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 教学讲座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266826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40.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 教学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颈椎病 教学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颈椎病 教学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颈椎病 教学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颈椎病 教学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病 教学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 教学讲座课件(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颈椎病,一、概况与临床表现,2、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颈椎病,中医根据症状可将其分属 “痹症”、 “眩晕”、“痿证”等范畴。在病因学上通常认为是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等所致,头晕、目眩、耳鸣则与痰浊、肝风、虚损有关。中医不仅仅将颈椎病着眼于颈肩背臂等局部 ,而且还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进行辨证施治;并将肝、脾、肾等内脏的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 有机结合,注重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故而将颈椎病分为风寒湿痹、经络受阻、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痰湿困阻及外伤等型。,一、概况与临床表现,3、发病率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4050岁的发病率为20,

2、60岁以上者达50,而70岁以上则更高。颈椎病多为青中年好发, 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近年来有调查显示我国青 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一、概况与临床表现,4、发病因素 (1)年龄因素: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2)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不良的睡眠、枕头的高度不当或垫的部位不妥,反复落枕者患病率也较高。另外,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再者,有些不适当

3、的体育锻炼也会增加发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3)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病人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合并骨折、脱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一、概况与临床表现,(4)咽喉部炎症: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症状出现或使病情加重。(5)发育性椎管狭窄: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各种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情况都易于诱导颈椎病的发生。 (7)代谢因素: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往

4、往容易产生颈椎病。 (8)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颈椎病加重,而颈椎病加重或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颈椎病的症状也更为严重。,二、临床分型,颈型(骨关节软组织型)颈部僵硬不适、疼痛 神经根型 上肢疼痛麻木 椎动脉型 头昏、眩晕 、恶心、呕吐 交感神经型 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脊髓型 下肢无力,步态笨拙 (踩棉花感) 混合型同时有以上两种以上表现者,颈椎相关疾病:视力障碍、猝倒、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胃肠功能紊乱等。,三、解剖病理,1、 颈椎 颈椎骨有七块,典型的椎骨由前方的椎体和后部的椎弓构成,椎体和椎弓围成一孔,称为椎孔。椎孔相连成一管,称为椎管,

5、容纳脊髓和神经根及其被膜。,三、解剖病理,2、血管 椎动脉是由锁骨下动脉左右各发出一支,从第6颈椎横突孔进入后沿各横突孔上行,至环椎侧块有一个迂曲,然后进入大脑汇合成基底动脉,主要支配大脑后1/3与小脑。,3、颈椎的连结 椎体 借 椎间盘 和前、后纵韧带紧密相连结。 前、后纵韧带分别位于椎体的前、后方。 椎板之间有黄韧带连结,三、解剖病理,4.颈椎病各年龄段的病理及表现特点 年轻人-曲度变直、颈椎失稳 -多表现为颈型颈椎病,三、解剖病理,中年人 -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易刺激或压迫颈 椎周围相关神经、血管 -多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为主,三、解剖病理,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黄

6、韧带肥厚 等比较严重 -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 为常见表现且严重,容易复发;脊髓型 颈椎病在这个年龄段并不少见。,三、解剖病理,5、颈椎病与骨质增生的关系 骨质增生是颈椎病的一个病理表现,但并非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有骨质增生,更别把骨质增生等同于颈椎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 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少,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度较大的颈、腰 关节。损伤的关节软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 环比较旺盛,就会出 现代偿性软骨增长,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 化,这就是骨质增生,也叫骨刺。,三、解剖病理,四、检查,1.

7、诊断 常规检查 对每例患者的基本检查,包括详细地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等。 X线检查 CT、磁共振成像检查 TCD、椎动脉造影 肌电图,X线检查,通过X线片医生可以了解到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是否有骨质增生、关节错位等,四、检查,环枢关节,钩椎关节,钩椎关节,椎间孔,颈椎棘突,颈椎棘突短而分叉,便于肌肉附着。 第1颈椎无棘突。 第2颈椎棘突粗大 第7颈椎棘突长且不分叉。 第2和第7颈椎的棘突常作为颈部的骨性标志。,横突和横突孔,颈椎的横突较小,仅为腰椎的1/51/4,这一解剖特点有利于颈部的活动。 横突上有横突孔。 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通过。 横突孔位置及其大小的变异、颈椎移位的方向,与椎

8、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及其症状的轻重有着密切关系。,椎孔,椎孔呈三角形,横径(即左右径)大,前后径小,二者之比为1.52:1。 颈椎的椎管自上而下,由小变大。 由于横径大而且侧壁为不活动的椎弓根,因此临床上不易因横径的改变而发生神经根和脊髓受压。 但前后径的改变易造成颈部脊髓受压。,病因病理1,慢性损伤、退变:颈部慢性损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可以导致颈椎退变。 颈椎的退变是发生颈椎病的基础。 椎间盘的退变使得椎间隙变窄,关节囊和前后纵韧带松弛,脊柱的稳定性下降,脊柱发生代偿性增生,增生可发生在钩椎关节、椎间关节和椎体。 当增生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症状。,病因

9、病理2,增生的骨质可直接压迫颈部神经、血管;也可刺激周围组织,使得周围组织发生充血,肿胀等无菌性炎症,形成间接压迫并产生症状,以后者居多。 急性损伤:各种急性损伤,如扭伤、碰撞伤、挥鞭样损伤,都可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等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脊柱稳定性下降或造成颈椎脱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神经、血管,产生一系列症状。,病因病理3,畸形:某些颈椎先天畸形,也可导致颈椎病,如隐性颈椎裂、自发椎体融合、颈椎横突肥大、颈肋、齿状突发育不良或缺如等。 畸形改变了颈椎受力状态,在病变椎骨的相邻椎骨产生应力集中或活动度加大,加速了退变过程。,临床表现,颈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

10、髓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颈部酸痛,颈肌痉挛,颈项僵硬。 可出现一侧头皮感应痛,出现偏头痛,有时疼痛可达前额和眼周。 常累及交感神经而有头昏,眩晕,耳鸣、视物模糊。 也可表现为反复落枕、寰枢椎半脱位等。,神经根型颈椎病,本型最为常见,多为单侧,亦有双侧发病者,本型约占颈椎病的60。 有以下症状和体征:,神经根型颈椎病,1.颈肩部的不适伴有上肢的疼痛或麻木,常波及至手指。其疼痛表现为钝痛、酸痛、胀痛、或隐隐作痛、或过电样放射痛。可因劳累或落枕使上述症状加重。,定位诊断,颈45椎间病变:压迫颈5神经根;疼痛从颈肩放射到腕部而不到手;压痛点位于颈4、5棘突、冈上肌;感觉方面

11、:颈后耳下区域及前臂掌侧中线区感觉功能下降。,定位诊断,颈56椎间病变:压迫颈6神经根;疼痛从颈肩、前臂放射到拇指;压痛点位于颈5、6棘突及肩胛内上角区(同侧);前臂桡侧及拇指感觉功能下降;肱二头肌肌力减弱,肱二头肌腱反射降低。,定位诊断,颈67椎间病变:压迫颈7神经根;疼痛从颈肩放射到食指、中指;压痛点位于第6、7棘突及肩胛内中部区、胸大肌;食中指区感觉功能降低,肱三头肌肌力减弱,肱三头肌腱反射降低。,定位诊断,颈7胸1椎盘病变:压迫颈8神经根;疼痛从颈肩放射到无名指及小指;压痛点位于肩胛内下角区及第7颈椎棘突;尺侧二手指感觉功能降低;握力减弱,骨间肌萎缩。,定位诊断,前斜角肌由颈4、5、6

12、、7神经根支配 颈47神经的任何一根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都可引起颈前斜角肌痉挛,它压迫臂丛神经常产生第8颈神经根区(即尺神经区)症状,出现无名指及小指区麻木、感觉减退或骨间肌萎缩。应特别注意。,定位诊断,2.亦可有头晕、头沉、颈部酸困、背部有重物压迫感。 3.颈项活动受限,头颈歪斜;颈肌痉挛;日久亦可出现肌肉萎缩。 4.也可出现植物神经血管营养和功能障碍:表现为上肢发冷、发热、皮肤潮红、发白、发绀或肿胀、指甲变形、无光泽、易于脆裂。,臂丛牵拉试验,5.臂丛牵拉试验(Eatons征)阳性:患者取坐位,头稍前屈后,向健侧侧屈。医生一手抵住患侧头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两手反方向牵拉,患肢有疼痛或麻木

13、感为阳性,提示臂丛神经受压。,6.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患者取坐位,头部侧屈后伸(Spurling氏征)或单纯后伸(Jacksons征)。医生双手按压患者头部,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者为阳性,亦提示臂丛神经受压。,椎动脉型颈椎病,本型占颈椎病的20左右 其症状如下,1.颈性眩晕 头部位于某一角度时出现眩晕,故称为位置性眩晕。眩晕呈发作性、间歇性,眩晕可为旋转性的、浮动性的、摇晃性的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有地面倾斜或地面移动等感觉。常伴有复视、眼震、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等症状。,2.猝倒 可在颈部活动或眩晕剧烈时发生,四肢突然麻木、软弱无力而跌倒,但神志清楚,多能自己起来。,3.头痛:为血管性

14、头痛,其性质多为发作性,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日,疼痛多位于枕部、顶枕部、颞部,多呈跳痛或胀痛,可向耳后、面部、牙部、顶枕部、甚至眼区放射。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管扩张引起头痛。,4.眼部症状:如视物模糊、复视、幻视、失明等视力障碍。其特点为:开始时症状与颈部症状有关,在颈部运动时,眼部有不适感。 5.也可出现延髓麻痹及其他颅神经症状,如语言不清、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喝水反呛、软腭麻痹、声音嘶哑;也可出现面神经麻痹;肢体瘫痪;平衡障碍。,6.感觉异常:可有面部、口周、舌体、四肢或半身麻木,针刺感、蚁走感,有的可出现深感觉障碍。 7.检查可发现颈肌痉挛、压痛、颈部活动受限、棘突偏

15、歪。,8.椎动脉扭转试验阳性 患者取坐位。医生使其头屈伸并向侧方旋转,若出现眩晕、复视、恶心等症者为阳性。,脊髓型颈椎病,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 发病慢 约20患者有颈部外伤史 其症状特点为,1.先有下肢症状 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困重,随后行走困难,走路不稳。 2.后出现躯干症状 出现第24肋以下感觉障碍,胸腹骨盆区发紧。 3.最后出现上肢症状 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无力,不能做精细动作,甚至不能自己进食。,4.颈后伸或侧屈受限,棘突压痛,椎旁肌压痛。 5.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震挛、踝震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存在。 6.出现病理征 如Babinskis征阳性、H

16、offmans征阳性。,交感型颈椎病,交感兴奋型 头痛,头晕,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散大,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肢体血管痉挛,肢体发凉,局部温度减低,多汗;耳鸣等症状。 迷走兴奋型 头痛、头晕,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率变慢,血压下降,胃肠蠕动增加或嗳气。,混合型颈椎病,具有两型或两型以上颈椎病症状者称为混合型颈椎病。,曲度变直,曲度反张,S型曲度,曲度上颈段好,下颈段变小,骨桥、项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椎间隙变窄 后缘增生 椎管窄,颈56融合,颈67融合,前纵韧带及项韧带钙化,诊断要点,有慢性损伤史。 好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呈慢性发病。 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发板、发硬,上肢麻木。 颈部运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诊断要点-病理分型,颈型:枕颈部痛,颈部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光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在病变节段改变。,工作习惯,在坐姿上,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