件消耗量,制定合理的备件储备定额和储备形式等。 备件计划管理从提出订购和编制计划开始,直到备件入库的工作,包括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备件库存管理指验收入库、发放、科学保管等工作。 备件经济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备件资金占用情况,在保障维修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备件库存。,5、企业设备备件管理的目标与任务,设备备件管理是维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储备备件,及时地

7、为设备维修提供优质备件,是设备维修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缩短设备停修时间、提高维修质量、保证修理周期、完成修理计划、保证企业生产的重要措施。,6、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建立相应的备件管理机构和必要的设施,科学合理地确定备件的储备品种、储备形式和储备定额,做好备件的保管供应工作。及时有效地向维修人员提供合格的备件,重点做好关键设备备件供应工作,确保关键设备对维修备件的需要,保证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尽量减少停机损失。如:合成氨的进口离心空压机、4M12、4M20压缩机,有机胺的3#原料气机和3#产品气机等无备机的关键设备。,做好备件使用情况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备件管理和维修人员要不断收集备件使用的

8、质量、经济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备件技术人员,以便改进和提高备件的使用性能。备件采购人员要随时了解备件市场的货源供应情况、供货质量,并及时反馈给备件计划员并及时修订备件外购计划。 在保证备件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备件的资金占用量,提高备件资金的周转率。影响备件管理成本的因素有:备件资金占用率和周转率;库房占用面积;管理人员数量;备件制造采购质量和价格;备件库存损失等。备件管理人员应努力做好备件的计划、生产、采购、供应、保管等工作,压缩备件储备资金,降低备件管理成本。,8、备件分类,(1)根据备件技术特性,通常可以分为标准件、专门件、特制件三类。 标准件:按国家标准系列制造的。 专门件:按设备制造

9、厂自定的标准系列制造。 特制件:非标准的特制件。 (2)根据备件来源,又可分外购备件和自制备件两种。 外购备件:对外订货采购的配件。 自制备件:企业自行设计、制造的备件。 (3)按备件的使用特性分类,可分为常备件和非常备件两类。 常备件:在维修中经常使用、单价较低且经常保持一定储备量的备件 。 非常备件:使用频率低、单价昂贵的备件。 (4)根据备件的用途特性不同,分为易损备件、事故备件、常用备件、大修备件四类。,易损备件:由于磨损而经常损耗备件。 事故备件:也称保险备件、关键备件。主要防止设备的关键部位发生突发故障造成停产而做的备件储备。 常用备件:指在项修、小修时定期或不定期更换的备件。 大

10、修备件:即设备大修或年修时所需要更换的备件。 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灵活分类。 单纯从维修角度而言,备件库存种类越齐全、数量越多,维修越便利。 研究备件储备出发点,在满足正常维修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流动资金的占有量。,三、备件消耗与库存模型,1、备件技术管理 也称备件的定额管理,主要包括编制、积累备件管理的基础资料,掌握备件需求,预测备件的消耗定额,确定合理的备件储备定额和储备形式,为备件生产、采购、库存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备件技术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落实备件消耗定额,进而确定储备定额。 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制订合理的备件储备定额,2、备件消耗定额,备件储备定额是备件定额管理的基础,消耗定额

11、也是消耗的速度,它直接关系到备件储备量和订购量的确定 (1)备件消耗定额的定义 设备的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磨损,当磨损到一定程度不能修复,或虽可修复但经济上不合算,只得报废更换的过程,称为零部件的消耗。 (2)备件消耗定额确定方法有三种 经验估算法:根据以往备件管理经验,参考历年设备运行统计资料和有关技文件,并结合生产实际对消耗定额进行确认。 公式R(消耗定额)=(一个月工作小时)720*(工作负荷率%)/零部件设计工作寿命(小时) 统计分析法: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同时要考虑各种因素对备件消耗定额影响。,一般是统计近一到两年的实际消耗,结合下一年度设备数量、生产情况进行修正来确定下一

12、年消耗定额。消耗定额有效期为一年,应一年调整一次。 实测法:是选择有代表性的现场,对备件的消耗进行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和维修记录进行分析研究,确认消耗定额。 3、备件储备定额 (1)备件储备定额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企业为保证生产和设备维修,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收集各类有关资料并经过计算和进行实际统计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备件储备数量、库存资金和储备时间等标准限额。 狭义的备件储备定额是指备件库存管理卡中所列各类备件储备量定额。,(2)备件储备定额的制订原则,经常性储备的备件种类取决于备件的使用寿命,储备的备件数量取决于备件消耗量和维修能力及备件供货周期。(满足设备的维修需要、保证生产及不积压资

13、金) 一个经济合理的备件储备定额,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满足维修需要;具有应付意外变故的能力(在经常使用的储存量之外,还有一定的安全储存量,以对付突发故障和随机故障);不超量储备,以免积压资金。,(3)备件储备定额的计算,储备定额计算公式 N=AKaT/P 式中:N储备定额(件) A同类设备台数(台) K每台设备同种备件数(件) a不平均系数,由A*K的乖积而定 T备件制造或订货周期(月) P备件使用期限(月),四、备件的ABC管理,ABC分类管理法又称为重点管理法,是物资管理中ABC分类控制法在备件管理中应用。 对库存备件进行分类,根据库存备件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管理,这就是A

14、BC分类方法的基本思路。 1、ABC分类法的由来 ABC库存管理法是在1951年由美国电器公司,迪克首先在库存管理中倡导和应用。它是借用AB分类法确定库存管理的重点,集中力量抓好主要矛盾,从而节约资金和费用,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ABC库存管理将备件分为A、B、C三类。一般来说,A类备件种类数占全部库存备件种类总数的10%左右,而需求量却占全部备件总需求量的70%左右;B类备件种类数占20%左右,需求量大致占总需求量20%左右;C类备件种类数占70%左右,需求量只点10%左右。,2、备件的ABC分类原则和标准,(1)ABC分类就是将备件按一定的原则、标准分为A、B、C三类。 划分

15、指导思想:库存中各品种备件的年消耗量乖上它的单价即为每年消耗的金额,将消耗,备件的ABC分类原则和标准,金额高的划归为A级,次高的划归为B级,低的划归为C级。A类备件的资金值控制在70%以上,品种控制在10以下;而C类备件的资金控制在10%以下,品种在65%以上,其余,资金值和品种数量占的为B类。,(2)常用的分类方法,按备件单价高低分类。单价高的列为A类,单价低的列为C类。 按备件在设备上的重要性分类。将作用重要、设备要害部位关键备件列为A类,作用次要的一般备件列为C类。 按备件结构复杂程度分类。将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制造周期长的备件列为A类,反之列为C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按备件使用寿命

16、长短分类。将使用寿命很短的、即在生产中大量消耗的备件也称为易损件列为A类,而使用寿命很长的列为C类。 按备件对生产影响的程度分类。在生产中出现问题较多,解决又比较困难的备件列为A类,在生产中很少出现问题,即使发生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的备件列为C类。,备件ABC类分级,3、备件 ABC分类法管理准则,备件进行ABC分类后,对不同级别的库存备件进行不同的管理,以便有选择性地对备件库存进行控制,在保证维修需要的前提下同时减少备件库存资金。,3、备件 ABC分类法管理准则,(1)A类备件 A类备件在品种数量上仅占10-15%左右,如能管好就等于管好70%左右消耗资金额的备件。 采取策略:严密监视A类备件库存量的变化情况,同时提醒维修人员加强设备关键部位故障源的消除,在库存量降到报警点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缺货。A类备件品种不多,只要集中力量,完全可以管好的。,从以下几方面加强A类备件管理 1)确保进货就上机。 2)控制发货量(减少二级库的库存量)。 3)与使用者勤联系,了解需求的动向。 4)合理选择安全库存量。 5)保持与供应商动态联系。要提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