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卫生工作目标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266667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卫生工作目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卫生工作目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卫生工作目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卫生工作目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卫生工作目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卫生工作目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卫生工作目标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医学,一、绪论 1、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2、新中国预防医学的成就 3、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4、护理和预防医学的概念 二、卫生工作目标 1、全球卫生战略 2、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及目标 3、初级卫生保健 4、医学模式的转变与疾病的三级预防,内容及进度,一、绪论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1、预防医学的概念,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的分布,以及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医学科学由三部分组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强调的是大卫生观,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

2、者,研究的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2、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预防医学的发展,迄今大致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 第一次: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由于传染病的流行及伴随工业发展而导致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的污染,加快了预防医学的发展。 第二次:从20世纪下半叶起,开始第二次革命,围绕保护环境和减少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损伤等主要死因为目标,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成果。,(二)新中国预防医学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取得很多的成就,全国人口死亡率由解放前的25 下降至1997年的7 ;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前的200 左右下降至1997年的33 ; 2010年中国婴儿死亡率为13.93

3、,比2000年下降14.45个千分点。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1997年的69.98岁;国家统计局日前消息,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 。,死因由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主转到以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为主。 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近年逐渐完善的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是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三)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从社会医学角度研究健康和一系列医学问题 2)研究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学习环境、营养与 健康状况的关系,提出改善和防治措施

4、3)居民健康状况研究的统计学方法 4)居民健康状况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1、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2、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和临床试验 3)统计学的方法 4)社会科学方法,四、护理与预防医学的关系,1、树立一切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了解病人在医疗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需要。保证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妥善的医疗和护理。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 3、指导病人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指导他们合理营养,有病时安心休养,不滥用药物,并耐心解释病情,消除思想顾虑,促进早日康复。 4、对病人进行健

5、康教育,出院指导及必要的随访或家庭护理。,四、护理与预防医学的关系,5、护理工作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直接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6、在预防保健方面,护士要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宣传常见病的防治常识,当好防病知识的宣传者,保健工作的指导者。 7、严格做好当地卫生部门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职业病、癌症确诊、食物中毒病人的登记报告卡填写及出生、死亡登记工作,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8、协助医师对本地的新生儿、儿童按时做好免疫接种,进行物品、药品的管理和卫生宣传教育等。,四、护理与预防医学的关系,9、协助医师对学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对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进行治疗和预防,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6、、卫生指导、监督。,第一章 卫生工作目标,第一节 全球卫生战略 第二节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第三节 初级卫生保健(PHC) 第四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疾病的三级预防,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概念与内容,(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在家庭、学校、工作岗位上从小到大都能在自己的周围方便地享受到各种应当享有的卫生保健服务,以预防疾病、较少残废;从婴幼儿、儿童、青壮年到老年都能健康地度过一生;不同国家、地区或人群间应当均匀地分配卫生资源;人们将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可以避免的疾病,创造自己及家庭的将抗和幸福的生活。,(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政策,WHO和各成员国共同提出的全球卫生政策如下: 1

7、. 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全世界的一项共同的目标。 2. 当前在人民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这是所有国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总金额写差距必须逐渐缩小。 3. 人民有权利也有义务单独的、集体的参加他们的保健计划和实施工作。 4. 政府对其人民健康负有责任,这种责任只能通过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和其他社会措施来实现。,(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本政策,5. 各国要使自己的全体人民健康,就必须在卫生事业中自力更生。 6. 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不能单独依靠卫生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其他社会、经济部门的协作,特别是需要农业、畜牧业、粮食、工业、教育、住房、公共工程、交通等部门的协作。 7. 必须充分利

8、用世界的资源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三)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目标,1. 每个国家的所有人至少已经享有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PHC)和第一级转诊设施。 2. 所有的人在其可能的范围内积极参加对他们自己及其家庭的保健工作,并且积极参加社区的卫生活动。 3. 全世界的社区都能同政府共同承担对其成员的卫生保健责任。 4. 所有政府对其人民的健康负起全部责任。 5. 人人享有安全的饮水和环境卫生设备。,(三)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目标,6. 人人都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7. 所有的儿童都能接受儿童主要传染病的免疫接种。 8. 发展中国家的传染病发病率不超过发达国家198

9、0年的水平。 9. 采取一些可能的措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自然和社会心理环境,来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及促进精神卫生。 10. 人人都能得到基本的药物。,二、全球卫生指标,(一)卫生政策指标 1. 政府对“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与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承担政治义务。 2. 卫生资源分配 3. 卫生资源分配的均衡程度 4. 群众积极参与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程度 5. 组织机构和管理程序,(二)社会经济指标,人口增长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收入分配,居民平均收入。 劳动人口就业率和失业率。 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文盲率)。 人均住房面积。 人均热量供应量(千焦耳)。,(三)卫

10、生服务指标,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 转诊制度普及率。 健康教育覆盖率。 安全水普及率。 计划免疫覆盖率。 卫生人员的分布及各类人员的比例。,(四)健康状况指标,儿童营养状况及发育。 婴儿死亡率。 幼儿死亡率及儿童死亡率。 平均期望寿命。 孕产妇死亡率。 总死亡率和疾病别死亡率、发病率、伤残率等。,三、全球最低卫生指标,1.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政策已得到政府认可,并作为官方一项政策,即以国家领导人发表宣言的形式承担义务。 2. 已经建立和加强了吸收人民群众参加卫生保健计划实施的工作机构,让人民群众提出要求和需求;各政党和社团积极参加对他们自己及其家庭的保健工作,把卫生事业的决策权充分下放到各个行政机

11、构。 3. 至少有5%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保健事业。,三、全球最低卫生指标,4. 有一个适当比例的卫生经费,用于当地卫生保健,包括工厂、农村、街道、卫生站的卫生保健费用。 5. 资源分配公平,人力、经费、设施等按人口、地区、城乡公平 分配。 6. 发达国家的卫生经费至少有0.7%转发给不发达国家,以支持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策略。 7. 全体居民都享有卫生保健,至少达到下列要求: (1)在家中或步行15分钟距离内有安全饮用水,在家中或者临近地方有适当的卫生设备。,三、全球最低卫生指标,(2)进行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麻疹、小儿麻痹和结核的免疫接种。 (3)在步行或坐车1小时的距离以内有当地的卫生保

12、健机构,包括得到至少20种基本药物的保健服务。 (4)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接生并至少到1岁的儿童护理。 儿童的营养状况要求: (1)至少90%新生儿体重达到2500g. (2)至少90%儿童的体重符合其年龄组的体重标准。,三、全球最低卫生指标,婴儿平均死亡率下降到50以下。 平均期望寿命在60岁以上。 成人男女受教育比例超过70%。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500美元。,第二节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及目标,一 新卫生工作方针的内容,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重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 我国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一)卫生工

13、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1、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体现社会公平,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3)发展卫生事业要从国情出发,合理配置资源,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4)举办医疗机构要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 (5)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卫生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利用和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

14、经验。 (6)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卫生改革的内容,1、卫生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3、改革卫生管理体制。 4、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5、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三)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1、农村卫生关系到保护农民健康,振兴农村经济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加强。 2、积极稳妥地发

15、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 3、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 4、巩固与提高农村基层卫生队伍。 5、建立城市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的制度,采取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设备支持等方式,帮助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 6、要高度重视并做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四)切实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要全面负责,加强预防保健机构的建设,给予必要的投入,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要保证必须的资金。 2、认真做好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工作。 3、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

16、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 4、依法保护重点人群健康。 5、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发动群众参与卫生工作的一种好形式。,(五)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1、我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互补充,共同承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积极发展中药产业,推进中药生产现代化。,(六)推进科技进步,加强队伍建设,1、深化卫生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结构,分流人员,增强卫生科研机构的活力。 2、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七)加强药品管理,促进医、药协调发展,1、药品是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 2、制定医药发展规划,使医药产业与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3、改进和加强药品价格管理。 4、整顿与规范药品流通秩序。 5、重视并积极支持医疗仪器、医疗设备、医用材料、已用装置的研制、开发,提高质量,加强生产与使用的监督、管理。,(八)完善卫生经济政策,加强卫生投入,1、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卫生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